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2017“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 命運共同體共探合作新格局

9月19日, 由人民日報社和甘肅省委、省政府共同主辦的2017“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甘肅敦煌舉行, 來自12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300餘家中外媒體代表和企業家參會,

圍繞“命運共同體, 合作新格局”的主題, 探討“一帶一路”框架內的新發展, 講述絲路故事、總結絲路經驗、研究發展新機遇。 會議期間, 記者感受最深的是海內外嘉賓對“一帶一路”的熱情, 收穫最多的是“一帶一路”框架內的先行者講述的絲路故事和總結的合作經驗。

■彙聚共建“一帶一路”強大力量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平在開幕致辭中表示,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重大倡議, 把握發展大勢, 順應時代潮流, 立足當今實際, 體現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的世界觀, 體現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價值觀, 體現了“天下為公”、“和為大道”的文化觀。 “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

為各國媒體以及政界、商界、學界的朋友, 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溝通互鑒、加強合作的大平臺。 希望各國媒體朋友關心這個平臺, 用好這個平臺, 積極加強溝通, 共同出謀劃策, 聯手推進協作, 當好絲路精神的“擴音器”、絲路友誼的“播種器”和絲路合作的“推進器”, 把論壇打造成更務實、更高效、更富啟迪的高水準論壇。

人民日報社社長楊振武表示, “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創造了全球治理新理念, 開拓了國際合作新空間, 創造了文明互鑒新模式。 “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 從願景轉變為現實, 成果豐碩, 前景光明。 四年來, 人民日報社推動“一帶一路”媒體合作的合作品位不斷提升、合作品種不斷豐富、合作品質不斷提高。

未來, 人民日報社將加強新聞共用, 建設“一帶一路”稿庫;加強政策研究, 建設“一帶一路”智庫;加強資訊整合, 建設“一帶一路”資料庫;加強業務交流, 建設“一帶一路”人才庫。

隨著“一帶一路”影響力的不斷增強, 探討新的發展機遇成為框架內國家、地區和企業共同關心的話題, 各國政府、研究機構也紛紛參與進來, 為本國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我國企業更是期望借助“一帶一路”這一大平臺, 與更多的國家牽手合作。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 吉利積極回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也已經感受到了這個機遇帶來的機會;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說, 百度將利用更多的人工智慧新技術尋求“一帶一路”框架內無障礙溝通的機遇。

■基礎設施先行汽車要做先鋒軍

交通部總工程師、政策研究室主任周偉表示, 交通運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扮演“先行官”的重要角色, 通過“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和人民的努力, 近兩年, “一帶一路”交通互聯互通取得了突出成果, 同時“一帶一路”也為交通運輸發展帶來新機遇。

“無論是古絲綢之路還是現代的‘一帶一路’建設, 基礎設施必須先行。 只有路通了, 才能有更多的交流。 ”中國中車副總裁余衛平表示, 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過程中, 設施聯通是“先行官”, 而這為中國更多的企業提供了機會。

汽車作為交通運輸的重要工具, 是設施聯通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 中國汽車“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

出口到很多國家, 也在很多國家投資建廠, 參與到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中。 “南非很多基礎設施建設中都使用了中國的工程機械。 ”南非《週末守衛者報》助理編輯梅樂妮·彼得斯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 中國企業和產品為南非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很大幫助。 “宇通的客車品質非常好。 ”這是孟加拉《金融快報》記者朱拜爾·哈桑對中國汽車的最大印象。 在朱拜爾·哈桑看來, 孟加拉的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交通運輸亟待提升, 需要包括宇通客車在內的很多車輛進入該國市場, 幫助他們改善當地的公共交通狀況。

■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接地氣

在談到中國企業怎樣才能借“一帶一路”機遇“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時, 余衛平給記者講述了一個中車在波士頓推進專案的故事。在那個項目中,中車為了幫助當地居民保留一座對當地居民和波士頓工業發展史具有重要意義的“紅房子”,而修改了原本更符合施工效益的方案,雖然方案的修改增加了項目成本,但卻得到了當地民眾對中車專案的支持和對中國企業的歡迎。余衛平認為,只有真正融入當地發展,得到當地居民的認同,中國企業才能真正取得在海外市場的發展。

紅豆集團在總結紅豆柬埔寨工業園的成功經驗時表示,該工業園之所以能讓當地民眾由排斥到接受再到歡迎,就是因為這個項目的推進,提升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準。“我們為當地人民提供語言、技能培訓等服務和就業機會,推動當地居民的月收入由50美元增長到200美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是中國企業和目的國實現“共贏”的根本所在,也是“一帶一路”的主旨。

融入當地發展,是中國車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最具實效的方案;實現與目的國的“共贏”更是合作雙方所期待的。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汽車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能為賣車而賣車,還要更多地融入目的國市場的發展,開發適用性車型、投(合)資建廠、做好品牌情感交流等,只有融入當地發展才能找到“走出去”的生命力。

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中央黨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原常務副校長鄭必堅強調,攜手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中國進入全球化這件大事絕非輕而易舉,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準備應對種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

余衛平給記者講述了一個中車在波士頓推進專案的故事。在那個項目中,中車為了幫助當地居民保留一座對當地居民和波士頓工業發展史具有重要意義的“紅房子”,而修改了原本更符合施工效益的方案,雖然方案的修改增加了項目成本,但卻得到了當地民眾對中車專案的支持和對中國企業的歡迎。余衛平認為,只有真正融入當地發展,得到當地居民的認同,中國企業才能真正取得在海外市場的發展。

紅豆集團在總結紅豆柬埔寨工業園的成功經驗時表示,該工業園之所以能讓當地民眾由排斥到接受再到歡迎,就是因為這個項目的推進,提升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準。“我們為當地人民提供語言、技能培訓等服務和就業機會,推動當地居民的月收入由50美元增長到200美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是中國企業和目的國實現“共贏”的根本所在,也是“一帶一路”的主旨。

融入當地發展,是中國車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最具實效的方案;實現與目的國的“共贏”更是合作雙方所期待的。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汽車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能為賣車而賣車,還要更多地融入目的國市場的發展,開發適用性車型、投(合)資建廠、做好品牌情感交流等,只有融入當地發展才能找到“走出去”的生命力。

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中央黨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原常務副校長鄭必堅強調,攜手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中國進入全球化這件大事絕非輕而易舉,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準備應對種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