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讓人腦洞大開的回復:你為什麼要制作假幣?

(圖)電視劇《美人製造》劇照

前段時間,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樣一條新聞:警方抓獲了一位制作假幣的小哥, 提審時詢問他為什麼要制作假幣?

正常的回答不應該是制作假幣來錢快, 可以獲取暴利什麼什麼的嗎, 但這位小哥明顯不想配合警方工作, 他一臉呆萌的回答:因為真幣做不出來......不出來......出來......來......

估計此時的警方也是一臉懵逼, 好久沒見過這麼清新脫俗的答案了!!!

其實在我國古代也有很多針鋒相懟的神回復, 現在就讓我們看看下面的故事, 領教古人的智慧!

三國時期, 有一年蜀中發生旱災, 為了節約糧食, 順利的度過災年, 先主劉備下令不准釀酒。 但是基層官吏為了邀功求賞, 執行命令時有了偏差:只要看見老百姓家中藏有釀酒的器具, 不管青紅皂白, 通通抓起來。 搞得蜀中百姓怨聲載道, 大臣簡雍對此十分反對。

有一次, 劉備和簡雍外出,

在路上看見一男一女並肩行走, 簡雍向劉備稟告:“這兩個人欲行奸yin, 請陛下把他們抓起來治罪。 ”

劉備很奇怪:“愛卿你怎麼知道他們欲行奸yin?”

簡雍借機說道:“因為他們身上都有奸yin的器具啊!”

劉備聽了哈哈大笑, 明白簡雍的弦外之音, 下令把那些沒有釀酒, 只是藏有釀酒器具的人都給放了。

簡評:讓一個人承認錯誤很難, 所以指出一個人的錯誤不見得要用生硬直白的方式, 委婉巧妙的暗示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

西晉初年, 大將軍王渾曾奉詔攻滅東吳, 戰功赫赫, 威名遠播。 王渾有個兒子叫做王濟, 此人是常山公主的駙馬, 不但相貌英俊, 而且滿腹經綸。 用今天的話說, 是明明能靠臉吃飯, 卻偏偏要靠才華, 王渾常常以他為驕傲。

(圖)電視劇《孤芳不自賞》劇照

有一次, 王渾和老婆鐘琰在庭中閑坐, 遠遠看見王濟走過來。 大概是看見自己的兒子心裡美得冒泡了, 王渾得意的對鐘琰說:“生個這樣的兒子, 真是心滿意足啦。 ”(生子如此, 足慰人意)

鐘琰笑著說:“如果當初我嫁給你的弟弟(王淪),

生的兒子恐怕不止如此呢。 ”(若使新婦得配參軍, 生兒故可不啻如此)

簡評:鐘琰的話放到今天也讓人汗顏。 魏晉時期的名士率真灑脫, 不拘一格, 大概這種幽默的對話就是時代的“風骨”吧。 至於王渾後來有沒有找他弟弟的麻煩, 我就不知道了。

接著說說東吳末帝孫皓, 這個人即位初期曾經施行過德政, 但不久就變得昏庸殘暴, 對厭惡的臣子動輒剝皮、挖眼, 使用各種駭人聽聞的刑罰, 以至於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沒人肯效忠於他。 孫皓雖然治國失敗, 但是懟人方面卻很有水準。

東吳滅亡後, 晉武帝司馬炎想見見孫皓和其他投降的吳人, 孫皓在大殿上拜見司馬炎, 司馬炎意味深長的說:“朕設立了這個座位等你很久了。

此時的孫皓作為亡國之君、階下之囚, 聽見這樣的話應該叩首請罪了, 但是孫皓就是孫皓, 倔強的很, 回復說:“我在南方, 也設立了這個座位等待陛下。 ”

簡評:孫皓真是死到臨頭還敢嘴硬。 有一種人, 不撞南牆不回頭, 撞了南牆就把牆拆了繼續走, 大概說的就是孫皓這種人吧。

講個文藝的故事, 西晉大書法家鐘繇的兒子鐘會十分仰慕嵇康(竹林七賢之一, 曹魏駙馬), 但嵇康生性淡泊, 並不想結交權貴, 甘願過隱居的生活。 有次鐘會帶了很多人馬, 穿著華麗的衣服, 浩浩蕩蕩去郊外拜訪嵇康, 嵇康很厭惡這些不速之客, 依然專注的打鐵, 鐘會在那兒等了一會兒, 看到嵇康沒有交談的意思, 感覺很栽面子, 悻悻的準備走了。

