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乳牙就長齲齒怎麼辦?看看專家怎麼說!

牙口好吃嘛嘛香, 對於寶寶來說小牙可是非常重要的, 長了牙就意味著能吃大人飯了, 開始向大人方向發育了。 然而媽媽們對寶寶的牙齒卻沒太多在意, 總以為還會長新牙, 壞了也就壞了, 其實這樣對寶寶的乳牙和未來的牙齒發育很不好。

怎麼樣才能讓寶寶擁有一口健康的乳牙, 怎樣讓寶寶在牙齒上少受罪呢, 其實只要注意這幾點就可以了!

有喝夜奶的習慣

孩子出生後的前3個月內, 晚上會頻繁地吃母乳, 此時多數孩子還未長牙, 沒有患齲齒的風險;到孩子6個月左右時, 開始逐漸有乳牙萌出, 此時較頻繁的夜奶餵養, 會增加乳牙患齲的風險。 同時, 6個月以後, 孩子漸漸能睡整宿覺了, 這時再喂夜奶, 會打斷孩子的睡眠, 不利於生長發育, 因此, 孩子半歲以後, 應改掉吃夜奶的習慣。

喝完奶後沒有給孩子清潔牙齒的習慣

夜奶並不是導致孩子壞牙的唯一原因,

更重要的是家長為孩子做的口腔衛生保健是否到位。 如果能在孩子喝完奶後, 用指套牙刷、紗布或棉簽蘸水清潔孩子的牙齒, 使孩子入睡後不會有奶渣殘留於牙齒上, 患齲的風險將會大大降低。

讓孩子含著奶瓶入睡

有的孩子長期使用奶瓶喝配方奶, 或者叼著奶瓶或乳頭入睡。 配方奶較母乳含糖量高, 更具致齲性;而孩子叼著奶瓶或乳頭入睡後, 唾液分泌減少, 吞咽功能減弱, 奶渣可能未吞咽而留在整個口腔中, 使口內所

有萌出的牙齒全部浸泡於奶渣中, 時間久了, 會出現牙齒大面積齲壞。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喝完奶後用清水漱口就可以, 但是有些奶渣還會殘留在牙齒接近牙齦的位置, 時間久了,

就會出現“彎月牙”形狀的環狀齲。

用甜水、飲料代替白開水

有的家長為了能讓孩子喝水而在水里加糖或其他甜味劑, 孩子長期攝入這樣的甜水, 可能會導致齲齒和肥胖問題;還有的孩子長期飲用各種飲料, 包括乳飲

料、果汁飲料和碳酸飲料等, 除了增加患齲風險,

還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口對口的餵養習慣

有的家長, 尤其是老人, 喜歡直接用嘴吸一口奶嘴, 試試奶或水的溫度是否合適, 或將食物放在自己的口腔中咀嚼好後喂給孩子。 這種餵養方式會將家長口內的致齲細菌及其他致病菌傳播給孩子, 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健康問題, 因此建議家長儘量使用餵食輔食的專用工具, 避免這一不良習慣。

經常給孩子吃過於精細的食物和甜、軟、黏的食物

現在多數家長為孩子準備的食物過於精細, 偏向於甜食、軟食和較黏膩的食物。 這樣的飲食習慣一方面會減少孩子主動咀嚼的力度, 減少牙齒啃咬這一生理功能的鍛煉, 從而影響孩子顏面部骨骼的發育,

可能導致牙齒替換時新牙萌出而乳牙未掉或牙齒排列不齊的現象;另一方面, 飲食結構中的粗纖維食物在咀嚼過程中對牙齒有一定的清潔力, 而軟黏的食物更易附著在牙齒表面難以清潔, 偏軟黏食物的飲食習慣會增加牙齒患齲的風險。

