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漫步南營格桑花海 聆聽花開的聲音

文 | 閆正銳

走進南營, 遇見石橋, 遇見格桑花!

石橋後山, 這是一座什麼樣的山?滿山花兒肆意地開著, 與遠山縈繞的霧氣相接, 與天空低垂的雲相連,

亦春亦夏亦秋天, 似夢似幻似真切。 穿過小徑, 行走花間, 如漫步於夢幻世界, 忽然間頓悟, 瞬間讀懂了“搖曳生姿”四個字的內涵。

在花海裡毫無目的的漫步, 耳邊似乎聽到了花開的聲音, 伴著花兒綻放的節奏, 《那些花兒》的歌聲慢慢從心底泛起: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 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 我曾以為我會永遠守在它身旁, 可是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茫……

夏末初秋的天氣很任性, 晴朗起來曬得讓人沒處躲, 而連續的陰雨又難得見一眼太陽。 南營花海裡的花草同樣任性, 各自展示著自己的美。 行走在花間細細聆聽, 似乎能聽到花兒間的有趣對話。

一條泥巴土路把一座山分隔成兩片, 微風拂過時, 花兒們整齊地點頭行禮。 在狗尾巴草、鬼針草、牽牛花的綠色背景中, 格桑花顯得特立獨行, 用鮮豔的顏色, 與幾欲突破烏雲重圍的陽光對歌, 唱出一片希望一片生機。 它用一片五彩繽紛織出織綿, 綿延著與雲端相連, 連成了一片莽原。 花海與村莊自然地融為一體, 開滿格桑花的山坡, 是村莊的後園, 也是城市的花園。

“格桑花開了!”我情不自禁地的歡呼, 花兒不樂意地搖著頭, 似乎在抗議著:“我不是格桑花, 請叫我波斯菊。 ”

是啊, 看到這美麗的小花, 許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格桑花”。 我第一次知道它, 是在從西藏拉薩去往林芝墨脫的路上, 五六天的旅程, 一路格桑花開, 記憶尤為深刻。

在中國西藏, 當地藏民稱這種花為“格桑梅朵”, “格桑”的意思是“美好時光”或“幸福”, “梅朵”是花的意思, 裡面寄託著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而在歐洲, 人們更習慣於叫它“波斯菊”。

它原產美洲墨西哥, 是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 船員們采下種子帶回栽種, 才讓歐洲的淑女紳士們有緣見到。

“格桑梅朵”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美麗野花的代名詞, 即使雲南現在大面積栽種, 海拔也只在2700米以下, 顯然不符合“格桑梅朵”的基本元素, 所以許多人也更樂於叫它“格桑花”。當然,在我看來,無論叫它格桑花,還是格桑梅朵,亦或是波斯菊,都不影響它的美,也無法阻止人們對它的喜愛。

在富民,要想感受格桑花的美,是無需遠渡重洋,也無需跋涉高原,只需要到縣城以西的南營石橋村便可。進入秋天後,格桑花便成了南營的熱詞,從現蕾到初開放,一個多月的時間醞釀期,讓村後的整座山鋪滿了花香。

循著淡淡的花香看去,格桑花葉形雅致,花色豐富,有紅、白、粉、紫等色,常置於草地邊緣、樹叢周圍和路旁,甚是吸引人的目光。一朵朵初放的小花在風中搖曳,馥鬱的紅、白、紫間散發著香氣,散發著浪漫,就像它的原生地一樣具有浪漫的情懷。

循著臺階拾級而下,回望格桑花海,雖然清早的花海顯得有些冷清,但卻更有一種空靈般的感覺。那一行行花的遠端與雲霧相接,接成一條直達雲端的天路。我從小徑走過,用自己的節奏走著自己的路,放鬆身心融入自然,我想,那是屬於我的天堂。

《那些花兒》的歌聲又在心中響起: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歲月中已經難辨真假,如今這裡荒草叢生沒有了鮮花,好在曾經擁有你們春秋和冬夏,啦…… 想她,啦…… 她還在開嗎,她們已經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

所以許多人也更樂於叫它“格桑花”。當然,在我看來,無論叫它格桑花,還是格桑梅朵,亦或是波斯菊,都不影響它的美,也無法阻止人們對它的喜愛。

在富民,要想感受格桑花的美,是無需遠渡重洋,也無需跋涉高原,只需要到縣城以西的南營石橋村便可。進入秋天後,格桑花便成了南營的熱詞,從現蕾到初開放,一個多月的時間醞釀期,讓村後的整座山鋪滿了花香。

循著淡淡的花香看去,格桑花葉形雅致,花色豐富,有紅、白、粉、紫等色,常置於草地邊緣、樹叢周圍和路旁,甚是吸引人的目光。一朵朵初放的小花在風中搖曳,馥鬱的紅、白、紫間散發著香氣,散發著浪漫,就像它的原生地一樣具有浪漫的情懷。

循著臺階拾級而下,回望格桑花海,雖然清早的花海顯得有些冷清,但卻更有一種空靈般的感覺。那一行行花的遠端與雲霧相接,接成一條直達雲端的天路。我從小徑走過,用自己的節奏走著自己的路,放鬆身心融入自然,我想,那是屬於我的天堂。

《那些花兒》的歌聲又在心中響起: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歲月中已經難辨真假,如今這裡荒草叢生沒有了鮮花,好在曾經擁有你們春秋和冬夏,啦…… 想她,啦…… 她還在開嗎,她們已經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