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武帝征服西域的漢匈大戰之一:風流皇上愛騎兵

話說千古一帝親手締造的大秦帝國在血火蒼穹中崛起, 也在血火蒼穹中崩潰。 當舊帝國化為歷史遺跡後, 一個嶄新的帝國在古老的亞洲誕生了。

西元前202年, 也就是羅馬的蓋世名將大西辟阿(被譽為“比拿破崙更牛的人”)在經典的紮馬戰役中大敗迦太基戰神漢尼拔的那一年,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絕代猛男項羽在垓下決戰中被受過“胯下之辱”的絕代“兵仙”韓信徹底擊敗, 烏江自刎, 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帝國——漢帝國(這裡指的是“西漢”, 也稱“前漢”)由一個叫劉邦的天才流氓正式建立, 都城長安。

我們的故事從一個被劉邦殺死的名叫臧荼的人說起。

這個臧荼在秦末起兵造反, 先被項羽封為燕王, 後又歸順了劉邦。 劉邦的皇帝寶座還沒坐熱乎, 這倒楣孩子又幹起來老本行——造反, 結果戰敗被俘, 從此臧家越混越慘一文不名。

真實的歷史遠比虛構的小說神奇。

雖然臧家敗落, 但他們家突然冒出來兩個不一般的女人, 還是母女倆, 這娘倆改變了歷史。 媽媽名叫臧兒, 也就是臧荼的孫女;女兒名叫王娡, 也就是臧荼的曾外孫女。

媽媽臧兒嫁過兩次, 第一個老公姓王, 第二個老公姓田。 她給王老公生了一男二女, 其中一個女兒就叫王娡;她給田老公生了兩個兒子, 其中一個叫田蚡, 也就是日後的丞相、武安侯, 乃武帝朝初期的風雲牛人。

女兒王娡繼承老媽的“優良傳統”, 也嫁過兩次, 第一個老公姓金, 是個企業家, 她給金老公生了個女兒。 第二個老公姓劉, 地位非同小可, 乃大漢帝國的皇太子, 也就是未來名垂青史的漢景帝劉啟(前157~前141在位)。

王娡怎麼就從一個企業老總太太變成國家領導人夫人了呢?原因很奇特,

是因為她老媽臧兒信了一個算命的話, 說她閨女日後肯定發達, 於是臧兒迷了心竅, 強行讓女兒和金家離婚, 又把女兒送進了皇太子的宮中。

漂亮的王娡很快就得到皇太子劉啟的寵愛, 她也很爭氣, 一努力給劉啟連續生下三個女兒, 西元前156年又給劉啟生了個寶貝兒子。 這個男孩就是咱們故事中的第四位帝國——劉徹。

劉徹出生的時候, 與漢帝國同為當時世界最強國家的羅馬(羅馬當時還是共和制度)也有一個剛出生沒多久的小男孩, 他就是曾對羅馬軍隊進行強力升級的軍政牛人馬略(前157~前86, 即愷撒大帝的姑父)。 當然, 由於交通不便通訊原始, 劉徹和馬略這倆代表當時東西方最強力量的牛人雖處同時代但互不相識, 他們國家之間也沒有直接打過交道。

馬略放下不提, 繼續侃劉徹。

在懷劉徹的時候, 王娡神秘兮兮地告訴老公劉啟:“我夢到太陽鑽入我肚子裡啦。 ”劉啟聽後特興奮, 說:“此貴征也!”

四歲時, 這個據說是“太陽投胎”的劉徹被老爸漢景帝劉啟封為膠東王;

七歲時, 劉徹在老媽王娡和姑姑兼丈母娘館陶長公主劉嫖(阿嬌皇后的媽媽)的幫助下, 在激烈的“皇位繼承人PK”中勝出, 被漢景帝立為皇太子;

十六歲時, 漢景帝駕崩于未央宮, 劉徹成為大漢帝國第五任最高領導人。

於是乎, 在東亞的歷史上出現了這樣一位君主……

他文采風流, 擅長詩賦, 沒事就寫一些特優美的抒情詩來陶醉一把, 諸如“秋風起兮白雲飛, 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 懷佳人兮不能忘”;