不重視乳牙的保護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乳牙是要替換的,乳牙齲齒沒有必要進行治療。這一觀念是錯誤的。因為孩子牙齒替換的平均年齡為6~12歲,替換時的年齡跨度較長,這6年的時間裡乳牙和恒牙都在口腔中存在,此時乳牙患齲,將使恒牙患齲的概率增加。另外,現在乳牙齲的患病率較高,且孩子年齡偏小,有一部分孩子的乳牙齲最終成為牙髓病或根尖周病,會導致孩子牙齒疼痛不適、進食受限,甚至於影響位於乳牙下方在骨頭裡還沒有萌出的恒牙胚的生長發育。如果乳牙齲導致牙體組織的缺損或整顆牙齒的脫落,可能出現牙弓長度減小,影響恒牙萌出及恒牙列的排列和咬合情況。

開始刷牙的年齡較晚、讓孩子早早刷牙

有的家長認為3歲以前孩子的牙齒沒有全部長出,不用刷牙,有的家長則為了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早早就讓孩子自己刷牙,這兩種理念都是不對的。只要口腔中有牙齒萌出,就會有細菌定植,就會有出現齲齒的風險,此時就應該開始為孩子清潔口腔。而學齡前兒童因身心發育尚未完善,以刷牙來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實在不可取,刷牙本身是一項較精細的活動,有很多成年人都不能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何況一個幼小的孩子。鍛煉孩子動手能力有很多其他的方法,而口腔清潔不徹底導致的牙齒齲壞則是不可逆的。所以,在學齡前,主要還是家長幫助孩子刷牙。

以漱口代替刷牙、刷牙後繼續進食

有的孩子比較抗拒刷牙,家長無奈之下以漱口代替,這種做法不可取。漱口無法徹底清除食物殘渣和牙菌斑。家長可以與孩子溝通,問清楚孩子抗拒刷牙的原因,或者給孩子講關於刷牙和齲齒的小故事,或者陪同孩子一起刷牙等方法,使孩子逐漸接受刷牙。有時孩子刷完牙,睡前又再進食或喝配方奶,這種做法跟沒有刷牙就睡覺是一樣的。家長應當將刷牙安排在進食之後,作為睡覺前的最後一件事情,否則事倍功半。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乳牙是要替換的,乳牙齲齒沒有必要進行治療。這一觀念是錯誤的。因為孩子牙齒替換的平均年齡為6~12歲,替換時的年齡跨度較長,這6年的時間裡乳牙和恒牙都在口腔中存在,此時乳牙患齲,將使恒牙患齲的概率增加。另外,現在乳牙齲的患病率較高,且孩子年齡偏小,有一部分孩子的乳牙齲最終成為牙髓病或根尖周病,會導致孩子牙齒疼痛不適、進食受限,甚至於影響位於乳牙下方在骨頭裡還沒有萌出的恒牙胚的生長發育。如果乳牙齲導致牙體組織的缺損或整顆牙齒的脫落,可能出現牙弓長度減小,影響恒牙萌出及恒牙列的排列和咬合情況。

開始刷牙的年齡較晚、讓孩子早早刷牙

有的家長認為3歲以前孩子的牙齒沒有全部長出,不用刷牙,有的家長則為了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早早就讓孩子自己刷牙,這兩種理念都是不對的。只要口腔中有牙齒萌出,就會有細菌定植,就會有出現齲齒的風險,此時就應該開始為孩子清潔口腔。而學齡前兒童因身心發育尚未完善,以刷牙來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實在不可取,刷牙本身是一項較精細的活動,有很多成年人都不能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何況一個幼小的孩子。鍛煉孩子動手能力有很多其他的方法,而口腔清潔不徹底導致的牙齒齲壞則是不可逆的。所以,在學齡前,主要還是家長幫助孩子刷牙。

以漱口代替刷牙、刷牙後繼續進食

有的孩子比較抗拒刷牙,家長無奈之下以漱口代替,這種做法不可取。漱口無法徹底清除食物殘渣和牙菌斑。家長可以與孩子溝通,問清楚孩子抗拒刷牙的原因,或者給孩子講關於刷牙和齲齒的小故事,或者陪同孩子一起刷牙等方法,使孩子逐漸接受刷牙。有時孩子刷完牙,睡前又再進食或喝配方奶,這種做法跟沒有刷牙就睡覺是一樣的。家長應當將刷牙安排在進食之後,作為睡覺前的最後一件事情,否則事倍功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