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面試最難問題:你還有什麼問題想問的?你知道怎麼回答嗎

不管你去哪家公司面試, 國企也好, 私人小企業也好, 面試過程中, 面試官都會問你一個問題:“你還有什麼問題需要瞭解的嗎?”

有些人往往沒有作好準備, 突然間也不知道要問什麼?好像要問的, 之前面試官都說了。 往往都會說“沒有問題”, 那既然沒有問題, 那面試就到止結束, 就回去等消息了。 可不一定能等來消息。

我們知道, 我們去面試, 簡歷是一方面, 或者說是一個敲門磚, 更多的是你給面試官留下的印象如何, 你和麵試官聊的時間越長, 給他留下的印象也就越深, 那麼他選你的機會也就越大。

反之, 時間越短, 對你的印象就很模糊, 最後選你的機率就更小。 一般來說, 面試官會固定的瞭解你一些問題, 聊完之後, 如果你也沒有問題的話, 那這個面試就這樣結束了。

“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潛臺詞是, “你還想瞭解一些什麼?幫助你更好地留在這裡?”換句話說, “你有多想留在這裡”?很多求職者覺得面試得差不多了, 往往會直接回答, “沒什麼問題了”。 這樣回答往往會造成以下的負面影響:你居然不想知道詳細的和你切身利益相關的情況?這可能會讓面試官認為你對這個職位並沒有什麼興趣。 很多公司都非常注重員工的個性和創新能力,

回答“沒什麼問題了”, 可能會讓面試官認為你是一個“沒想法”的人。

其實, 很多人會忘了, 面試是一個雙向的選擇:並不是只有公司在瞭解你, 同時也是你對公司瞭解的一個過程, 對我們銷售人員來說, 公司的規章制度除外, 還有很多東西我們要瞭解的, 而且只能是從側面來瞭解。

這時候我們的答覆, 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面試官能夠從應聘者的答覆中得到什麼資訊?

第一種答覆——”沒有。 “

這個答案意味著:

1. 應聘者對這份工作壓根不感興趣, 只是過來碰碰運氣。 即使把他招進來, 他的工作積極性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2. 應聘者沒有認真地做面試準備。 一個不善於未雨綢繆的人, 工作效率不會高到哪裡去;

3. 應聘者不知道該問些什麼問題。 他習慣了被動思考, 只能人家問什麼他答什麼、人家要什麼他給什麼, 不要指望這種人能主動想辦法把工作幹好;

第二種答覆——”你覺得我今天的表現怎麼樣?“

這句話還有幾個近似的版本:”你覺得我符合你們的招聘要求嗎?“, “你覺得我可以得到這份工作嗎?”

這些答案說明了一個問題, 應聘者不經世故, 幼稚!

所謂貨比三家, 招聘負責人不但需要約見N個求職者, 還要在面試之後給每個人做評估, 然後跟有關人員商量溝通, 才能決定否決你、推薦你去下輪面試, 還是雇用你。 這是一個必經的流程。 當然也有例外情況, 面試官當場拍板。 這就是說, 如果你十分適合, 他們會立即告訴你。

如果他們沒立刻拍板, 就說明人家還需要時間考慮。

如果應聘者迫不及待要知道面試結果, 表明他不瞭解招聘常規, 也不清楚人情世故, 還極有可能是一個缺乏耐心的人。 你說, 把他招進公司, 會有什麼好結果呢?

