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飛將軍李廣為何不能封侯?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作為中小學課本裡著名的大英雄, 李廣成為武力、智謀的代名詞,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 其實李廣並未真正封侯, 這是為什麼呢?

李廣

1. 隊伍軍紀散漫, 多敗仗

司馬遷曾經評論李廣對軍隊的管教不嚴、約束能力有限。 面對強敵, 往往會因為軍紀問題出現各種么蛾子, 甚至導致戰爭失敗。

元光二年, 李廣任驍騎將軍, 于馬邑埋伏匈奴, 後無功而返;

元光六年, 李廣等四將率大軍從四路對匈奴發起戰爭, 李廣一路全軍覆沒;

元朔六年, 李廣以後將軍身份出塞, 戰爭勝利的背景下, 李廣軍隊無戰功;

元狩三年, 李廣以郎中令之職再出塞, 李廣全軍覆滅, 罰為平民;

元狩四年, 漠北之戰, 老將李廣再次出戰, 李廣戰死;

匈奴作戰

2.所處時代以發展經濟為主

漢初, 戰亂頻發, 民不聊生, 漢文帝漢景帝採用黃老之術, 修生養息。 重視農業, 對外採用和親戰術, 對匈奴等邊疆遊牧民族的入侵並不會組織軍力進行主動還擊, 因此文景時期, 整體的戰爭次數並不多, 李廣戰場廝殺的機會也不多, 從而沒有在最年輕, 最身強力壯的時候積攢足夠的戰功。

和親

3.皇帝不喜歡他

李廣這一輩子共經歷過三朝, 算是三朝元老——文帝、景帝和赫赫有名的漢武帝。 先是漢朝著名的文景之治, 後面是堪稱千古一帝的漢武帝, 為什麼在這種明君手下卻仍然是這樣的結局?

是因為李廣犯了一個所有皇帝都特別忌諱的事情受降王印。 當年, 吳楚等齊國叛亂,

漢王朝出現統治危機的時候, 李廣隨大漢名將周亞夫進行平亂, 此番過程也算順利, 在昌邑城斬將奪旗, 一時風光無兩。 但李廣卻一時衝動, 接收了梁王的將軍印, 這在當時的皇帝眼中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兒, 至此, 李廣丟失了景帝的信任, 一生與封侯無緣;

漢武大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