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趙超構因為“百姓”二字被改大怒

1982年元旦, 《新民晚報》復刊。

趙超構寫了《復刊的話》, 在文中提出《新民晚報》“要做穿梭飛行尋常百姓家的燕子”, 報紙“力戒浮誇, 少說大話,

實事求是, 不唱高調, 發表一些常識的、切實的、平凡的報導和論說”。 它將“為百姓分憂, 與百姓同樂, 跟千家萬戶同結善緣”。

報紙即將複印時, 副總編輯張林嵐覺得“為百姓分憂, 與百姓同樂”中兩個“百姓”有重複之感, 便改為“為國家分憂, 與百姓同樂”。

趙超構參加完市里活動回到報社, 看到已印出的報紙時, 發火了, “這兩個字是誰改的, 你有什麼權力亂改我的稿子?”

跟趙超構共事過幾十年的張林嵐第一次見趙超構發如此大的火, 但他又承認趙超構發火有他的理由。 因為, 用兩個“百姓”, 正是趙超構用意所在, 強調報紙是百姓服務的——“為百姓分憂, 與百姓同樂”, 。

趙超構關於晚報給誰看的問題, 曾說過:“晚報決不是專辦給領導同志看的, 也不是專辦給某些方面的專業幹部看的, 而是辦給廣大的群眾看的, 是辦給千家萬戶看的。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