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不管人死活,只問牛喘氣:這個丞相被贊“知大體”

丙吉是漢宣帝時期的丞相。 一次他外出視察工作, 碰到一夥地痞在街頭打群架, 棍棒生風、板磚亂飛, 打得“死傷橫道”。 丙吉卻跟透明人似的輕輕從旁邊滑過, 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絲雲彩。

往前走了一段路, 碰到有人趕牛, 牛熱得吐舌喘氣, 三步一停。 丙吉連忙停車, 關切地讓人去詢問:這頭牛走了幾裡路了?

丙吉問牛圖

丞相府的官員們認為丙吉前後態度失當, 賤人貴牛, 忍不住譏諷他分不清輕重緩急。 丙吉不慌不忙地解釋道:

刁民爭鬥導致傷亡, 自有長安令、京兆尹去追捕處理, 我只需年終考核時對相關官員們按照治安業績進行賞罰就行了, 這種小事不該由我這個宰相現場勸架。 (“宰相不親小事, 非所當于道路問也”)

但是, 現在正值春季少陽, 天氣不該太熱, 我擔心這頭牛並沒走多少路, 因為天熱才喘。 如果是這樣, 那說明節氣失時, 恐怕要帶來災荒。

宰相位列三公, 職責就是調和陰陽, 這才是我該操心的事。

事情傳開之後, 大小官員都心悅誠服, 認為丙吉“知大體”。

丙吉不僅“知大體”, 還具備另一種丞相的基本素質:知人善任。 他臨終前, 漢宣帝親自過府探望, 並徵求下一任丞相人選:“君即有不諱, 誰可以自代者?”丙吉向漢宣帝推薦了三個人——西河太守杜延年, 廷尉于定國, 太僕陳萬年。 其後杜延年因老病退休, 沒能展現過人才華, 而于定國先任御史大夫, 繼任丞相, 陳萬年則繼任御史大夫, 都成為一代名臣, 漢宣帝也因此緬懷稱讚丙吉的知人之明。 (“上稱吉為知人”)

知大體、有知人之明的丙吉, 還是位宅心仁厚的長者, 是漢宣帝劉病已的救命恩人。

丙吉原是治獄使者, 負責管理長安郡邸獄。

漢武帝太子劉據(衛子夫之子)被江充誣陷, 捲入“巫盅之禍”, 起兵誅殺江充未果, 自殺身亡, 衛子夫也隨即自殺, 劉據妻妾及三子一女全部被牽連處死, 唯獨留下剛出生數月的孫子劉病已被收入監牢。 因太子妃名叫史良娣, 劉病已也被稱為“史皇孫”。

巫盅之禍連環畫

丙吉深知劉據之冤, 很同情尚在繈褓之中的“史皇孫”, 專門安排了兩名心地善良、做事細心的女囚胡組、郭征卿來撫養他。 胡組刑滿出獄, “史皇孫”哭鬧不止, 丙吉又自己掏腰包雇胡組留下數月之久。

監獄管理員向丙吉提醒:皇上可沒讓餵養這個孩子, 再說這筆經費從哪開支呢?

丙吉就從自己的俸祿裡拿出一部分錢, 買來精米好肉, 供養“史皇孫”, 並定期詢問查看被褥燥濕潔淨。

不久, 有術士望見長安獄內“有天子氣”, 漢武帝命將獄中囚犯連夜全部處死。 使者當晚來到監獄, 卻見大門緊閉, 丙吉大義凜然擋在門口:別說這裡面有皇孫, 就是普通人也不能無罪處死!

夜色已深, 使者進不了監獄, 也回不了宮廷,

又不敢放棄任務, 與丙吉整整對峙到天光大亮。 天亮時分, 使者匆匆趕回宮裡覆命, 漢武帝也有所醒悟, 擺擺手說:算了, 這也許是天意吧。 (“天使之也”)

類似的險情發生過多次, “皇孫幾不全者數矣。 ”多虧了丙吉和兩位保姆的悉心照料, 劉病已像一棵頑強的樹苗, 在監獄惡劣的環境下悄然萌發出勃勃生機。

漢武帝晚年對衛太子劉據的事情頗有悔悟, 下令將劉病已收養於掖庭(皇宮中宮女和犯罪官員子女勞動改造的地方), 並讓宗正將他的名字錄到族譜裡, 雖然沒給他皇孫的生活待遇, 卻正式承認了他的宗室地位。

劉病已身世可憐, 卻處處能遇貴人。 掖庭令張賀(張湯之子, 張安世之兄)出錢供他讀書, 瞧這孩子長得高高大大, 又聰明懂事,想把女兒嫁給他。張安世連忙阻攔:史皇孫是衛氏之後,能活下來已屬僥倖,毫無政治前途,這門親事會惹禍的!

