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是歷史上的抗金名將,被水滸傳抹黑成小人,壯烈殉國民族英雄

看過原著小說《水滸傳》的朋友, 相信你們對“王稟”這個名字並不陌生。 此人作為跟隨童貫樞密使的跟班, 和他的同事趙譚一起, 被派往宋江的軍中。 雖然名義上是來補充因攻打方臘而損失慘重的梁山軍的實力, 但實則是高太尉派來監督宋江等人和搶奪功勞的坐探。

王稟

王稟在小說中的表現, 還算可以, 最起碼是位真有功夫的朝廷將領。 曾在烏龍嶺上和方臘的禦林親軍副指揮使景德鬥了僅十回合, 便一刀將景德斬于馬下。 而景德曾經跟賽仁貴郭盛交手, 二人不分勝負。 郭盛在梁山軍中的實力, 也就是馬軍十六小彪將中低於孫立, 功底和臨陣發揮上跟黃信、歐鵬、鄧飛等人差不多, 能在十回合便輕鬆取勝, 說明王稟的武藝實力差不多是梁山馬軍八驃騎中上等的水準。

阮小七戲穿黃袍

但王稟在書中是個小人, 曾經跟趙譚合謀, 以阮小七曾經穿著方臘偽造的黃袍為由, 上報朝廷。 結果阮小七被免去了蓋天軍都統制的官職, 貶為平民。

但歷史上的王稟是位抗金的忠臣良將, 也曾跟隨童貫南征北戰, 平滅方臘, 北伐大遼。 金兵背盟南下時, 王稟被童貫任命為太原留守。 宋欽宗面對南下的金兵,

忽戰忽和沒有主意, 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 宋欽宗不惜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個軍事重鎮, 以圖講和。 王稟得知這一情況後, 怒斥宋欽宗派來讓他投降的大臣路允迪。

攻城戰

王稟為了死守太原城, 帶領全城軍民重新修築工事, 堅壁清野。 當面之敵是向來野蠻兇殘的完顏宗翰(粘罕)率領的西路軍。

雖然王稟先後擊敗了金兵的九次攻城, 但是此時城中早已斷糧, 一切能食用的物品都被守軍吃了, 甚至弓上的牛筋和盔甲上的牛皮, 戰馬和鞍具, 城內的樹皮草根都吃完了。 宋欽宗拒不派兵支援和運送糧草, 此時城中軍民傷亡十之八九, 即便這樣, 王稟的抗金信念也毫不動搖。

保衛戰

太原城糧盡援絕, 王稟帶領剩下的軍民跟沖進城中的金兵展開巷戰, 王稟負傷十多處, 最後背著太原祠廟中供奉的太宗趙光義的畫像跟他的兒子王荀一道投汾河而亡。 遺體被倖存的百姓發現, 為了避免將軍的遺體被金兵發現報復, 於是百姓們將王稟的遺體藏匿並就地安葬於一個小村落中, 後來村莊被人們叫做王村。

王稟畫像

王稟的孫子被家人帶到臨安海寧。後來高宗南渡,追封王稟為安化郡王,其孫王沆承襲郡王爵位,成為海甯安化王氏的始祖,國學大師王國維便是王沆的二十九世孫。

王稟畫像

王稟的孫子被家人帶到臨安海寧。後來高宗南渡,追封王稟為安化郡王,其孫王沆承襲郡王爵位,成為海甯安化王氏的始祖,國學大師王國維便是王沆的二十九世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