他愛好打獵和鬥獸, 尤其喜歡狗熊、野豬和老虎;

他迷戀歌舞和喜劇, 經常組織樂隊召集歌手在“北方有佳人”的旋律中徜徉, 還整了一幫滑稽的小矮人表演搞笑劇;

他愛好隔盆猜物、射壺、蹴鞠、雜技這些娛樂活動, 興致勃勃,樂此不疲;

當然,他還喜歡美女(有時也喜歡帥哥),在他的身邊,絕色佳麗總是不斷;

……

看到這兒,也許有人會說了,這不是一荒淫無度聲色犬馬的昏君嗎?其實,劉徹就是這樣一個特複雜的歷史人物,他確實是一個窮奢極欲喜好享樂的超級大玩家,但他也是一位文治武功震驚古今中外的偉大帝王,“雄才大略”這詞兒是史家對他最經典的評價。就像聞名世界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一樣,這位老兄也是一風流好色癡迷文藝的大玩家,但同時也是一位文治武功威震天下的雄才君王。

劉徹在位半個多世紀,其間精彩的故事不勝枚舉,既有他泡妞的八卦事兒,也有他治國的正經事兒。關於這位君主的“後宮情事”(諸如和陳阿嬌、衛子夫、李夫人、鉤弋夫人,等等)和“文治業績”(諸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推恩令”削弱諸侯王、興修水利、改革財政,等等),咱就不多敘了,因為咱這部作品主要講打仗的事兒。這裡只說一句,劉徹在大批超級美女的陪伴下、在大批頂尖人才(如董仲舒、主父偃、公孫弘、汲黯、桑弘羊、東方朔、司馬遷、司馬相如,等等)的輔佐下,建立了不朽的政績,不但促進了漢帝國的繁盛,也影響了中國兩千年的歷史進程。

劉徹的諡號是“武帝”,顧名思義,這位皇上的“武功”那是相當輝煌,一些西方史家甚至稱他為“好戰的皇帝”。當然,劉徹喜歡打仗也確實是事實,由於他的前輩們(高祖劉邦、呂後、文帝劉恒、景帝劉啟)勒緊褲帶兢兢業業為國家積攢了雄厚的底子,他也有這個實力玩他的真實戰爭遊戲。

漢武帝劉徹在位時,漢帝國的東西南北被他轉著圈“武”了一通,他“武”大了中國的版圖,“武”出了大漢的天威,雖然到最後也“武”光了國家的錢財……

話又說回來了,如今一提到漢武大帝的赫赫武功,中國人還是熱血沸騰無比自豪的,而且這一系列赫赫武功不但對中國歷史,也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劉徹開打之前,咱先說說他手裡的大漢軍隊。看看這支與同時代羅馬軍隊同為世界最牛武力的帝國大軍到底是個啥樣。

話說這西漢帝國的兵種和秦帝國時代差不多,諸如戰車兵、步兵、弓弩兵、騎兵、水師,等等,不過隨著戰爭樣式的變化,戰車兵的地位一落千丈(其實秦帝國時代,戰車兵的地位已經不是很重要了),步兵也失去了主力兵種的地位,騎兵則一躍成為軍中第一主力,用專業術語來說即“戰略軍種”也。

漢武帝對中國騎兵的發展可謂貢獻巨大,就算他沒有任何輝煌戰績,僅憑他迅速發展擴大騎兵軍團這一點就足以使他成為中國軍事史上劃時代牛人。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西漢帝國建立後最大的軍事敵手就是北方的匈奴。漢武帝明白,要對付這幫縱橫大漠馳騁草原的馬上狂人,用步兵去主打肯定是找死,只有騎兵對騎兵。而且咱大漢的騎兵必須戰馬優良、騎士勇猛、武器精銳、訓練有素、統帥傑出。

漢武帝對騎兵的愛如熊熊烈焰萬丈高燃——

他不惜血本,瘋狂砸錢,把官養苑馬擴充到45萬匹;後來又為了夢寐以求的汗血寶馬,不惜引爆一場慘烈的國際戰爭(此事後文再敘,這裡暫且不表);