這時嵇康慢悠悠的說:“聽說了什麼而來, 看到了什麼而去?”(聞何所聞而來,見何所見而去)

鐘會心中一驚,應聲回答:“聽說了所聽說的才來,看到了所看到的才去。”(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簡評:這一問一答簡潔巧妙,充滿玄機。不過雖然語言上沒有衝突,但是鐘會這個人比較玻璃心,從此對嵇康恨之入骨。後來鐘會利用皇帝對自己的寵信,羅織罪名殺害了嵇康。小人惹不起啊。

(圖)《嵇康的微醉》(局部),袁正陽(繪)

南北朝時期,大將軍高澄掌握東魏王朝的實際權力,當時的皇帝孝靜帝(元善見)只是他的傀儡,一舉一動都被監視,就連去郊外騎個馬,打個獵也受到限制,孝靜帝的生活非常壓抑。

有一次皇宮中舉行盛大的宴會,高澄喝的醉醺醺的,他端起一個大酒杯,搖搖晃晃的走到孝靜帝面前,傲慢的說:“請陛下喝了這杯酒。”

孝靜帝有些不高興,說道:“自古以來沒有不會滅亡的國家,朕又何必這樣活著!”(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亦何用此活)

大概是這個“朕”字刺激到高澄了,他勃然大怒:“朕,朕,你只是個狗腳朕!”(朕,朕,狗腳朕),然後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讓左右毫不客氣的揍了皇帝一頓。

簡評:遍觀二十五史,被權臣毆打的皇帝恐怕也就元善見一人了。當年鮮卑族入主中原,何等英雄了得。太武帝統一北方,孝文帝革俗漢化,奠定了王朝鼎盛的基礎。不過短短的幾十年,後代竟然淪落到如此地步,讓人唏噓不已。

五胡十六國時期,羯族的石勒建立了後趙帝國,由於石勒出身貧苦,所以比較注重減輕人民負擔,同時後趙兵精糧足,社會穩定,一度成為北方第一強國。

有一次石勒宴請高句麗(今朝鮮)的使者,喝酒喝到高興時,石勒問中書令徐光:“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我能和哪個相比?”

正在埋頭大吃的徐光趕緊回答說:“陛下您的勇猛和謀略超過了漢高祖劉邦,您的雄心和才能超過了魏武帝曹操,自三皇五帝以來,您就僅次於軒轅黃帝啦。”

石勒當然明白這是臣子的奉承,笑著說:“人怎麼能沒有自知之明呢,你說的也太誇張了。我若遇到漢高祖,一定像韓信、彭越那樣做他的部將;我若遇到光武帝,將會共同爭奪天下,不知道誰能取勝。我應當在劉邦和劉秀之間,怎麼能和軒轅黃帝相比呢。”

簡評:給石勒的高情商點個贊,不過東漢好歹也延續了二百多年,後趙幾十年灰飛煙滅了,其實石勒比光武也差了點吧?

又雙叒叕是五胡十六國時期,慕容家族建立了多個國號為“燕”的政權(知道北宋時慕容公子為什麼念念不忘光復大燕了吧),其中慕容德歷經艱辛創業,在今天的山東地區建立了南燕。也是在一次宴會上,也是喝酒喝到高興時,慕容德問群臣:雖然我德行淺薄,但還是當上了皇帝,接受諸侯的朝見,我身居高位不敢驕傲自滿,每天勤勞的處理政務,這可以和古代的哪個君主相比?簡直和當年石勒的問題如出一轍!

(圖)電視劇《孤芳不自賞》劇照

青州刺史鞠仲也是徐光附體,回答道:“皇上您是中興帝業的聖君,可以和夏朝的少康、漢朝的光武相比。”

慕容德讓左右賞賜給鞠仲一千匹帛(一匹帛的價值大概相當於700斤大米,也就是無數的大米啊),鞠仲推辭說賞賜太多了,不敢接受。

慕容德說:“你知道調侃我,難道我就不知道調侃你嗎!你的回答太過誇張,不切實際,所以我也用虛假的話獎賞你。”

簡評:其實石勒聽到這番話應該很高興,他自認為是和劉秀不相上下的。慕容德卻認為自己比不上劉秀。所以說伴君如伴虎啊,說真話不好聽,說假話昧良心,需要多少歷練,才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逢迎!