第三種答覆——“我想知道薪資福利。 ”

它說明應聘者感興趣的是“這家公司能給我什麼”, 而不是“我能為這家公司做些什麼”。 在初次見面就提出這種要求的人, 給人留下唯利是圖斤斤計較的印象。

第四種答覆—— 提出若干關於工作崗位、公司情況的問題

成熟理智的人知道, 工作不僅是謀生, 也是對自己和用人單位的一種承諾。 他們知道應聘一家企業即使碰上好運也不能隨遇而安, 而是通過仔細瞭解工作內容和公司環境, 審慎地考慮這份工作是不是適合自己。而且,他們對這份工作感興趣,希望瞭解更多的資訊。招聘的時候能碰上這麼一個人,真是好運氣。企業從來就喜歡務實謹慎的求職者。

第五種答覆—— 瞭解應聘職位的主要工作方式

這種求職者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對同類型工作職位,甚至整個行業的工作流程、業務重點比較熟悉。他們會向面試官提出幾個關鍵的問題,瞭解這家企業的運作特點。這些問題可以引導面試官展開更為具體深入的交流,讓求職者在收集資訊的同時創造機會表現自己。

第六種答覆——問公司的發展策略

他們是高級管理職位的候選人,是人們所說的“金領”或者“行業精英”,對行業運作和市場環境瞭若指掌。他們喜歡對宏觀事物進行深入思考,這就是Scott哥所講的“戰略思維”。

綜上,詢問了許多經理人在面試過程中真正想聽到候選者提出什麼問題,以下是他們的回答:

1.“(你面試的公司)的產品是如何直接影響你的?”

“這個問題表現出了候選者希望在一個人們都熱愛自己工作的地方工作。他們不想僅僅是為了得到薪水而上班。他們想知道員工與產品的對話模式以及它是如何影響個人的生活。”

——RaginiParmar, Credit Karma的招聘經理

2. “我的這份工作對公司業務的短期、中期和長期影響?”

“首先,這個問題表明候選者並不只是考慮自身,而是將自己融入商業戰略作為一個整體來考量的。這也是將談話從【公司能為他們做什麼】轉為了【他們能為公司做什麼】。”

—— Erin Patterson,Moxie的招聘經理

3. “你為什麼要加入(這家公司)?”換言之“我為什麼想在這裡工作?”

“熱門人選通常對那些工作中能吸引面試官的事物非常感興趣。當候選人想要知道為什麼我放棄了一切而加入Spoon,他們將真正瞭解到這份工作是否真的引人入勝。

這個提問明確地告訴我候選人是有長遠考慮的,不會隨意對另一份工作產生興趣——這表明他們會認真工作,而且只會被合適的機會打動。他們可能想瞭解公司的產品故事、當前收益、短期及長期計畫、企業文化和團隊建設。

如果招聘經理沒有準備好誠實且具有說服力的理由來說明為什麼他們要加入現在公司,那麼熱門候選人很快就會失去興趣,然後離開。”

——Colin McIntosh, 來自Spoon. Net(一個網路計算平臺)業務發展部

4. “是什麼讓你每天從床上爬起來並激勵你去工作?”

“我喜歡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兩個。其一,這有點大膽。雖然本質上這個問題很私人化,但對於雇傭一個無法從個人層面連接的人,我沒有絲毫興趣。而這也是一個好方法,能讓候選者瞭解到與我們一起工作是什麼樣的——辦公環境如何,什麼讓我們充滿激情,我們的價值觀又是什麼。其二,這個問題隱含的是,他們已經準備好了並且願意興奮地起床去工作。”

—— Joshua Dziabiak,Zebra的聯合創始人和首席運營官

5. “如果我入職該崗位,你覺得現在最需要我説明你解決的最大困擾是什麼?”

“太多的求職面試聚焦於這份工作的優勢以及候選人的優點等等。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被問及我們聘用的人必須能夠處理的‘痛處’。但要記住,如果你問這個問題,需要針對面試官提出的問題提供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或者思路。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不過求職者一旦問了就需要迅速反應。”

——Sara Sutton Fell,FlexJobs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6. “與你的競爭對手相比,你們組織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候選者通常評估多個公司,從中比較得出哪一個是最合適他們的。這是一個十分精明的問題,因為候選者要求我們評價什麼讓Deloitte變得強大,同時也想看看對於我們自己的組織到底有多客觀。”

