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青石「漢上泛舟」唐朝,詩人在洋縣飲黑米酒

晚唐著名詩人曹鄴, 字鄴之, 桂州陽朔(今桂林市陽朔縣)人, 生卒年不詳, 聞一多先生在《唐詩大系》中將他的生卒年定為西元816——875年。

雖然生活在當時比較蠻荒的廣西桂州陽朔(今桂林市陽朔縣), 但曹鄴自以為自己血統高貴, 是曹魏皇室曹操的後代。 他在《寄監察從兄》詩中說:“我祖居鄴地, 鄴人識文星。 ”詩人此處所說的“文星”意為“文曲星”。 建安時期在魏國的都城鄴城曾形成以曹氏父子為中心鄴下文人集團, 這是一個在中國文學史上非常活躍的文人集團, 他們的詩歌創作是建安文學繁榮的主要原因。 所以詩人說:“鄴人識文星。 ”他在《寄賈馳前輩》詩中說:“我祖西園事, 言之獨傷懷。 ”詩人所說的西園是三國時期魏國都城鄴城中的一處著名園林, 內有著名的銅雀台、芙蓉池等, 曹丕、曹植兄弟常常在此宴飲遊樂。 詩人的這些表白頗有些阿Q精神, 不斷強調自己“先前闊”。
想到祖先的輝煌和自己的落魄, 詩人內心不免有些傷感與酸楚。

桂林陽朔曹鄴讀書岩

曹鄴的青少年時代是在故鄉陽朔度過的。 青少年時曹鄴家境十分貧寒。 他曾對在寫給科考中對他有恩的主考官裴休一首題為《翠孤至渚宮寄座上相公》詩中詳細地描述自己考中進士之前自己家庭的境況。

詩人父母早亡, 有一兄長也不幸早夭, 兄長死後, “其下有孤侄, 其上有孀嫂。 ”他家居住的境況是:“開戶山鼠驚, 蟲聲亂秋草。 白菌緣屋生, 黃蒿擁籬倒。 ”即使是豐收之年, 糧價很低, 但詩人一家依然常常填不飽肚子, “黃糧賤於土, 一飯常不飽。 ”成年後曹鄴離開家鄉赴長安參加科考, 求取功名。 但時運不濟, 九次落榜, 困頓長安十餘年, 他在《成名後獻恩門》詩中描述了科考落榜時的沮喪與辛酸:“一辭桂嶺猿, 九泣東門月。 年年孟春時, 看花不如雪。 僻居城南隅, 顏子須泣血。 沉埋若九泉, 誰肯開口說。 ”他曾在《杏園即席上同年》一詩中感慨道:“此路不在天, 十年行不至”。 後因作《四怨三愁五情詩》受到中書舍人韋愨的賞識。
韋愨向吏部侍郎裴休推薦了曹鄴, 因此他才能于大中四年(850)進士及第。 此時的曹鄴大約已年近不惑。

曹鄴走上仕途後為官清廉正直、直言敢諫。 中進士後曹鄴擔任的第一個官職是天平節度使推官, 他曾受命到齊州查辦齊州刺史貪腐案件, 他在《奉命齊州推事畢寄本府尚書》詩中敘述了在齊州辦案的經過, 他聽到了民眾對刺史的評價:“州民言刺史, 蠹物甚於蝗。 ”他看到齊州司法腐敗、冤獄重重的情形是“驅囚繞廊屋, 戢戢如牛羊。 獄吏相對語, 簿書堆滿床。 ”他決心查清民間冤情,還民以公道:“截斷奸吏舌, 擘開冤人腸。 ”

咸通年間, 曹鄴在朝中任太常博士之職, 在議論已故宰相白敏中的諡號時, 曹鄴直言不諱地抨擊白敏中有病之後依然戀權不肯退休,

並且驅逐諫官, 仗勢橫行, 提出給白敏中送諡號為“醜”。 大約咸通末, 曹鄴改任祠部郎中, 這是禮部下屬的一個郎官。 其後, 曹鄴被任命為洋州刺史, 成為鎮守一方的地方長官。 曹鄴赴洋州任時, 他的朋友鄭谷作《送祠部曹郎中鄴出守洋州》為他送行, 詩曰:

為儒欣出守, 上路亦戎裝。

舊制詩多諷, 分憂俗必康。

開懷江稻熟, 寄信露橙香。

郡閣清吟夜, 寒星識望郎。

鄭穀詩中說出了曹鄴以儒者的身份出守洋州, 評價他的舊體詩內容多涉諷喻。 並說洋州盛產水稻, 特產柑橘香橙, 是個富足的好地方。

唐人飲酒圖

曹鄴在洋州任職時間雖然不長,留下的詩作也不多。但他是個親民愛民、體貼百姓的好官。常常下鄉,體驗民間生活。他的一首《田家效陶》的小詩,生動描寫了詩人在洋州鄉間所看到的農家生活與勞作,詩中寫道:

