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探尋傳統!晉南絳縣橫水婚俗 城裡人一般見不到

絳縣西灌底崔禮山:家鄉的婚禮

俗話說, 十裡不同音, 百里不同俗。 在我的家鄉, 山西絳縣橫水鎮, 婚禮習俗是這樣的——

結婚前三天,

新郎的父母宴請廚師, 拜託他按照出席婚禮的賓客多少, 列出一個食材清單, 明確雞鴨魚肉、調味佐料、蔬菜水果的採購數量。

同時宴請的, 還有操辦婚禮的主要人員和家族的部分長輩。

通常, 舉行婚禮的地點就是自己家的庭院。 婚禮當天, 最早出現的, 是廚師一班人, 新郎的父母用餃子款待他們, 和廚師一起吃餃子的, 是忙前忙後的左鄰右舍。

自助大燴菜, 俗稱熬菜, 是普通婚禮服務人員和本地客人的早餐, 把豬肉、豆腐、粉條、海帶、丸子、圓白菜等同時放在一口鍋裡亂燉, 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想在哪裡吃就在哪裡吃。

結婚慶典, 樂隊是主力軍。 一大早, 帶著音響設備, 樂隊走進庭院, 有人敲鼓, 有人吹號, 有人彈琴, 有人唱歌。

陸陸續續地, 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來了。 在帳房奉上禮金, 他們三五成群, 自願組合, 喜歡喝茶的喝茶閒談, 喜歡喝酒的喝酒聊天。

吃罷早飯, 新郎開始梳妝打扮, 美髮、剃須、更衣。 緊接著, 進入祭祖、行禮環節。 和家族男性長輩一起, 新郎跪拜祖先, 緬懷逝去的親人。

這一幕往往彌漫著傷感、悲情。 好些爺爺奶奶盼著孫子結婚成家, 盼著給孫媳婦送個紅包, 可是, 孫子娶了媳婦, 他們卻長眠地下。

孫子長大了, 掙錢了, 能夠孝敬他們了, 但再也找不到機會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對父母兩邊的長輩及婚禮服務人員, 新郎挨個行禮, 或叩首, 或鞠躬, 感恩他們對自己的關愛和培育。

大約十點左右, 在婚慶車隊的陪伴下, 在鐵杆哥兒們的協助下, 新郎去迎娶新娘。 鞭炮齊鳴, 鼓樂震天。

新郎給新娘家裡帶去面塑花饃, 專業叫法是“上頭糕”, 主題造型是龍鳳呈祥, 五顏六色, 特別養眼, 堪稱藝術精品。

在家鄉, 有饃就有事, 有事就有饃。 花饃製作很不容易, 需要搓、團、撚、擀、剪、切、紮、按、捏、卷等十多道工藝, 所用的工具包括擀杖、剪刀、筷子、梳子、竹簽等。

從制酵、發麵到捏形、蒸制, 成形和著色等。 做出一個花饃, 至少4到5天。

除了上頭糕, 帶給新娘家裡的禮物, 還有出傳統八件套, 包括白酒、蠟燭、高香、煮餅、奶粉等。 另外, 新娘家用的鞭炮, 也由新郎準備。

新郎坐上婚車前,

父母替他整理衣服、領帶、頭髮等, 為他送行, 為他祝福。 在車門前, 新郎轉身與父母擁抱, 感謝他們把自己養大成人, 含辛茹苦, 晝夜不舍。

樂隊全程陪同新郎迎娶新娘。 快到新娘家的時候, 車隊燃放鞭炮, 樂隊行進表演, 既莊重又隆重, 場面火爆, 賞心悅目。

在新娘家裡,新郎再次祭祖、行禮,對新娘的祖先和親人表示敬意。

接回新娘,婚禮完畢,娘家送親的隊伍返程前,派代表和婆家人做一簡短會談,一般是雙方家族的老年女性。

女方代表謙虛地說:孩子小,啥也不知道,啥也做不了。你們多擔待,多包涵。

男方代表客氣地講:一個媳婦半個閨女。進了我們家的門,就是我們家的人。放心吧,我們一定不會虧待孩子,肯定不會讓你們失望。

娘家人走了,婆家的賓客也走了,新郎把新娘抱進洞房,共同開創幸福生活。

關注【微絳縣】看絳縣身邊事(運城網信備案I20001)投稿加66350359

在新娘家裡,新郎再次祭祖、行禮,對新娘的祖先和親人表示敬意。

接回新娘,婚禮完畢,娘家送親的隊伍返程前,派代表和婆家人做一簡短會談,一般是雙方家族的老年女性。

女方代表謙虛地說:孩子小,啥也不知道,啥也做不了。你們多擔待,多包涵。

男方代表客氣地講:一個媳婦半個閨女。進了我們家的門,就是我們家的人。放心吧,我們一定不會虧待孩子,肯定不會讓你們失望。

娘家人走了,婆家的賓客也走了,新郎把新娘抱進洞房,共同開創幸福生活。

關注【微絳縣】看絳縣身邊事(運城網信備案I20001)投稿加6635035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