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本文綜合科學網、中國新聞網、果殼網

今天北京時間17:30分, 萬眾期待的2017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得主為傑佛瑞C ·霍爾 (Jeffrey C. Hall )、邁克爾·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邁克爾W·揚(Michael W. Young)。

獲獎理由為“發現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

所有生物都有自己的作息規律:人類晚上出現倦意、貓頭鷹晝伏夜出、花朵白天開放晚間收攏……我們通常稱這些晝夜節律叫“生物鐘”。 雖然這個名詞大家耳熟能詳, 但關於其本質及運作模式卻讓人捉摸不透。

而傑弗理霍爾(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殊(Michael Rosbash)及邁克爾楊(Michael W Young)沿著已故西摩本澤(Seymour Benzer)的研究, 用三十年時間探索生物鐘奧秘, 揭開其神秘面紗, 找到了操控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

三位諾獎得主是使用果蠅作為生物模型, 分離出了一個控制生物正常晝夜節律的基因。 他們發現這種基因可以編碼一種蛋白質, 這種蛋白質夜間在細胞內聚集, 白天降解。 他們隨後確定了這個生物鐘的其他蛋白質成員, 發現了這個細胞內自我維持的鐘錶受怎樣的機制控制。

自從三位獲獎者做出這些開拓性的發現以來, 晝夜節律生物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廣泛而高度活躍的研究領域, 對我們的健康和幸福有著重要影響。

最後, 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三位元科學家。

傑佛瑞.霍爾(Jeffrey C. Hall)

傑佛瑞.霍爾(Jeffrey C. Hall), 美國遺傳學家, 194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 1971年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1971年至1973年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1974年, 他加入了布蘭迪斯大學任教職。 傑佛瑞.霍爾現已退休。

邁克爾·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

邁克爾·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 美國遺傳學家, 1944年出生於美國坎薩斯城。 他於1970年獲得美國劍橋的麻省理工大學博士學位。 後在蘇格蘭的愛丁堡大學做了三年博士後研究。 1974年以來, 在美國沃爾瑟姆的布蘭迪斯大學任職。

邁克爾. 楊(Michael W. Young))

邁克爾. 楊(Michael W. Young), 美國遺傳學家, 1949年出生於美國的邁阿密。 1975年, 他在奧斯丁的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獲得了博士學位。 在1975至1977年間, 他在Palo Alto的斯坦福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1978年後, 他在紐約的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任職。

我們一起恭喜這三位科學家,也感謝他們做出的貢獻。

我們一起恭喜這三位科學家,也感謝他們做出的貢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