黑黍舂來釀酒飲,青禾刈了驅牛載。

大姑小叔常在眼,卻笑長安在天外。

這首詩的標題表達出詩人對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欽慕與讚歎。

從這首詩描寫的情景我們可以猜想到:一個秋高氣爽、稻穀飄香的收穫的日子,身為洋州刺史的詩人曹鄴輕騎簡從,來到秦嶺南麓洋州一個小山村的農戶院場,這家主婦一邊與小叔子、大姑子從牛車上卸剛從稻田裡收回的略帶青色的稻草,一邊與小叔子、大姑子開著不葷不素的玩笑。一家人忙忙碌碌、樂樂呵呵。看到穿著便服的詩人,樸實厚道的女主人熱情地招呼著遠方的來客。主人問訊客人來自何方,詩人道:“長安。”而農家叔嫂竟然不知長安在何處。瞭解詩人的身份後,主人熱情地端出醇香的黑米酒招待客人,詩人深受感動,寫了這首《山中效陶》記錄這次難忘的山村野遊。

洋縣黑米

詩人任洋州刺史時,洋州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就有用黑米釀酒為飲品的生活習慣。詩中所說的黑黍即黑米。黑米在我國種植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商代後稷就選育出了黑米作為重要的糧食品種普遍種植。《詩經·大雅·生民》說:“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糜維芑。”“秬”和“秠”是兩種黑米。《爾雅》解釋說:“秬,黑黍。秠,一稃二米。”唐代孔穎達注疏《周禮》時說:“秬,黑黍之大者;秠,黑黍中之二米者也”。秦嶺之南的洋州黑米的最早的產地。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洋縣範壩村發掘春秋初年周平王時代的古墓時,發現墓葬的陪葬品中有黑米。說明2700多年前洋縣境內已經廣泛種植黑米,並作為陪葬品埋入墳墓中。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組織專家對洋縣黑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進行了審查。批准自2006年3月23日起對洋縣黑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從曹鄴的詩中我們看到黑米釀酒在唐代就在洋州十分普遍,普通百姓日常可以以黑米酒為飲品,說明唐代的洋州黑米種植很普及。今天洋縣的黑米酒依然是非常醇美的酒中佳品。

全詩寫出了詩人所嚮往的恬淡、靜謐的田園生活。詩人覺得這種生活如陶淵明田園詩所描寫的那樣美好,所以詩人將詩的標題定為《田家效陶》,其實田家未必知道陶淵明是誰,詩人自己喜愛陶淵明,有陶淵明的情結。全詩情境平實平淡雅、生活氣息詩意純美、語言質樸清新。

曹鄴在洋州任職時間並不長,不久他又被調回京中任吏部郎中。廣西民族大學梁超然教授認為曹鄴與鹹通十四年(西元873年)被免去吏部郎中之職離開長安回故鄉。他的朋友詩人鄭谷為他離職返鄉寫了一首《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歸》詩,詩中又:“賢人知止足,中歲便休歸”之句,說明曹鄴免官回鄉時歲數並不大,還是中年人。其後的歲月裡,曹鄴隱居故鄉陽朔,歸耕田園、寄情山水,對陽朔山水多有題詠,如他的《題廣福岩》描述了廣福岩難以言說的美景“未有天地先融結,方廣高深無丈尺。書言不盡畫難成,留與人間作奇特。”他的《東郎山》詩描寫了陽朔東郎山景色:“東郎屹立向東方,翹首朝朝候太陽;一片丹心存千古,誰雲坐處是遐荒。”至今陽朔縣內還有許多曹鄴遺跡:如曹鄴故居遺址、曹鄴讀書岩、曹鄴詩題刻等。儘管詩人生前仕途坎坷、生活困頓,但他死後卻有幸葬于美麗的桂林山水中,與這美甲天下的自然山水融為一體。他為美麗的桂林山水增添一些詩人的浪漫與深邃。正如他的朋友李洞在憑弔他的詩中所寫的那樣:“宅上愁雲吹不散,桂林詩骨葬雲根。滿樓山色供鄰里,一洞松聲付子孫”。

曹鄴詩意圖

作者簡介:李青石,安徽壽縣人。漢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漢中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漢中市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漢中市陸游研究會理事、漢中市社會科學聯合會理事、陝西理工學院漢水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陝西理工學院兩漢三國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漢中歷史文化專題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多年來在全國各類報刊上發表論文及文學作品300餘篇。出版有散文隨筆集《懷念大雁》(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3版)、學術專著《鴻泥雪爪覓詩痕》(三秦出版社2009年版)。

