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能把死亡描述得如此優美,看來只有三國曹操一人了

曹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 政治家以及文學家。 其精兵法, 善詩歌, 擁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 憑藉著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 成為了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而且, 據說在建安七年, 也就是西元202年的時候。 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取得了勝利, 一時興起下達了一道關於《軍憔令》的命令, 以此來撫慰戰亡的將士。

曹操

曹操這篇感人肺腑的《軍憔令》傳達給士兵的核心思想就是:

其當時之所以會起兵造反, 主要的原因就是想為天下除害, 希望人民都能夠過上富足安康的生活。 然而, 戰爭的殺掠, 讓數以萬計的士兵遠離了故土。 客死他鄉, 令其十分悲痛, 對於每一個陣亡的戰士而言。 曹操立志要幫助他們找到親屬, 賜給他們耕地, 為陣亡的戰士建立祠堂, 讓其有後人祭拜。

曹操

《軍憔令》作為曹操用來收買人心的手段, 無疑是相當成功的。 一個偉大的文學家, 用優美華麗的辭藻, 感人肺腑的語言, 宣洩了自己內心真摯的情感, 引起了數以萬計將士的共鳴。 而且, 在這篇《軍憔令》中, 曹操還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成語 —— 百年之後。 其主要是用來形容死亡, 雖然死亡是一個很傷感, 很隱晦的問題, 卻被曹操說得相當的優美。

曹操

百年之後——這個形容死亡的形容詞, 不僅能夠讓感情變得格外的真摯, 而且意蘊也相當的深沉。 不失親切風度, 又彰顯了王者氣派。 直到今天, 年紀比較大的老人, 在與別人聊天或者是交代自己身後事的時候, 也會經常用:等我百年之後......來緩解死亡帶來的壓抑感。

用這樣一個隱晦的成語來形容死亡, 說的人不會倍感淒涼, 而聽的人也能接受, 所以這也算得上是曹操的建樹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