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賀中秋 · 2018中考中秋節傳統文化小知識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到!

研究君和中考研究院全體工作人員,

在這裡祝大家

中秋節快樂!

在享受假期和美味月餅的同時, 也跟著研究君來一起補充一下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吧!

秋節, 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 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 故名, 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 據《周禮》記載, 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的活動;漢代、晉代亦有中秋賞月之舉;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相結合, 使之充滿浪漫色彩, 玩月之風方才大興。

到了北宋, 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

中秋習俗

望月

賞月是中秋節的傳統活動之一,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 意為拜祭月神, 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設香案。 至唐宋時期, 賞月之風更甚, 關於中秋的詩詞也層出不窮。 《東京夢華錄》更有記載:“中秋夜, 貴家結飾台榭, 民間爭占酒樓玩月”。

賞桂

農曆八月, 古稱桂月, 是賞桂最佳時期。 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月宮神話, 正是桂花把它們聯繫在一起。 中秋時期, 人們多喜賞桂花、飲桂酒、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 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品月

餅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 中秋月餅香又甜”。 月餅作為一種食品的名稱同賞月聯繫在一起, 始於南宋。 明代以來, 有關中秋賞月吃月餅的記述就更多了。

《宛署雜記》、《熙朝樂事》均有提及中秋民間以月餅互贈之事。 而今, 吃月餅更是成為了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

中秋

傳說

嫦娥奔月

傳說嫦娥本是後羿之妻, 後羿射下9個太陽後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 嫦娥知道此事後, 成仙心切, 有一天趁著後羿不注意, 偷來吃下了不死藥, 變化為仙人, 然後就飛到月宮。 這就是人們傳說中的月仙。

吳剛伐桂

傳說西河人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 到了天界, 但是他犯了錯誤, 仙人就把他發配到月亮, 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 月桂高達五百丈, 隨砍即合, 因此他始終砍不倒這棵樹。 炎帝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作為對吳剛的懲罰。

玉兔搗藥

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

渾身潔白如玉, 所以稱作“玉兔”。 這種白兔拿著玉杵, 跪地搗藥, 成蛤蟆丸, 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

中秋詩詞

水調歌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 歡飲達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念奴嬌·過洞庭

宋·張孝祥

洞庭青草, 近中秋, 更無一點風色。 玉鑒瓊田三萬頃, 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 明河共影, 表裡俱澄澈。 悠然心會, 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陽關曲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綺懷

清·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滿江紅·中秋寄遠

宋·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常娥、孤冷有愁無。應華髮。

雲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歎十常八九,欲磨還缺。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八月十五夜月兩首

唐·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

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鬥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宋·蘇轍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 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 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 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念奴嬌·中秋對月

明·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鬚眉並骨寒,人在水晶宮裡。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雲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雲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多麗

宋·晁端禮

晚雲收,紺天一片琉璃。爛銀盤、來從海底,皓色千里澄輝。瑩無塵、素娥淡佇,靜可數、丹桂參差。玉露初零,金風未凜,一年無似此佳時。露坐久,疏螢時度,烏鵲正南飛。瑤台冷,欄幹憑暖,欲下遲遲。

念佳人、音塵隔後,對此應解相思。最關情、漏聲正永,暗斷腸、花影潛移。料得來宵,清光未減,陰晴天氣又爭知?共凝戀、如今別後,還是隔年期。人強健,清尊素影,長願相隨。

太常引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初中家長都在群裡交流

政策解讀、免費直播、學習資料應有盡有

☝☝☝

加小助手為好友,等待入群邀請

關注北京中考,跟我們來就對了

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陽關曲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綺懷

清·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滿江紅·中秋寄遠

宋·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常娥、孤冷有愁無。應華髮。

雲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歎十常八九,欲磨還缺。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八月十五夜月兩首

唐·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

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鬥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宋·蘇轍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 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 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 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念奴嬌·中秋對月

明·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鬚眉並骨寒,人在水晶宮裡。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雲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雲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多麗

宋·晁端禮

晚雲收,紺天一片琉璃。爛銀盤、來從海底,皓色千里澄輝。瑩無塵、素娥淡佇,靜可數、丹桂參差。玉露初零,金風未凜,一年無似此佳時。露坐久,疏螢時度,烏鵲正南飛。瑤台冷,欄幹憑暖,欲下遲遲。

念佳人、音塵隔後,對此應解相思。最關情、漏聲正永,暗斷腸、花影潛移。料得來宵,清光未減,陰晴天氣又爭知?共凝戀、如今別後,還是隔年期。人強健,清尊素影,長願相隨。

太常引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初中家長都在群裡交流

政策解讀、免費直播、學習資料應有盡有

☝☝☝

加小助手為好友,等待入群邀請

關注北京中考,跟我們來就對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