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武大郎身材矮小家喻戶曉,為什麼值得我們羡慕

施耐庵在小說《水滸傳》中描述的武大郎的故事家喻戶曉, 尤其是武大郎的身高更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關於武大郎的身高, 施耐庵這樣描述, “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 面目醜陋, 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 起他一個諢名, 叫做三寸丁穀樹皮。 ”別看武大郎相貌不怎麼樣, 但他卻有一個美貌風流的老婆潘金蓮。 也正是如此, 最終招來了殺身之禍。 對於武大郎, 人們更多的是同情, 當武松為其平反, 可謂是大快人心。

武大郎為何值得羡慕?這位清河縣人仕, 武松的哥哥、潘金蓮的丈夫、西門慶的情敵、著名點心師, 身殘志堅的好青年、大宋五一勞動獎獲得者——武大郎先生在宋朝到底過得怎樣?事實是, 一個殘疾人的個體戶, 就靠每天賣點炊餅, 都能住上單門獨院的複式小樓, 尤其令人羡慕的是, 還可以養一個不上班, 還漂亮的一塌糊塗的老婆。 尤其是在當今沒有房子你就只有當光棍的份之時,

何況還是象潘金蓮一樣漂亮的老婆。 除此之外, 老婆還是全職太太, 這些和21世紀中國白領相比, 幸福指數高了去了。 朋友讀《水滸》, 最大的發現是武大郎的住宅。 武大家住陽谷縣紫石街, 臨街樓房, 至少兩層, 居住面積該在200平米以上, 沒聽說有房貸。 就算是租的, 也相當可以了。 一位沿街賣燒餅的小販, 居住條件如此之好。 有了如此高檔的住宅, 要是擱在今天, 哪個姑娘不哭著嚷著猛撲上去?即便對方是個矮子, 也會越看越高大。 要不是武大買餅將婆娘養得白白嫩嫩, 一竹杆打了西門大官人, 禍起蕭牆。 武大的後半生還是應該是很幸福的。

武大郎原名武植, 河北清河縣武家那村人, 在這個村莊裡還有武大郎的墓地。 歷史上的武大郎, 自幼聰慧, 年少時就中了進士, 而且還在山東陽穀做了一名知縣。 上世紀40年代時, 武大郎的墓地被村民挖掘, 最後大家發現這座墓地是夫妻合葬墓, 而武大郎的身高有1.8米左右, 這就徹底否定了施耐庵筆下的武大郎“三寸丁、穀樹皮”的形象。

然而, 如此正直之人, 在《水滸傳》為何變成了另一幅形象?原來這要從武大郎一個同窗好友黃堂借錢說起。 原來, 武大郎在做縣令的時候, 恰逢當年一位同窗好友家中遭遇大火, 於是這位名落孫山的黃堂來到陽谷縣找武大郎借錢。 黃堂在陽穀縣住在了半個月, 結果只在來到陽穀縣的當天才見了武大郎一面。 黃堂認為武大郎是看不起自己, 故意不見他, 一氣之下離開了陽穀縣。 在回的路上, 黃堂越想越生氣, 於是就畫了很多諷刺武大郎的圖畫。 誰知這個故事被施耐庵看到了, 最終將其用添油加醋的寫法將武大郎“抹黑”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