漢中市赤土嶺文化交流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唐人飲酒圖

曹鄴在洋州任職時間雖然不長,留下的詩作也不多。但他是個親民愛民、體貼百姓的好官。常常下鄉,體驗民間生活。他的一首《田家效陶》的小詩,生動描寫了詩人在洋州鄉間所看到的農家生活與勞作,詩中寫道:

黑黍舂來釀酒飲,青禾刈了驅牛載。

大姑小叔常在眼,卻笑長安在天外。

這首詩的標題表達出詩人對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欽慕與讚歎。

從這首詩描寫的情景我們可以猜想到:一個秋高氣爽、稻穀飄香的收穫的日子,身為洋州刺史的詩人曹鄴輕騎簡從,來到秦嶺南麓洋州一個小山村的農戶院場,這家主婦一邊與小叔子、大姑子從牛車上卸剛從稻田裡收回的略帶青色的稻草,一邊與小叔子、大姑子開著不葷不素的玩笑。一家人忙忙碌碌、樂樂呵呵。看到穿著便服的詩人,樸實厚道的女主人熱情地招呼著遠方的來客。主人問訊客人來自何方,詩人道:“長安。”而農家叔嫂竟然不知長安在何處。瞭解詩人的身份後,主人熱情地端出醇香的黑米酒招待客人,詩人深受感動,寫了這首《山中效陶》記錄這次難忘的山村野遊。

洋縣黑米

詩人任洋州刺史時,洋州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就有用黑米釀酒為飲品的生活習慣。詩中所說的黑黍即黑米。黑米在我國種植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商代後稷就選育出了黑米作為重要的糧食品種普遍種植。《詩經·大雅·生民》說:“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糜維芑。”“秬”和“秠”是兩種黑米。《爾雅》解釋說:“秬,黑黍。秠,一稃二米。”唐代孔穎達注疏《周禮》時說:“秬,黑黍之大者;秠,黑黍中之二米者也”。秦嶺之南的洋州黑米的最早的產地。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洋縣範壩村發掘春秋初年周平王時代的古墓時,發現墓葬的陪葬品中有黑米。說明2700多年前洋縣境內已經廣泛種植黑米,並作為陪葬品埋入墳墓中。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組織專家對洋縣黑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進行了審查。批准自2006年3月23日起對洋縣黑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從曹鄴的詩中我們看到黑米釀酒在唐代就在洋州十分普遍,普通百姓日常可以以黑米酒為飲品,說明唐代的洋州黑米種植很普及。今天洋縣的黑米酒依然是非常醇美的酒中佳品。

全詩寫出了詩人所嚮往的恬淡、靜謐的田園生活。詩人覺得這種生活如陶淵明田園詩所描寫的那樣美好,所以詩人將詩的標題定為《田家效陶》,其實田家未必知道陶淵明是誰,詩人自己喜愛陶淵明,有陶淵明的情結。全詩情境平實平淡雅、生活氣息詩意純美、語言質樸清新。

曹鄴在洋州任職時間並不長,不久他又被調回京中任吏部郎中。廣西民族大學梁超然教授認為曹鄴與鹹通十四年(西元873年)被免去吏部郎中之職離開長安回故鄉。他的朋友詩人鄭谷為他離職返鄉寫了一首《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歸》詩,詩中又:“賢人知止足,中歲便休歸”之句,說明曹鄴免官回鄉時歲數並不大,還是中年人。其後的歲月裡,曹鄴隱居故鄉陽朔,歸耕田園、寄情山水,對陽朔山水多有題詠,如他的《題廣福岩》描述了廣福岩難以言說的美景“未有天地先融結,方廣高深無丈尺。書言不盡畫難成,留與人間作奇特。”他的《東郎山》詩描寫了陽朔東郎山景色:“東郎屹立向東方,翹首朝朝候太陽;一片丹心存千古,誰雲坐處是遐荒。”至今陽朔縣內還有許多曹鄴遺跡:如曹鄴故居遺址、曹鄴讀書岩、曹鄴詩題刻等。儘管詩人生前仕途坎坷、生活困頓,但他死後卻有幸葬于美麗的桂林山水中,與這美甲天下的自然山水融為一體。他為美麗的桂林山水增添一些詩人的浪漫與深邃。正如他的朋友李洞在憑弔他的詩中所寫的那樣:“宅上愁雲吹不散,桂林詩骨葬雲根。滿樓山色供鄰里,一洞松聲付子孫”。

曹鄴詩意圖

作者簡介:李青石,安徽壽縣人。漢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漢中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漢中市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漢中市陸游研究會理事、漢中市社會科學聯合會理事、陝西理工學院漢水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陝西理工學院兩漢三國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漢中歷史文化專題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多年來在全國各類報刊上發表論文及文學作品300餘篇。出版有散文隨筆集《懷念大雁》(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3版)、學術專著《鴻泥雪爪覓詩痕》(三秦出版社2009年版)。

漢中市赤土嶺文化交流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