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魯特氏才德出眾,卻被婆婆慈禧太后逼死

當慈禧太后的兒媳婦不容易, 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魯特氏是被慈禧太后逼死的。

阿魯特氏皇后出身顯赫, 她的父親是蒙古狀元崇綺, 滿洲鑲黃旗人, 原隸屬蒙古正藍旗, 同治四年(1865) , 崇綺中狀元, 後來封三等承恩公、累官戶部尚書。

這還不算什麼, 阿魯特氏的外祖父是慈禧太后的政敵鄭親王端華。 端華不但是咸豐帝臨死時任命的贊襄政務八大臣中的主要成員之一, 而且還是是肅順的哥哥, 端華在“辛酉政變”中被朝廷賜死。

據說鄭親王端華的嫡福晉是慈安太后的姑姑。

阿魯特氏的生母是愛新覺羅皇族, 鄭親王府的郡主。 而阿魯特氏的繼母就是慈禧太后的寵臣榮祿的妹妹。

阿魯特氏的姑姑也是同治皇帝的妃子, 就是後來的恭肅皇貴妃, 恭肅皇貴妃雖是阿魯特氏皇后的姑母, 卻比皇后小3歲, 而且還是庶出, 進宮時不過是珣嬪。

珣嬪16歲入宮, 清朝滅亡後她還活著,

後來在民國時和溥儀一起被趕出皇宮, 1921年4月14日病故, 終年六十五歲。

阿魯特氏皇后生於咸豐四年(1854)七月初一日辰時, 比同治帝大2歲。 身為名門閨秀, 阿魯特氏文化修養很好, 她幼時淑靜端慧, 容德甚茂, 不但極有文才, 字也寫得很漂亮, 備受稱讚。

當初給同治皇帝選皇后時, 慈安太后選中賢淑才女阿魯特氏, 而慈禧太后卻想選個年幼的皇后, 好控制, 於是她選中了貌美少女富察氏(富察氏年僅13歲)。

兩宮皇太后意見不一致, 最後決定讓同治皇帝自己選。

同治皇帝和嫡母慈安太后比較親近, 覺得娶妻娶德, 所以他就選中了有德有才的阿魯特氏為皇后, 這讓慈禧太后很是生氣。

大婚之後, 慈禧太后太后對阿魯特氏皇后百般刁難。

但是同治皇帝卻愛上了皇后阿魯特氏, 帝后夫妻很恩愛。 而慈禧太后選中的慧妃富察氏被同治皇帝冷落。

慈禧太后見此情形很生氣, 於是她要干涉同治皇帝的婚姻生活, 她對同治帝說:“慧妃賢慧, 雖屈居在妃位, 宜加眷遇。 皇后年少, 未嫻宮中禮節, 宜使時時學習。 帝毋得輒至中宮, 致妨政務。 ”

同治皇帝不敢頂撞慈禧太后, 就乾脆一個人獨居乾清宮, 哪個後妃都不寵倖。 他明白, 他寵倖一次皇后, 皇后就要受慈禧太后很多氣。

阿魯特氏為人端莊古板, 不苟言笑, 更不善逢迎, 不會去恭維人,

這令慈禧太后更討厭她, 婆媳不對脾氣。

慈禧太后是個浪漫的女人, 喜歡看言情戲, 還招來一群宮廷貴婦陪看, 阿魯特氏作為兒媳, 自然陪慈禧太后看戲, 但是她實在不喜歡看這些打情罵俏的戲, 每演到男女談情說愛之時, 她就背過臉去不看, 慈禧太后說了她幾次, 她也不聽。

阿魯特氏這樣做, 慈禧太后認為是不給她面子, 更加討厭她了。

慈禧太后是個愛美的女人,她會給自己做美容,每天都打扮得珠光寶器、花枝招展,比二八少女而漂亮。而阿魯特氏卻不喜打扮,服飾樸素,更和慈禧太后不對脾氣。

崇彝寫的《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載:慈禧太后想廢掉阿魯特氏的皇后之位,她將擔任宗人府宗令的咸豐帝的五弟敦親王奕譞召來,商議此事。

敦親王正色說:“欲廢後,非由大清門入者不能廢大清門入之人,奴才不敢奉命。”

這句話不但得罪了慈禧太后,也得罪了慈安太后,因為慈安太后是由妃子升上的皇后,也沒有從大清門抬進來。

同治皇帝夾在生母和妻子中間,日子不好過。後來他得了天花,阿魯特氏皇后想去看望他,又怕慈禧太后生氣。

慈禧太后罵阿魯特氏:“妖婢無夫妻之情。”

於是阿魯特氏以為慈禧太后允許她探病,於是趕緊去看望皇帝丈夫。阿魯特氏親自為同治帝擦拭膿血,正巧被慈禧太后看到,慈禧太后罵她狐媚惑主。

同治皇帝知道阿魯特氏皇后被慈禧太后虐待,就安慰她說,“卿暫忍耐,終有出頭日也。”

