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不打不罵,看聰明媽媽如何管教孩子

前不久, 難得約了幾個閨蜜喝下午茶, 然後聊的話題你們懂得, 除了孩子依舊是孩子, 其中講到了懲罰孩子的話題。 一講到懲罰孩子,

我那些高學歷的媽媽們統統表示還是挺頭痛的。 作為兩個男孩的媽媽, 包媽我也常常苦惱, 正所謂打不得罵不好, 如何懲罰孩子既能免于大人大喊大叫、孩子大哭大鬧的場面, 又能讓他們心甘情願從中吸取教訓。 回家猛看了一些書, 獲益頗深, 總結了以下幾招聰明懲罰法, 希望妞們都能一起來探討, 在你家都是如何把懲罰變成教育孩子的一門藝術的。

● ● ●

冷處理法

適用:商場裡不買玩具哭鬧、存在一些無意識的行為比如咬媽媽、餐廳裡尖叫等行為的孩子。

案例:我相信不少媽媽有過給寶寶無意甩巴掌的經歷, 在兩兄弟還小的時候, 我也被“打”過, 只要說疼並皺眉的時候孩子反而更起勁, 我輕輕的打他們小手告訴他們不可以他們也會還手, 一來二去還咯咯大笑。 後來我決定不理他, 當做什麼都沒發生, 他們起初也奇怪, 看我沒反應, 輕輕地打我試探下, 我照樣不理他。 幾分鐘之後, 似乎覺得很無趣, 便各玩各的。

分析:這個方法就是“冷處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 孩子很多的行為是無意識的, 如果得到了大人的回饋(皺眉、大聲阻止), 孩子反而以為大人覺得好玩, 於是反復進行這些動作。 所以, 如果大人沒有任何反應, 孩子會覺得沒意思, 於是一點點淡化, 最終結束這個行為。

當然, 稍大點的孩子也適用, 大人對其不理睬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行為是不被大人接受的,

也會明白自己錯在哪裡。 比如孩子因在商場裡得不到玩具哭鬧, 完全可以隨他鬧去。 如果影響到別人, 將孩子抱走, 選一個安靜的地方, 讓他繼續鬧, 直到他自己冷靜下來, 之後和孩子一起分析行為的錯誤性。

● ● ●

計時隔離法

適用:在家瞎胡鬧發脾氣、和別的孩子吵架打鬧。

案例:有一次在家, 我給兄弟倆準備了下午茶:餅乾配優酪乳。 因為草莓味的優酪乳只有一瓶了, 哥哥喝完卻還想要, 我拿原味的給他, 他不想喝還故意砸地上。 牛奶灑了一地, 他可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對, 頓時哭的更大聲。 說實話, 我不生氣是假的, 為了懲罰哥哥, 我設置了鬧鈴, 讓他去自己房間冷靜3分鐘, 告訴他我會在門外提醒他。 之後, 哥哥出來乖乖喝原味的優酪乳, 也告訴我:媽媽, 我以後不會發脾氣倒翻牛奶了。

分析:這種方法叫“計時隔離”,在美國的家庭及幼稚園中普遍常用。當孩子在家不守規矩或者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時,大人可以把他抱進他自己的臥室,在學校老師可以讓孩子獨自在角落呆上幾分鐘,這樣可以緩解緊張氣氛,孩子能夠冷靜地反思自己的行為。之後再準時叫出來對其進行教育,督促其改正缺點。

孩子獨處受罰時,要保證周圍的環境是安全的。另外要注意,不要有其他的外物干擾孩子的注意力,達不到懲戒的效果。

● ● ●

身體約束法

適用:習慣打人、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孩子。

案例:“我家寶寶總要伸手打人怎麼辦”這是在後臺留言中數量也可以占前幾的問題。有些媽媽說大聲禁止,這種方法偶爾有效吧;和寶寶講道理呢似懂非懂;“以牙還牙”?那你才是正確的示範了什麼是打人。分享個書中看到的懲罰小方法—身體約束法。將寶寶拉到安靜的地方,面對著孩子,雙手按住孩子的肩膀,大約1分鐘後鬆開,嚴肅而平和地告訴他:“我不喜歡你打人的行為!”這期間誰都不能來抱孩子。

分析:很多書裡會把寶寶打人現象描述成正常的交際行為,但是如果一個孩子總是習慣這樣的方法,我覺得家長還是要適當的介入,明確告訴孩子打人會傷害別人,不可以這樣做!每次寶寶撒野的時候用這種懲罰約束法,幾次後能夠逐漸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 ● ●

自然後果法

適用:亂丟東西、不愛整理、不好好吃飯以及存在一些壞習慣的孩子。

案例:我家的玩具真的多的不可思議,但凡來過我家的人都知道。起初大家都會心疼我理得辛苦,但實際上哥哥弟弟每天都是自己玩完自己整理。別光顧著羡慕,以前的他們可是玩一樣丟一樣,我除了示範給他們看如何整理,也用過“沒收”的方法。比如哥哥最喜歡汽車,以前老不不整理的時候,我會告訴他:如果你不整理好,你的小汽車就會開走咯,因為你沒幫助他找到停車位,它就開到你看不到的地方咯。第二天,孩子當然就看不到自己的車子了,因為我藏起來了。

當然,大一些的孩子知道汽車不會開走,那麼媽媽就要認真的發出命令讓孩子將亂丟的物品收好,否則有所處罰,你不收拾所以我禁止你玩了。

分析:自然後果法主張讓孩子在錯誤所造成的直接後果中去體驗不快或痛苦。因為暫時禁止碰觸孩子愛吃、愛玩的東西,會讓他們心裡難受從而改正錯誤。除了上述案例,還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就餓她一頓,中間不給任何零食,餓了自然能懂。

