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任職的上虞人——馬一浮

(1883—1967)

馬一浮, 生於四川成都。 幼名福田, 字耕餘。 後更名浮, 字一浮, 號湛翁。 以字行。 第二、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會特邀委員。 先生博古通今,

學貫中西, 思想博大精深, 一生以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為己任, 是我國現代思想文化史上一位卓有建樹的大學者, 以“一代儒宗”為世所重, 周恩來總理曾稱他是“我國當代理學大師”。

——《馬一浮略傳》

馬一浮, 祖籍上虞長塘鎮後莊村, 乳名錫銘, 幼名福田, 後又更名浮, 字一浮, 號湛翁, 晚號蠲叟, 或蠲戲老人, 生於四川仁縣。 曾任浙江大學教授、複性書院院長兼主講、浙江文史館館長、中央文史館副館長。 是第二、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會特邀委員。 一生著述宏富, 有“儒釋哲一代宗師”之稱, 與梁漱溟、熊十力被合稱為“現代三聖”。

馬一浮自幼聰穎過人, 讀書極為勤奮。 10歲時所作五言律詩即有驚人之句, 鄉里之間譽之為“神童”。 15歲那年, 他在縣試中得了第一,

一時名聲大振。

光緒二十七年(1901), 他與好友馬君武、謝無量一起在上海創辦了《二十世紀翻譯世界》雜誌。 光緒二十九年(1903), 清政府駐美使館留學生監公署需要一位元中英文俱佳的人任秘書, 經過嚴格地篩選, 選中了馬一浮。 該年6月, 年方二十的馬一浮赴美任職。

光緒三十年(1904)5月, 馬一浮到了日本, 待了半年, 仍未進入何種學校, 只是在日本人烏瀉隆山那裡學習了德文。 同年11月, 馬一浮回到祖國。 他靜居江蘇鎮江焦山海西庵一年, 用這段時間來研究、消化西學理論和西方文藝。 翌年底, 他從鎮江轉到杭州, 開始把研究重點放在國學方面。

民國成立後, 蔡元培任教育總長時, 想到了他的世誼同鄉馬一浮, 特寫信邀其任教育部秘書長。

看在朋友同鄉的面子上, 馬一浮勉強答應, 可到南京上任後不到三個星期, 即辭職回到杭州。

馬一浮行書陶詩小品

抗日戰爭爆發, 激發了馬一浮的愛國熱情。 他打破“平生杜門”、“未嘗聚講”的自定守則, 在南下避難的旅途中, 應時任浙江大學校長的同鄉竺可楨之邀,

出山講學, 先後於江西的泰和與廣西的宜山為浙江大學的學生開設“國學講座”。

1939年夏, 馬一浮在四川嘉定烏尤寺創建了“複性書院”, 並親自擔任主講, 講明義理, 選刻古書, 培養了一批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人才。 1946年春, 馬一浮將書院遷往杭州西湖葛蔭山莊, 重新隱居林下, 唯主持智林圖書館。

1957年5月, 周恩來陪蘇聯元首福羅希洛夫拜訪馬一浮

1950年4月, 馬一浮應弟子蔣書庵之邀, 住進了蔣莊, 在此後的16年中, 馬一浮過著書齋式的生活。 馬一浮學術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泰和宜山會語合刻》(二卷, 附錄一卷)、《複性書院講錄》(六卷)、《爾雅台答問》(一卷)、《爾雅台答問續編》(六卷)等。 馬一浮同時又是一位第一流的詩人和書法家。 他已出版的詩集有《蠲戲齋詩前集》、《避寇集》附《芳杜詞剩》、《蠲戲齋詩編年集》等。

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初,馬一浮(右二)與眾人在靈隱飛來峰下

馬一浮作為現代中國的一位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的大儒,在國際上久負盛名。同時,他在書法藝術上也是一位傑出的大師。馬一浮的章草,以索靖章草為基本面貌,且參以北朝碑意,和王羲之的帖韻,痛快沉厚、老辣雄強、意趣橫逸。馬一浮的隸書,直接取法漢碑。他對《禮碑》、《華山》、《張遷》、《石門頌》、《西狹頌》、《韓仁銘》、《夏承碑》、《尹宙碑》、《魯峻碑》、《衡方碑》、《封龍山碑》等,都作過臨寫。臨寫之後,並都寫下一些極其精闢而又獨到的見解,最為得力的為《禮器》、《石門》二碑。馬一浮的篆書,直接取法李斯,但他也勤于對金文的臨習,從而使其篆書,雖然是小篆之面貌,卻時有金文氣象,多古拙之味。

馬一浮全集(共10冊)

1967年6月2日,馬一浮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85歲。“哲人歸西土,瑰氣貫長虹。”故鄉長塘鎮于2008年馬一浮誕辰125周年時建造了“馬一浮紀念館”,擇一山水形勝地建造了馬一浮衣冠塚,了卻了他能回故里的生前夙願。

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初,馬一浮(右二)與眾人在靈隱飛來峰下

馬一浮作為現代中國的一位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的大儒,在國際上久負盛名。同時,他在書法藝術上也是一位傑出的大師。馬一浮的章草,以索靖章草為基本面貌,且參以北朝碑意,和王羲之的帖韻,痛快沉厚、老辣雄強、意趣橫逸。馬一浮的隸書,直接取法漢碑。他對《禮碑》、《華山》、《張遷》、《石門頌》、《西狹頌》、《韓仁銘》、《夏承碑》、《尹宙碑》、《魯峻碑》、《衡方碑》、《封龍山碑》等,都作過臨寫。臨寫之後,並都寫下一些極其精闢而又獨到的見解,最為得力的為《禮器》、《石門》二碑。馬一浮的篆書,直接取法李斯,但他也勤于對金文的臨習,從而使其篆書,雖然是小篆之面貌,卻時有金文氣象,多古拙之味。

馬一浮全集(共10冊)

1967年6月2日,馬一浮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85歲。“哲人歸西土,瑰氣貫長虹。”故鄉長塘鎮于2008年馬一浮誕辰125周年時建造了“馬一浮紀念館”,擇一山水形勝地建造了馬一浮衣冠塚,了卻了他能回故里的生前夙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