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稻香村點心有點土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愛她

過節回家, 家人會欽點:給我們帶點稻香村回來。

猶記小時候走親戚, 拎一盒糕點就是很“走心”的禮物了。 油紙裹的蛋糕、核桃酥、鞋墊餅……整齊地碼在盒子裡, 滿滿的節日氣氛。 這些糕點的質地和樣貌沒有辦法和現在比, 然而卻在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給予了我們無與倫比的歡喜。

這種歡喜, 延續在如今在北京奮鬥的80後身上。 哪怕是各路高端甜點都品嘗過, 家人提出了要求, 也會乖乖地搜索離自己最近的稻香村店鋪, 排著長長的隊伍, 在這個幾乎和80年代國營副食店沒什麼區別的店面裡耐心等待, 張望著各種副食甚至煙酒的櫃檯。

最好買的傳統京八件, 源自清朝宮廷禦膳房的創意。 福字餅、太師餅、壽桃餅、喜字餅、銀錠餅、卷酥餅、雞油餅和棗花餅, 分別寓意福、祿、壽、喜、財和文等。 聽著土氣又喜氣, 一下子和“高冷”的西式甜點形成區分。 能在諸多“老字型大小”品牌風雨飄搖的今天, 保持堅挺姿態, 產品差異化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還有最經典的牛舌餅, 麻醬加花椒加糖加鹽的餡料, 配合輕輕一碰就會掉渣的酥皮, 滿口醇香, 好吃不膩, 一塊完了還想再來一塊。 因為不甜膩, 所以接受度更廣, 稻香村頭牌沒跑。

時光雖遠, 可提到稻香村, 全是“好吃”“可靠”這樣簡單樸實的評價, 這就是品牌最珍貴的資產了。 也許老字型大小之所以為老字型大小, 是因為它傳承的不僅僅是手藝, 更是信仰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