● ● ●

以功抵過法

適合:無心辦壞事或者犯錯之後能主動承擔責任的孩子。

案例:我家弟弟自從能跳上跳下搗鼓的時候,也似乎對我的梳粧檯更感興趣了。記得弟弟第一次翻出來我最愛的口紅在鏡子和牆壁上塗塗畫畫,還笑著問我:媽媽,我畫的好看嗎。那時候,真是又氣又好笑。等他畫完,我讓他用布把牆上和鏡子抹乾淨,也算一個小小的懲罰,然後告訴他下次要用畫筆在紙上畫,這樣畫出來的會更漂亮。

分析:有時候做家務也是一個很棒的處罰方式,不僅可以懲戒孩子,還可以讓媽媽比較輕鬆。扔垃圾、折衣服、擦櫃子、收碗盤等等,只要在孩子能力範圍之內,都可以讓他做。

包媽碎碎念:看了今天的文章,是不是知道懲罰不只是打和罵了,限制孩子的行為、扣留他喜歡的東西、沒收他的玩具,甚至在吃飯時減少他愛吃的肉或者讓孩子做家務服等等都是懲罰的手段與方式。

將懲罰變為一門藝術,雖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適當的懲罰是愛,是對孩子的負責,希望每個家長都能重視起來。孩子,等你將來也會明白:規則,是爸媽給你最好的愛。

分析:這種方法叫“計時隔離”,在美國的家庭及幼稚園中普遍常用。當孩子在家不守規矩或者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時,大人可以把他抱進他自己的臥室,在學校老師可以讓孩子獨自在角落呆上幾分鐘,這樣可以緩解緊張氣氛,孩子能夠冷靜地反思自己的行為。之後再準時叫出來對其進行教育,督促其改正缺點。

孩子獨處受罰時,要保證周圍的環境是安全的。另外要注意,不要有其他的外物干擾孩子的注意力,達不到懲戒的效果。

● ● ●

身體約束法

適用:習慣打人、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孩子。

案例:“我家寶寶總要伸手打人怎麼辦”這是在後臺留言中數量也可以占前幾的問題。有些媽媽說大聲禁止,這種方法偶爾有效吧;和寶寶講道理呢似懂非懂;“以牙還牙”?那你才是正確的示範了什麼是打人。分享個書中看到的懲罰小方法—身體約束法。將寶寶拉到安靜的地方,面對著孩子,雙手按住孩子的肩膀,大約1分鐘後鬆開,嚴肅而平和地告訴他:“我不喜歡你打人的行為!”這期間誰都不能來抱孩子。

分析:很多書裡會把寶寶打人現象描述成正常的交際行為,但是如果一個孩子總是習慣這樣的方法,我覺得家長還是要適當的介入,明確告訴孩子打人會傷害別人,不可以這樣做!每次寶寶撒野的時候用這種懲罰約束法,幾次後能夠逐漸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 ● ●

自然後果法

適用:亂丟東西、不愛整理、不好好吃飯以及存在一些壞習慣的孩子。

案例:我家的玩具真的多的不可思議,但凡來過我家的人都知道。起初大家都會心疼我理得辛苦,但實際上哥哥弟弟每天都是自己玩完自己整理。別光顧著羡慕,以前的他們可是玩一樣丟一樣,我除了示範給他們看如何整理,也用過“沒收”的方法。比如哥哥最喜歡汽車,以前老不不整理的時候,我會告訴他:如果你不整理好,你的小汽車就會開走咯,因為你沒幫助他找到停車位,它就開到你看不到的地方咯。第二天,孩子當然就看不到自己的車子了,因為我藏起來了。

當然,大一些的孩子知道汽車不會開走,那麼媽媽就要認真的發出命令讓孩子將亂丟的物品收好,否則有所處罰,你不收拾所以我禁止你玩了。

分析:自然後果法主張讓孩子在錯誤所造成的直接後果中去體驗不快或痛苦。因為暫時禁止碰觸孩子愛吃、愛玩的東西,會讓他們心裡難受從而改正錯誤。除了上述案例,還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就餓她一頓,中間不給任何零食,餓了自然能懂。

● ● ●

以功抵過法

適合:無心辦壞事或者犯錯之後能主動承擔責任的孩子。

案例:我家弟弟自從能跳上跳下搗鼓的時候,也似乎對我的梳粧檯更感興趣了。記得弟弟第一次翻出來我最愛的口紅在鏡子和牆壁上塗塗畫畫,還笑著問我:媽媽,我畫的好看嗎。那時候,真是又氣又好笑。等他畫完,我讓他用布把牆上和鏡子抹乾淨,也算一個小小的懲罰,然後告訴他下次要用畫筆在紙上畫,這樣畫出來的會更漂亮。

分析:有時候做家務也是一個很棒的處罰方式,不僅可以懲戒孩子,還可以讓媽媽比較輕鬆。扔垃圾、折衣服、擦櫃子、收碗盤等等,只要在孩子能力範圍之內,都可以讓他做。

包媽碎碎念:看了今天的文章,是不是知道懲罰不只是打和罵了,限制孩子的行為、扣留他喜歡的東西、沒收他的玩具,甚至在吃飯時減少他愛吃的肉或者讓孩子做家務服等等都是懲罰的手段與方式。

將懲罰變為一門藝術,雖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適當的懲罰是愛,是對孩子的負責,希望每個家長都能重視起來。孩子,等你將來也會明白:規則,是爸媽給你最好的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