他“海選”忠誠勇敢、武藝高超、擅長騎射的“超級男生”,組成兩支精銳的侍衛軍,一曰“期門郎”,一曰“羽林騎”,使中國歷史上“天子始有親軍”;

他大力擴充京城常備軍——“北軍”的力量,創設“八校尉”(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中壘),其中一半都是騎兵;

為了讓他最愛的騎兵都有精良裝備,他命令皇家兵器庫(“武庫”)大批量生產鐵劍、鐵刀、鐵矛、鐵戟、鐵甲和弓弩,其中漢軍騎兵最流行的兵器就是勁弩、長戟和戰刀。

勁弩即“銅弩機”,和秦弩一樣,也是威力巨大的遠射兵器。有種叫“大黃”的勁弩甚牛,射功無敵的“飛將軍”李廣曾使用它射倒好幾個匈奴將領。

長戟,是漢軍士兵手中最主要的長兵器,其流行程度已經超過了矛,就連東方朔這種文人沒事都拿著戟玩。

戰刀,是漢軍士兵手中最主要的短兵器,劍到了漢代在戰場已經過時了,刀成為戰場上的閃亮巨星,尤其是環首刀,砍人俐落,威震敵膽。

就這樣,一支威猛雄壯的騎兵軍團被漢武帝給打造出來了,中國軍事史上的騎兵時代正式到來(戰國時代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僅是序曲)!

有趣的是,正在中國漢帝國騎兵蒸蒸日上的時候,與漢帝國並稱為地球最強國的同時代的羅馬卻對騎兵不太感冒,威震西方的羅馬軍團以重裝步兵為主力,騎兵只是起輔助作用的配角。關於羅馬軍團的情況,咱們在下一個帝國BOSS的故事裡再說,現在先侃漢武帝的大漢軍隊。

軍事力量日趨壯大,自然要拿幾個對手來試刀,下面咱就說說漢武帝是怎麼用他的這支大軍打遍東西南北的。這裡咱不按時間順序而按地理位置來侃,由於與北方匈奴的大戰最精彩最激烈最具規模也影響最大,所以咱把它放到最後來說,先從南邊說起。請看漢武帝征服西域的漢匈大戰之二:“盜版武帝”

興致勃勃,樂此不疲;

當然,他還喜歡美女(有時也喜歡帥哥),在他的身邊,絕色佳麗總是不斷;

……

看到這兒,也許有人會說了,這不是一荒淫無度聲色犬馬的昏君嗎?其實,劉徹就是這樣一個特複雜的歷史人物,他確實是一個窮奢極欲喜好享樂的超級大玩家,但他也是一位文治武功震驚古今中外的偉大帝王,“雄才大略”這詞兒是史家對他最經典的評價。就像聞名世界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一樣,這位老兄也是一風流好色癡迷文藝的大玩家,但同時也是一位文治武功威震天下的雄才君王。

劉徹在位半個多世紀,其間精彩的故事不勝枚舉,既有他泡妞的八卦事兒,也有他治國的正經事兒。關於這位君主的“後宮情事”(諸如和陳阿嬌、衛子夫、李夫人、鉤弋夫人,等等)和“文治業績”(諸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推恩令”削弱諸侯王、興修水利、改革財政,等等),咱就不多敘了,因為咱這部作品主要講打仗的事兒。這裡只說一句,劉徹在大批超級美女的陪伴下、在大批頂尖人才(如董仲舒、主父偃、公孫弘、汲黯、桑弘羊、東方朔、司馬遷、司馬相如,等等)的輔佐下,建立了不朽的政績,不但促進了漢帝國的繁盛,也影響了中國兩千年的歷史進程。

劉徹的諡號是“武帝”,顧名思義,這位皇上的“武功”那是相當輝煌,一些西方史家甚至稱他為“好戰的皇帝”。當然,劉徹喜歡打仗也確實是事實,由於他的前輩們(高祖劉邦、呂後、文帝劉恒、景帝劉啟)勒緊褲帶兢兢業業為國家積攢了雄厚的底子,他也有這個實力玩他的真實戰爭遊戲。

