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跟著丈夫同甘共苦,最終卻被小妾打敗,她就是唐玄宗的髮妻王皇后

唐玄宗的廢後王氏是唐玄宗的結髮妻, 唐玄宗還在臨淄王時期時, 聘娶王氏為正妃。 那時唐玄宗離皇位很遠, 他是相王李旦的庶子, 當朝皇帝唐中宗李顯的侄子。

唐中宗很愛他的後妻韋皇后, 對弟弟相王很是忌憚防備, 所以還是臨淄王的唐玄宗當時是個落魄王爺, 生活待遇很低。 而王氏的父親只是個五品武官, 夫妻兩個正好門當戶外。

王氏先祖為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 父王仁皎, 兄王守一。

剛結婚時, 小夫妻還是很和睦的。 雖然青年時代的唐玄宗也娶了很多小妾, 但影響不了夫妻的感情。

王氏不是尋常婦人, 她本是將門虎女, 有膽有識, 智勇雙全。 在唐玄宗發動政變誅殺韋後時, 王氏沒有害怕驚恐, 而在幕後幫助臨淄王, 還讓自己的父親和兄長來參與此危險的大事。

這真是夫妻同舟共濟, 患難與共, 共同創業。

《資治通鑒》上記載“上之誅韋氏也,

王皇后頗預密謀。 ”舊《唐書》上記載“臨淄王時,納後為妃。 上將起事, 頗預密謀, 贊成大業。 ”

唐玄宗當上太子, 王氏作為髮妻就成為太子妃。 唐玄宗當上皇帝, 太子妃王氏順理成章地成為皇后。 從此後, 她就是母儀天下的王皇后了。

王皇后是唐玄宗的賢內助和事業上的追隨者,

她不但是唐玄宗生活上的伴侶, 還是唐玄宗事業的好夥伴。

當時唐玄宗一定在想, 這個媳婦娶對了。 此時的唐玄宗和王皇后有共同的事業, 夫妻關係很牢固。

可是時光在走, 改變所有。 王皇后在成為後宮之主的若干年後遇到一位勁敵, 這個勁敵就是武惠妃-----武則天的堂侄孫女。

本來唐玄宗沒有專寵, 宮裡的妃子雨露分沾, 大家都可以經常看到唐玄宗。 武惠妃的出現, 打破了玄宗後宮百花齊放的局面, 她一個人把唐玄宗承包了, 其它的後妃都失寵了, 包括王皇后。

武惠妃長得非常漂亮, 容光照人、美豔絕倫。 容貌漂亮還是其次, 她太精明狡黠, 工於心計, 她用她的美貌嫵媚和心計城府把唐玄宗迷得神魂顛倒, 從此後她寵冠六宮, 三千寵愛於一身, 別的妃子就寂寞了, 只能“紅顏未老恩先斷, 斜倚熏籠坐到明”。

不但以前的寵妃都靠邊站了, 後宮之主的王皇后的地位受到嚴重威脅, 皇后不怕皇帝多寵, 就怕皇帝有專寵。

對於皇后來說, 寵妃越多越好, 誰取代不了皇后的地位,

就怕丈夫把全部的寵愛移到一個妃子身上, 然後這個妃子就要覬覦皇后的地位。

這個美豔動人的武惠妃極似她的侄祖母武則天, 她有美貌, 有野心, 不安於寵妃的地位, 一直想奪嫡成功當皇后。

武惠妃讓王皇后的地位就岌岌可危。

《資治通鑒》記載:“武惠妃有寵, 陰懷傾奪之志,後心不平,時對上有不遜有語。”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武惠妃得寵後,就開始謀取皇后之位,而王皇后心裡憤憤不平,在唐玄宗面前說武惠妃的壞話。

唐玄宗正在和年輕美貌的武惠妃熱戀,心裡只有心愛的美人,早忘了王皇后對他事業的支持,他聽到王皇后說他最愛的武惠妃的壞話,就覺得王皇后不賢慧,愛嫉妒,招人討厭,就起了廢掉她皇后之位的心思。

寵妾滅妻的唐玄宗私下去找他的好友姜皎商量此事,但姜皎很敬重王皇后,他和王皇后的妹夫還是朋友。

薑皎犯了一個錯誤,他找王皇后的妹夫,請他勸說唐玄宗放棄廢後的想法,王皇后的妹夫以為自己能當和事佬,就來勸說唐玄宗。

誰知唐玄宗很生氣,認為薑皎不守信用洩密了,就把薑皎打六十棍發配欽州。

王皇后得知此事,很是驚慌。她想用患難之情打動唐玄宗,於是向唐玄宗哭訴道:“陛下難道不掛念當年阿忠(王皇后的父親)拿衣服換一鬥麵粉,給您做生日湯餅的事嗎?”