張賀拗不過弟弟,只好作罷。但他十分看好劉病已,在他的大力撮合下,手下小吏許廣漢之女許平君與劉病已喜結良緣。

這邊劉病已長大成家,那邊丙吉仍然在背後默默地關注支持著他。漢昭帝去世後,丙吉以大將軍長史的身份受霍光委託,迎接昌邑王劉賀進京登基。二十七天后,劉賀被廢,霍光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新皇帝,丙吉不失時機地向他推薦了已在民間娶妻生子的劉病已,並在霍光首肯後親自到掖庭迎接這位落魄皇孫。

布衣天子漢宣帝劉病已

經過一連串充滿戲劇性的政治事件後,皇帝的寶座重新回到了漢武帝嫡長子劉據後人的屁股底下。在“布衣天子”劉病已的勵精圖治之下,漢帝國在經濟、文化、軍事、政治、社會等方面達到了全盛。

然而,厚道的丙吉並沒有把這段溫情往事說給漢宣帝,而是憑自己的才幹,一步一個腳印地從太子太傅做到御史大夫。只是在一個當年掖庭奴婢在漢宣帝面前冒功請賞時,丙吉看不慣,這才當面拆穿她的謊言,把當年的情況向漢宣帝說清楚。即使如此,他也把功勞歸於胡組、郭征卿身上,對自己的行為隻字不提。

漢宣帝派人找到胡、郭二人的家人,重加酬謝,聽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才知道丙吉是最大的恩人。他下詔封丙吉為博陽侯,食邑一千三百戶。詔書到來時,丙吉正逢大病,漢宣帝擔心丙吉支撐不過去,特地讓人把印綬掛在他的脖子上,使他能活著封侯。

丙吉病好後,要求辭去侯爵,說不宜因空名受賞。漢宣帝有點不高興,回答說:你這不是空名受賞,再這樣推三阻四,就顯得我薄情寡義了。隨後皇帝話風一轉,真情流露:現在天下安寧,沒什麼大事,你好好休養,保重身體要緊!

五年後,厚道人丙吉在朝野一致推薦下,就任丞相。他為政清簡,待人寬厚。一次車夫喝醉了酒,在車上吐得一踏糊塗,屬官請示嚴肅處理這名車夫,他一笑了之。後來,這名車夫奉命巡視邊境,發現敵情後多方刺探情報,及時回報丙吉,並建議抓緊調換不稱職的邊將,為防禦邊患立下大功。

丙吉死後,其子丙顯因貪污公款被免官削爵。若干年後,漢成帝重溫丙吉光輝事蹟,深為感動,讓丙吉之孫丙昌繼任博陽侯,使丙吉的封國在斷絕了三十二年之後得以重新沿續,一直到王莽代漢為止。

又聰明懂事,想把女兒嫁給他。張安世連忙阻攔:史皇孫是衛氏之後,能活下來已屬僥倖,毫無政治前途,這門親事會惹禍的!

張賀拗不過弟弟,只好作罷。但他十分看好劉病已,在他的大力撮合下,手下小吏許廣漢之女許平君與劉病已喜結良緣。

這邊劉病已長大成家,那邊丙吉仍然在背後默默地關注支持著他。漢昭帝去世後,丙吉以大將軍長史的身份受霍光委託,迎接昌邑王劉賀進京登基。二十七天后,劉賀被廢,霍光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新皇帝,丙吉不失時機地向他推薦了已在民間娶妻生子的劉病已,並在霍光首肯後親自到掖庭迎接這位落魄皇孫。

布衣天子漢宣帝劉病已

經過一連串充滿戲劇性的政治事件後,皇帝的寶座重新回到了漢武帝嫡長子劉據後人的屁股底下。在“布衣天子”劉病已的勵精圖治之下,漢帝國在經濟、文化、軍事、政治、社會等方面達到了全盛。

然而,厚道的丙吉並沒有把這段溫情往事說給漢宣帝,而是憑自己的才幹,一步一個腳印地從太子太傅做到御史大夫。只是在一個當年掖庭奴婢在漢宣帝面前冒功請賞時,丙吉看不慣,這才當面拆穿她的謊言,把當年的情況向漢宣帝說清楚。即使如此,他也把功勞歸於胡組、郭征卿身上,對自己的行為隻字不提。

漢宣帝派人找到胡、郭二人的家人,重加酬謝,聽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才知道丙吉是最大的恩人。他下詔封丙吉為博陽侯,食邑一千三百戶。詔書到來時,丙吉正逢大病,漢宣帝擔心丙吉支撐不過去,特地讓人把印綬掛在他的脖子上,使他能活著封侯。

丙吉病好後,要求辭去侯爵,說不宜因空名受賞。漢宣帝有點不高興,回答說:你這不是空名受賞,再這樣推三阻四,就顯得我薄情寡義了。隨後皇帝話風一轉,真情流露:現在天下安寧,沒什麼大事,你好好休養,保重身體要緊!

五年後,厚道人丙吉在朝野一致推薦下,就任丞相。他為政清簡,待人寬厚。一次車夫喝醉了酒,在車上吐得一踏糊塗,屬官請示嚴肅處理這名車夫,他一笑了之。後來,這名車夫奉命巡視邊境,發現敵情後多方刺探情報,及時回報丙吉,並建議抓緊調換不稱職的邊將,為防禦邊患立下大功。

丙吉死後,其子丙顯因貪污公款被免官削爵。若干年後,漢成帝重溫丙吉光輝事蹟,深為感動,讓丙吉之孫丙昌繼任博陽侯,使丙吉的封國在斷絕了三十二年之後得以重新沿續,一直到王莽代漢為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