*作者:王昆,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看到了什麼而去?”(聞何所聞而來,見何所見而去)

鐘會心中一驚,應聲回答:“聽說了所聽說的才來,看到了所看到的才去。”(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簡評:這一問一答簡潔巧妙,充滿玄機。不過雖然語言上沒有衝突,但是鐘會這個人比較玻璃心,從此對嵇康恨之入骨。後來鐘會利用皇帝對自己的寵信,羅織罪名殺害了嵇康。小人惹不起啊。

(圖)《嵇康的微醉》(局部),袁正陽(繪)

南北朝時期,大將軍高澄掌握東魏王朝的實際權力,當時的皇帝孝靜帝(元善見)只是他的傀儡,一舉一動都被監視,就連去郊外騎個馬,打個獵也受到限制,孝靜帝的生活非常壓抑。

有一次皇宮中舉行盛大的宴會,高澄喝的醉醺醺的,他端起一個大酒杯,搖搖晃晃的走到孝靜帝面前,傲慢的說:“請陛下喝了這杯酒。”

孝靜帝有些不高興,說道:“自古以來沒有不會滅亡的國家,朕又何必這樣活著!”(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亦何用此活)

大概是這個“朕”字刺激到高澄了,他勃然大怒:“朕,朕,你只是個狗腳朕!”(朕,朕,狗腳朕),然後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讓左右毫不客氣的揍了皇帝一頓。

簡評:遍觀二十五史,被權臣毆打的皇帝恐怕也就元善見一人了。當年鮮卑族入主中原,何等英雄了得。太武帝統一北方,孝文帝革俗漢化,奠定了王朝鼎盛的基礎。不過短短的幾十年,後代竟然淪落到如此地步,讓人唏噓不已。

五胡十六國時期,羯族的石勒建立了後趙帝國,由於石勒出身貧苦,所以比較注重減輕人民負擔,同時後趙兵精糧足,社會穩定,一度成為北方第一強國。

有一次石勒宴請高句麗(今朝鮮)的使者,喝酒喝到高興時,石勒問中書令徐光:“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我能和哪個相比?”

正在埋頭大吃的徐光趕緊回答說:“陛下您的勇猛和謀略超過了漢高祖劉邦,您的雄心和才能超過了魏武帝曹操,自三皇五帝以來,您就僅次於軒轅黃帝啦。”

石勒當然明白這是臣子的奉承,笑著說:“人怎麼能沒有自知之明呢,你說的也太誇張了。我若遇到漢高祖,一定像韓信、彭越那樣做他的部將;我若遇到光武帝,將會共同爭奪天下,不知道誰能取勝。我應當在劉邦和劉秀之間,怎麼能和軒轅黃帝相比呢。”

簡評:給石勒的高情商點個贊,不過東漢好歹也延續了二百多年,後趙幾十年灰飛煙滅了,其實石勒比光武也差了點吧?

又雙叒叕是五胡十六國時期,慕容家族建立了多個國號為“燕”的政權(知道北宋時慕容公子為什麼念念不忘光復大燕了吧),其中慕容德歷經艱辛創業,在今天的山東地區建立了南燕。也是在一次宴會上,也是喝酒喝到高興時,慕容德問群臣:雖然我德行淺薄,但還是當上了皇帝,接受諸侯的朝見,我身居高位不敢驕傲自滿,每天勤勞的處理政務,這可以和古代的哪個君主相比?簡直和當年石勒的問題如出一轍!

(圖)電視劇《孤芳不自賞》劇照

青州刺史鞠仲也是徐光附體,回答道:“皇上您是中興帝業的聖君,可以和夏朝的少康、漢朝的光武相比。”

慕容德讓左右賞賜給鞠仲一千匹帛(一匹帛的價值大概相當於700斤大米,也就是無數的大米啊),鞠仲推辭說賞賜太多了,不敢接受。

慕容德說:“你知道調侃我,難道我就不知道調侃你嗎!你的回答太過誇張,不切實際,所以我也用虛假的話獎賞你。”

簡評:其實石勒聽到這番話應該很高興,他自認為是和劉秀不相上下的。慕容德卻認為自己比不上劉秀。所以說伴君如伴虎啊,說真話不好聽,說假話昧良心,需要多少歷練,才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逢迎!

*作者:王昆,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