——Patty Pogemiller,Deloitte LLP的招聘經理

審慎地考慮這份工作是不是適合自己。而且,他們對這份工作感興趣,希望瞭解更多的資訊。招聘的時候能碰上這麼一個人,真是好運氣。企業從來就喜歡務實謹慎的求職者。

第五種答覆—— 瞭解應聘職位的主要工作方式

這種求職者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對同類型工作職位,甚至整個行業的工作流程、業務重點比較熟悉。他們會向面試官提出幾個關鍵的問題,瞭解這家企業的運作特點。這些問題可以引導面試官展開更為具體深入的交流,讓求職者在收集資訊的同時創造機會表現自己。

第六種答覆——問公司的發展策略

他們是高級管理職位的候選人,是人們所說的“金領”或者“行業精英”,對行業運作和市場環境瞭若指掌。他們喜歡對宏觀事物進行深入思考,這就是Scott哥所講的“戰略思維”。

綜上,詢問了許多經理人在面試過程中真正想聽到候選者提出什麼問題,以下是他們的回答:

1.“(你面試的公司)的產品是如何直接影響你的?”

“這個問題表現出了候選者希望在一個人們都熱愛自己工作的地方工作。他們不想僅僅是為了得到薪水而上班。他們想知道員工與產品的對話模式以及它是如何影響個人的生活。”

——RaginiParmar, Credit Karma的招聘經理

2. “我的這份工作對公司業務的短期、中期和長期影響?”

“首先,這個問題表明候選者並不只是考慮自身,而是將自己融入商業戰略作為一個整體來考量的。這也是將談話從【公司能為他們做什麼】轉為了【他們能為公司做什麼】。”

—— Erin Patterson,Moxie的招聘經理

3. “你為什麼要加入(這家公司)?”換言之“我為什麼想在這裡工作?”

“熱門人選通常對那些工作中能吸引面試官的事物非常感興趣。當候選人想要知道為什麼我放棄了一切而加入Spoon,他們將真正瞭解到這份工作是否真的引人入勝。

這個提問明確地告訴我候選人是有長遠考慮的,不會隨意對另一份工作產生興趣——這表明他們會認真工作,而且只會被合適的機會打動。他們可能想瞭解公司的產品故事、當前收益、短期及長期計畫、企業文化和團隊建設。

如果招聘經理沒有準備好誠實且具有說服力的理由來說明為什麼他們要加入現在公司,那麼熱門候選人很快就會失去興趣,然後離開。”

——Colin McIntosh, 來自Spoon. Net(一個網路計算平臺)業務發展部

4. “是什麼讓你每天從床上爬起來並激勵你去工作?”

“我喜歡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兩個。其一,這有點大膽。雖然本質上這個問題很私人化,但對於雇傭一個無法從個人層面連接的人,我沒有絲毫興趣。而這也是一個好方法,能讓候選者瞭解到與我們一起工作是什麼樣的——辦公環境如何,什麼讓我們充滿激情,我們的價值觀又是什麼。其二,這個問題隱含的是,他們已經準備好了並且願意興奮地起床去工作。”

—— Joshua Dziabiak,Zebra的聯合創始人和首席運營官

5. “如果我入職該崗位,你覺得現在最需要我説明你解決的最大困擾是什麼?”

“太多的求職面試聚焦於這份工作的優勢以及候選人的優點等等。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被問及我們聘用的人必須能夠處理的‘痛處’。但要記住,如果你問這個問題,需要針對面試官提出的問題提供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或者思路。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不過求職者一旦問了就需要迅速反應。”

——Sara Sutton Fell,FlexJobs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6. “與你的競爭對手相比,你們組織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候選者通常評估多個公司,從中比較得出哪一個是最合適他們的。這是一個十分精明的問題,因為候選者要求我們評價什麼讓Deloitte變得強大,同時也想看看對於我們自己的組織到底有多客觀。”

——Patty Pogemiller,Deloitte LLP的招聘經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