漢武帝劉徹在位時,漢帝國的東西南北被他轉著圈“武”了一通,他“武”大了中國的版圖,“武”出了大漢的天威,雖然到最後也“武”光了國家的錢財……

話又說回來了,如今一提到漢武大帝的赫赫武功,中國人還是熱血沸騰無比自豪的,而且這一系列赫赫武功不但對中國歷史,也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劉徹開打之前,咱先說說他手裡的大漢軍隊。看看這支與同時代羅馬軍隊同為世界最牛武力的帝國大軍到底是個啥樣。

話說這西漢帝國的兵種和秦帝國時代差不多,諸如戰車兵、步兵、弓弩兵、騎兵、水師,等等,不過隨著戰爭樣式的變化,戰車兵的地位一落千丈(其實秦帝國時代,戰車兵的地位已經不是很重要了),步兵也失去了主力兵種的地位,騎兵則一躍成為軍中第一主力,用專業術語來說即“戰略軍種”也。

漢武帝對中國騎兵的發展可謂貢獻巨大,就算他沒有任何輝煌戰績,僅憑他迅速發展擴大騎兵軍團這一點就足以使他成為中國軍事史上劃時代牛人。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西漢帝國建立後最大的軍事敵手就是北方的匈奴。漢武帝明白,要對付這幫縱橫大漠馳騁草原的馬上狂人,用步兵去主打肯定是找死,只有騎兵對騎兵。而且咱大漢的騎兵必須戰馬優良、騎士勇猛、武器精銳、訓練有素、統帥傑出。

漢武帝對騎兵的愛如熊熊烈焰萬丈高燃——

他不惜血本,瘋狂砸錢,把官養苑馬擴充到45萬匹;後來又為了夢寐以求的汗血寶馬,不惜引爆一場慘烈的國際戰爭(此事後文再敘,這裡暫且不表);

他“海選”忠誠勇敢、武藝高超、擅長騎射的“超級男生”,組成兩支精銳的侍衛軍,一曰“期門郎”,一曰“羽林騎”,使中國歷史上“天子始有親軍”;

他大力擴充京城常備軍——“北軍”的力量,創設“八校尉”(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中壘),其中一半都是騎兵;

為了讓他最愛的騎兵都有精良裝備,他命令皇家兵器庫(“武庫”)大批量生產鐵劍、鐵刀、鐵矛、鐵戟、鐵甲和弓弩,其中漢軍騎兵最流行的兵器就是勁弩、長戟和戰刀。

勁弩即“銅弩機”,和秦弩一樣,也是威力巨大的遠射兵器。有種叫“大黃”的勁弩甚牛,射功無敵的“飛將軍”李廣曾使用它射倒好幾個匈奴將領。

長戟,是漢軍士兵手中最主要的長兵器,其流行程度已經超過了矛,就連東方朔這種文人沒事都拿著戟玩。

戰刀,是漢軍士兵手中最主要的短兵器,劍到了漢代在戰場已經過時了,刀成為戰場上的閃亮巨星,尤其是環首刀,砍人俐落,威震敵膽。

就這樣,一支威猛雄壯的騎兵軍團被漢武帝給打造出來了,中國軍事史上的騎兵時代正式到來(戰國時代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僅是序曲)!

有趣的是,正在中國漢帝國騎兵蒸蒸日上的時候,與漢帝國並稱為地球最強國的同時代的羅馬卻對騎兵不太感冒,威震西方的羅馬軍團以重裝步兵為主力,騎兵只是起輔助作用的配角。關於羅馬軍團的情況,咱們在下一個帝國BOSS的故事裡再說,現在先侃漢武帝的大漢軍隊。

軍事力量日趨壯大,自然要拿幾個對手來試刀,下面咱就說說漢武帝是怎麼用他的這支大軍打遍東西南北的。這裡咱不按時間順序而按地理位置來侃,由於與北方匈奴的大戰最精彩最激烈最具規模也影響最大,所以咱把它放到最後來說,先從南邊說起。請看漢武帝征服西域的漢匈大戰之二:“盜版武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