唐玄宗想起那些艱難歲月,當窮王爺還要靠妻子的娘家救濟的事,也為之感傷動容,就暫時放下廢後的打算。

王皇后性格很好,又溫和又直爽,對皇宮的上上下下都有恩惠,她在後宮的人緣很好。但是後宮的人緣再好,也比不上皇帝的愛。

唐玄宗愛的是武惠妃,武惠妃一心要扳倒王皇后,武惠妃也竭盡全力地說王皇后的壞話。王皇后和武惠妃明爭暗鬥,如火如荼。

王皇后雖然嫁給唐玄宗多年,可是始終沒有生育,而當時武惠妃已經生了幾個兒子了。王皇后認為,有了兒子,自己的皇后之位就有了保障,於是她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

當時的長安城有個和尚明悟做法很靈驗,皇后之兄王守一請他以法術幫皇后求子。

和尚明悟祭拜南斗與北斗,取來霹靂木並刻上天地文與玄宗名諱,讓王皇后佩帶,說道:“帶著它可以保佑你早生貴子,往後你前途無量,會和則天皇後那樣有權勢。”

但這件事當然被武惠妃發現了,王皇后被揭發。唐玄宗勃然大怒,把王皇后廢為庶人,還賜死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

《舊唐書》這樣記載王皇后被廢掉的:“皇后王氏,天命不佑,華而不實。造起獄訟,朋扇朝廷,見無將之心,有可諱之惡。焉得敬承宗廟,母儀天下?可廢為庶人,別院安置。刑於家室,有愧昔王,為國大計,蓋非獲已。”

王皇后在被廢的三個月後就暴斃了,死因是不是有點可疑呢?玄宗詔令以一品禮將她葬於無相寺。後宮的人們很同情王皇后,可是誰也不敢說。

兩年後,開元十四年,唐玄宗就想立武惠妃為皇后,卻遭到群臣的反對。

一個叫潘好禮的大臣強烈反對,他說:"武氏乃不戴天之仇,豈可以為國母!人間盛言張說欲取立後之功,更圖入相之計。且太子非惠妃所生,惠妃複自有子,若登宸極,太子必危。"

這是唐朝又一次廢王立武的宮廷鬥爭,但是70年前的歷史不會重演。唐玄宗雖然寵愛武惠妃,但他更愛江山。

雖然唐玄宗沒有立武惠妃為皇后,但武惠妃的生活待遇和所受禮節都和皇后一樣。

武惠妃雖然得了皇后的待遇,但她還不知足,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壽王當上太子,她和女婿用陰謀詭計誣衊太子瑛和二位王子,令唐玄宗殺掉了這三個親生兒子。

可惜武惠妃心理素質太差,被三個王子的鬼魂嚇死了,武惠妃被嚇死後,唐玄宗還追封她為貞順皇后,但不久後,她的兒媳婦楊貴妃又被唐玄宗納為妃子,真是報應啊。

李唐的後代對武惠妃很不滿,乾元年間,武惠妃被唐肅宗廢去一切皇后祠享。

寶應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時,恢復了王皇后的尊號,王皇后被平反昭雪了。

《新唐書·代宗本紀》記載:“追複庶人王氏為皇后,瑛、瑤、琚皆複其封號。”。

王皇后曾經收養了李隆基的三子李亨(後來的唐肅宗),而且她待李亨很好,如同是自己的兒子。唐肅宗是唐代宗的父親。

人品好卻沒有心計的女人在宮廷鬥爭中註定失敗,而王皇后作為唐玄宗的結髮妻,跟他一起艱苦奮鬥,最終卻被直接享福的小妾武惠妃打敗,真是令人同情。

一起種樹的人不能一起吃果子,唐玄宗為什麼不想想,他在危險又艱苦的奮鬥途中,那個美貌可愛的武惠妃在哪裡?

