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巨無霸”骨腫瘤無奈截肢,莫忽視長期骨頭痛

最近,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腫瘤科接收了一名26歲女患者。 入院時, 患者肩部頂著一個籃球般大的腫瘤, 已經無法行走。

骨腫瘤科主任楊慶誠教授介紹, 患者在2016年4月就已覺不適, 但不曾重視。 直至同年6月份因肩部腫塊疼痛加重去安徽當地醫院進行MRI檢查, 顯示右肱骨頭及肱骨上段膨脹性骨質破壞, 形成9.4cm×8.3cm×10.0cm的軟組織腫塊, 影像診斷考慮為骨巨細胞瘤惡變或骨肉瘤可能。 此後又轉往安徽省省立醫院以及北京的醫院就診。 由於化療效果不佳, 醫生建議截肢, 但患者無法接受這個結果。

出院後,

患者在北京、山東尋求中醫進行艾灸、熱敷、中藥等治療, 治療效果不佳, 腫瘤繼續增大, 直至2016年12月因腫瘤過於巨大至瘤體破裂到醫院做抗感染、止血止痛治療。 當時, 腫瘤已經瘋狂生長至約30cm×20cm×20cm大小。

“患者到我們這裡就診時, 腫瘤已經和籃球差不多大, 約40cm×40cm×38cm, 已經沒辦法進入CT、MRI機器中。 ”楊慶誠教授解釋, 患者無法做影像檢查就意味著手術難度和風險顯著提升。 巨大的軟組織腫塊長期壓迫可能形成血栓, 在切除過程中很可能由於搬動造成栓子脫落、栓塞肺動脈、栓塞腦血管而引發不可挽回的後果。 所幸, 在各科室的協作下, 2小時手術成功切除腫瘤。 可惜的是, 患者的手臂是無法保留了。

楊慶誠教授坦言, 骨腫瘤起病的確比較隱匿, 很多患者一開始都以為是勞損造成關節、骨頭疼痛, 休養一段時間就能好。 可惡性腫瘤的生長非常快, 這名女患者從感覺不適到長成籃球般大小的腫瘤, 一年時間都不到。

很多人都害怕骨腫瘤, 因為要“截肢”。 實際上, 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 目前的技術還是可以盡可能保住自己的肢體。

骨水泥、生物重建, 都是可行的辦法。 但如果患者一開始就耽誤了, 甚至相信了“偏方”, 擅自採用熱敷等手法, 那只能是耽誤病情。

“骨腫瘤在診斷時的確也比較困難, 不少患者來就診時也是為了和其他疾病相區別。 ”楊慶誠主任表示, 骨腫瘤和風濕免疫性疾病、代謝性骨病、退變性骨病、感染性骨病等都有相似的地方, 如果醫生看不到病人, 不瞭解病史和症狀, 單看病理標本, 也很難確定到底是什麼病。

曾經, 楊慶誠教授還遇到過一位男患者, 自述手肘疼痛, 在當地很多醫院看過病, 被診斷為“網球肘”。 這似乎不是什麼大病, 患者也就在當地醫院接受治療。 可治療了一年, 依舊沒有好轉, 疼痛反而愈演愈烈。

最後來到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腫瘤MDT門診(多學科綜合門診), 在聽取放射科主任意見做了薄層掃描後, 發現了微小的病灶, 是一種非常少見的骨膜型骨樣骨瘤。

臨床上遇到過太多類似的病例, 有些還能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有些一耽誤就後悔莫及。 楊慶誠教授提醒, 如果長期骨頭痛不見好轉, 就要多留個心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