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就是清朝皇帝擁有後宮佳麗三千卻生不出孩子的原因

花椒多子, 皇帝的老婆們用花椒泥塗牆壁, 希望自己也和花椒樹一樣繁殖力旺盛, 花椒就是後妃們的圖騰。

按照規定, 皇帝的任何一個後妃都不能專房, 跟皇帝睡覺的權利必須讓各個後妃按照等級進行大致公平的輪值, 這種制度, 歷史上專門的名字, 叫做“當夕”。 按照《周禮》的規定, 天子121個後妃, 皇后可以每半月與皇帝睡一次, 地位更低的夫人45天只能輪到一次, 地位最低的禦妻135天才能輪到一次。 這個規定當然是具文, 不能實行。 就是實行了, 皇帝後宮佳麗成千上萬, 一個人猴年馬月才能輪到一個晚上?即使輪到了,

哪兒有那麼好的事, 一個晚上就能夠播下龍種, 收穫貴子?所以, 即使皇后皇妃們用花椒泥塗牆壁, 結果往往還是令人失望的。 歷史上皇帝的大多數妃子, 沒有給皇帝生下兒女;絕大多數的後宮佳麗, 沒有為皇帝生下兒子;有幸給皇帝生下孩子的女人們, 也往往在激烈的後宮傾軋鬥爭中悲慘死去, 其兒子的性命往往也不能保全。

漢朝的趙飛燕人們可能知道, 由妓女升至皇后的女能人, 也是著名的舞蹈家。 她生不出兒子, 於是與自己的姊妹趙合德一起, 把丈夫, 也就是漢成帝劉驁的兒子們, 統統折騰死了。 明朝憲宗皇帝朱見深寵倖萬貴妃, 萬貴妃奇妒無比, 只要皇帝寵倖的女人, 都難逃她毒手。 所以, 激烈的後宮鬥爭中, 要像花椒那樣多子, 可能反而是取禍之道, 而非幸福坦途。

當然, 癡心妄想要像花椒一樣多子的, 也不僅是皇帝的女人, 皇帝也是癡心妄想者之一。 在滿清推翻明王朝入住紫禁城後, 宮殿宮門的名目多有改變, 但有一個宮門的名字就沒有改, 而且連滿清皇家也認為很好, 一直保存下來, 這就是“螽斯門”。

螽斯是一種蟲子, 它們勤勉地交配, 有很多子孫。 於是, 螽斯也和花椒一樣, 成為多子多孫的象徵, 進而成為宮廷尤其是皇帝的圖騰。

讓皇家多生子女, 有兩個辦法。 一是皇帝多娶老婆, 讓更多的肚皮為皇帝孕育兒女。

於是, 我們看到, 歷朝皇帝的後宮中, 婦女充盈, 有的多到數萬, 如晉武帝、唐玄宗等。 他們期望讓羊群一樣的女子, 專門為皇帝生孩子, 把攜帶著皇家高貴基因的種群無限擴大。 二是早婚, 把皇帝生殖的潛力完全挖掘出來。 以滿清為例, 嘉慶15歲結婚, 道光13歲結婚, 咸豐16歲結婚, 同治16歲結婚, 光緒帝18歲結婚。 基本上都是超級早婚, 而早婚無非是為了早生皇子。

雖然皇帝皇后都希望多多生子, 他們也有足夠的能力養活所有的孩子, 但是, 造化總是弄人。 歷史上, 皇帝兒孫的繁殖力總是一代不如一代。 甚至, 不少王朝到了後期, 就面臨根本生不出兒子, 沒有接班人的嚴重局面。 漢朝、明朝基本如此, 滿清也一樣。 同治帝無子,

光緒帝無子, 末代皇帝溥儀也無子。

如花似玉的美女可供他播種龍種, 天下糧倉都預備著為他養活子孫, 可奇怪的是, 這時候他們反而生不出兒子了。 這其實也好理解, 縱欲過度, 人口品質一代代下降, 惡性循環, 到最後生不出孩子, 等於自宮。 這就是歷史的報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