陰懷傾奪之志,後心不平,時對上有不遜有語。”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武惠妃得寵後,就開始謀取皇后之位,而王皇后心裡憤憤不平,在唐玄宗面前說武惠妃的壞話。

唐玄宗正在和年輕美貌的武惠妃熱戀,心裡只有心愛的美人,早忘了王皇后對他事業的支持,他聽到王皇后說他最愛的武惠妃的壞話,就覺得王皇后不賢慧,愛嫉妒,招人討厭,就起了廢掉她皇后之位的心思。

寵妾滅妻的唐玄宗私下去找他的好友姜皎商量此事,但姜皎很敬重王皇后,他和王皇后的妹夫還是朋友。

薑皎犯了一個錯誤,他找王皇后的妹夫,請他勸說唐玄宗放棄廢後的想法,王皇后的妹夫以為自己能當和事佬,就來勸說唐玄宗。

誰知唐玄宗很生氣,認為薑皎不守信用洩密了,就把薑皎打六十棍發配欽州。

王皇后得知此事,很是驚慌。她想用患難之情打動唐玄宗,於是向唐玄宗哭訴道:“陛下難道不掛念當年阿忠(王皇后的父親)拿衣服換一鬥麵粉,給您做生日湯餅的事嗎?”

唐玄宗想起那些艱難歲月,當窮王爺還要靠妻子的娘家救濟的事,也為之感傷動容,就暫時放下廢後的打算。

王皇后性格很好,又溫和又直爽,對皇宮的上上下下都有恩惠,她在後宮的人緣很好。但是後宮的人緣再好,也比不上皇帝的愛。

唐玄宗愛的是武惠妃,武惠妃一心要扳倒王皇后,武惠妃也竭盡全力地說王皇后的壞話。王皇后和武惠妃明爭暗鬥,如火如荼。

王皇后雖然嫁給唐玄宗多年,可是始終沒有生育,而當時武惠妃已經生了幾個兒子了。王皇后認為,有了兒子,自己的皇后之位就有了保障,於是她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

當時的長安城有個和尚明悟做法很靈驗,皇后之兄王守一請他以法術幫皇后求子。

和尚明悟祭拜南斗與北斗,取來霹靂木並刻上天地文與玄宗名諱,讓王皇后佩帶,說道:“帶著它可以保佑你早生貴子,往後你前途無量,會和則天皇後那樣有權勢。”

但這件事當然被武惠妃發現了,王皇后被揭發。唐玄宗勃然大怒,把王皇后廢為庶人,還賜死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

《舊唐書》這樣記載王皇后被廢掉的:“皇后王氏,天命不佑,華而不實。造起獄訟,朋扇朝廷,見無將之心,有可諱之惡。焉得敬承宗廟,母儀天下?可廢為庶人,別院安置。刑於家室,有愧昔王,為國大計,蓋非獲已。”

王皇后在被廢的三個月後就暴斃了,死因是不是有點可疑呢?玄宗詔令以一品禮將她葬於無相寺。後宮的人們很同情王皇后,可是誰也不敢說。

兩年後,開元十四年,唐玄宗就想立武惠妃為皇后,卻遭到群臣的反對。

一個叫潘好禮的大臣強烈反對,他說:"武氏乃不戴天之仇,豈可以為國母!人間盛言張說欲取立後之功,更圖入相之計。且太子非惠妃所生,惠妃複自有子,若登宸極,太子必危。"

這是唐朝又一次廢王立武的宮廷鬥爭,但是70年前的歷史不會重演。唐玄宗雖然寵愛武惠妃,但他更愛江山。

雖然唐玄宗沒有立武惠妃為皇后,但武惠妃的生活待遇和所受禮節都和皇后一樣。

武惠妃雖然得了皇后的待遇,但她還不知足,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壽王當上太子,她和女婿用陰謀詭計誣衊太子瑛和二位王子,令唐玄宗殺掉了這三個親生兒子。

可惜武惠妃心理素質太差,被三個王子的鬼魂嚇死了,武惠妃被嚇死後,唐玄宗還追封她為貞順皇后,但不久後,她的兒媳婦楊貴妃又被唐玄宗納為妃子,真是報應啊。

李唐的後代對武惠妃很不滿,乾元年間,武惠妃被唐肅宗廢去一切皇后祠享。

寶應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時,恢復了王皇后的尊號,王皇后被平反昭雪了。

《新唐書·代宗本紀》記載:“追複庶人王氏為皇后,瑛、瑤、琚皆複其封號。”。

王皇后曾經收養了李隆基的三子李亨(後來的唐肅宗),而且她待李亨很好,如同是自己的兒子。唐肅宗是唐代宗的父親。

人品好卻沒有心計的女人在宮廷鬥爭中註定失敗,而王皇后作為唐玄宗的結髮妻,跟他一起艱苦奮鬥,最終卻被直接享福的小妾武惠妃打敗,真是令人同情。

一起種樹的人不能一起吃果子,唐玄宗為什麼不想想,他在危險又艱苦的奮鬥途中,那個美貌可愛的武惠妃在哪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