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是曹魏一位無名小將,卻憑藉一千餘人,讓諸葛亮北伐寸步難進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 劉備白帝城托孤, 讓諸葛亮成功執掌蜀漢軍政大權, 秉承先主劉備的遺志, 匡扶漢室, 曾數次北伐中原, 可惜卻最終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敗多勝少, 比如第一次因馬謖失街亭慘敗, 第二卻遭遇曹魏一位無名小將的阻擊, 更是寸步難進。

這位無名小將到底是誰呢?為何能夠擊敗諸葛亮呢?在談及諸葛亮的時候, 我們難免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 覺得諸葛亮是一個無所不能, 算無遺策的軍師, 乃智慧的化身, 先是“隆中對”的戰略規劃, 隨後赤壁大戰之“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智取荊州”;南征孟獲, “七擒七縱”等, 總之, 諸葛亮怎麼會敗給一個無名小將呢?

很顯然, 《三國演義》之中並非真實的諸葛亮, 在正史之中諸葛亮不過更擅長內政, 在謀略和軍事方面, 雖然也非常厲害, 但是也沒有“多智而近妖”的存在。 其一生謹慎, 在北伐之戰中, 多有體現, 228年春天, 第一次北伐失敗後, 在冬天, 聽聞曹休被東吳擊敗, 魏軍大舉東進, 關中兵力空虛, 故而再度北伐, 出兵散關, 包圍陳倉。

這個時候卻遭遇了陳倉守將郝昭。 郝昭, 字伯道, 太原人, 為人雄壯, 少年從軍, 屢立戰功, 逐漸晉升為雜號將軍。 郝昭在河西頗有威名, 屢次建功, 先後除了河西叛匪麴演和麴英。 太和二年(228年)年初, 張郃在街亭之戰中獲勝, 諸葛亮撤軍後, 當時的大將軍曹真有先見之明, 認為諸葛亮不久必進攻陳倉, 於是派郝昭鎮守陳倉, 並修築陳倉城。

陳倉保衛戰就拉開了序幕, 諸葛亮素聞郝昭在河西時的威名, 先想到的是勸降之計, 無果, 無奈之下, 只能強攻。 諸葛亮自以為幾萬兵馬, 而郝昭才有一千多兵眾, 加上曹魏沒有援兵, 應該很容易攻下。 只是沒有想到, 晝夜攻守相持了二十多天, 諸葛亮仍無法攻下, 無論諸葛亮採用雲梯、沖車、井欄、地道等,

攻城方式, 都被阻擋, 寸步難進。 足見郝昭的謀略, 也是非常厲害的。

由於拖延時間太長, 導致曹魏援軍趕到, 無奈之下, 諸葛亮唯有退軍。 戰後, 魏明帝下詔褒獎郝昭善於守城, 並賜爵關內侯, 甚至親自接見了這位雜號將軍。 不過, 不久郝昭就不久于人世, 不過卻憑此一戰,成名1800年。

諸葛亮為何無法突破郝昭的防線,數萬人馬卻抵不過一千餘人,清朝名臣曾國藩就說了一句“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在同一年時間裡,連續發動兩次北伐,第一次又是慘敗,很顯然對蜀軍產生深遠了影響,第二次如果能夠打順風仗可能還能恢復士氣,一旦出現難攻之城,士氣就會下降,固然無法取勝了。

不過卻憑此一戰,成名1800年。

諸葛亮為何無法突破郝昭的防線,數萬人馬卻抵不過一千餘人,清朝名臣曾國藩就說了一句“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在同一年時間裡,連續發動兩次北伐,第一次又是慘敗,很顯然對蜀軍產生深遠了影響,第二次如果能夠打順風仗可能還能恢復士氣,一旦出現難攻之城,士氣就會下降,固然無法取勝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