這時阿魯特氏皇后懷孕已經數月,如果生了兒子,兒子登上皇位,她就是皇太后,那就是她的出頭之日了。

誰知這些話竟被慈禧太后聽到了,一向看權勢如生命的慈禧太后勃然大怒,揚言要杖打阿魯特氏皇后。

可憐阿魯特氏皇后已經懷孕在身,怕挨打傷了胎兒,急得口不擇言,於是她說了一句最讓慈禧太后生氣的話:“我是從大清門抬進來的,按祖制不能受杖”。

慈禧太后十分惱怒,她一直以自己是側室為恥,於是恨上了阿魯特氏皇后,於是起了殺害阿魯特氏皇后之心。

同治皇帝很快就病故駕崩了,但阿魯特氏離生產還有幾個月,慈安太后和朝中大臣想等阿魯特氏生下兒子,就即位為帝。

但慈禧太后害怕阿魯特氏生了兒子子後當太后垂簾聽政,深愛權勢的慈禧太后不想做無權的太皇太后,就以國不可一日為君為理由拒絕。

大臣又提議秘不發喪,等皇后生下兒子後再給同治皇帝發喪,慈禧太后又以萬一生女,無法稱帝為理由拒絕。

為了繼承當太后垂簾聽政,慈禧太后立了她的外甥---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繼位,是為光緒皇帝。

這讓阿魯特氏皇后在宮裡的地位很是尷尬,皇后不是皇后,太后不是太后,如果她生下兒子後又會成為新皇的眼中針、肉中刺。

阿魯特氏皇后的處境如履薄冰,深愛她的丈夫同治帝已經病故,她沒有了靠山,沒有了希望,婆婆慈禧太后又對她百般虐待,以後的日子會真是可怕。

痛不欲生的阿魯特氏皇后整日以淚洗面,旁人把這件事告訴慈禧太后,希望她能給兒媳婦一些安慰和憐恤,可是冷血的慈禧太后說:“皇后如此悲痛,即可隨大行皇帝去罷。”

慈禧太后這句話已經說明她不准阿魯特氏皇后活著,阿魯特氏皇后也明白自己是沒有活路了。

光緒元年(1875)二月二十日寅刻,走投無路的阿魯特氏絕食自盡,崩逝于儲秀宮,年僅22歲,距同治帝死僅75天。

可憐阿魯特氏皇后,才不過22歲,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紀,還懷著孕,卻被慈禧太后這個權勢熏心的女人給逼死了。一家三口到地下團圓了。

阿魯特氏皇后全諡曰:孝哲嘉順淑慎賢明恭端憲天彰聖毅皇后,史稱嘉順皇后。

慈禧太后是個愛美的女人,她會給自己做美容,每天都打扮得珠光寶器、花枝招展,比二八少女而漂亮。而阿魯特氏卻不喜打扮,服飾樸素,更和慈禧太后不對脾氣。

崇彝寫的《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載:慈禧太后想廢掉阿魯特氏的皇后之位,她將擔任宗人府宗令的咸豐帝的五弟敦親王奕譞召來,商議此事。

敦親王正色說:“欲廢後,非由大清門入者不能廢大清門入之人,奴才不敢奉命。”

這句話不但得罪了慈禧太后,也得罪了慈安太后,因為慈安太后是由妃子升上的皇后,也沒有從大清門抬進來。

同治皇帝夾在生母和妻子中間,日子不好過。後來他得了天花,阿魯特氏皇后想去看望他,又怕慈禧太后生氣。

慈禧太后罵阿魯特氏:“妖婢無夫妻之情。”

於是阿魯特氏以為慈禧太后允許她探病,於是趕緊去看望皇帝丈夫。阿魯特氏親自為同治帝擦拭膿血,正巧被慈禧太后看到,慈禧太后罵她狐媚惑主。

同治皇帝知道阿魯特氏皇后被慈禧太后虐待,就安慰她說,“卿暫忍耐,終有出頭日也。”

這時阿魯特氏皇后懷孕已經數月,如果生了兒子,兒子登上皇位,她就是皇太后,那就是她的出頭之日了。

誰知這些話竟被慈禧太后聽到了,一向看權勢如生命的慈禧太后勃然大怒,揚言要杖打阿魯特氏皇后。

可憐阿魯特氏皇后已經懷孕在身,怕挨打傷了胎兒,急得口不擇言,於是她說了一句最讓慈禧太后生氣的話:“我是從大清門抬進來的,按祖制不能受杖”。

慈禧太后十分惱怒,她一直以自己是側室為恥,於是恨上了阿魯特氏皇后,於是起了殺害阿魯特氏皇后之心。

同治皇帝很快就病故駕崩了,但阿魯特氏離生產還有幾個月,慈安太后和朝中大臣想等阿魯特氏生下兒子,就即位為帝。

但慈禧太后害怕阿魯特氏生了兒子子後當太后垂簾聽政,深愛權勢的慈禧太后不想做無權的太皇太后,就以國不可一日為君為理由拒絕。

大臣又提議秘不發喪,等皇后生下兒子後再給同治皇帝發喪,慈禧太后又以萬一生女,無法稱帝為理由拒絕。

為了繼承當太后垂簾聽政,慈禧太后立了她的外甥---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繼位,是為光緒皇帝。

這讓阿魯特氏皇后在宮裡的地位很是尷尬,皇后不是皇后,太后不是太后,如果她生下兒子後又會成為新皇的眼中針、肉中刺。

阿魯特氏皇后的處境如履薄冰,深愛她的丈夫同治帝已經病故,她沒有了靠山,沒有了希望,婆婆慈禧太后又對她百般虐待,以後的日子會真是可怕。

痛不欲生的阿魯特氏皇后整日以淚洗面,旁人把這件事告訴慈禧太后,希望她能給兒媳婦一些安慰和憐恤,可是冷血的慈禧太后說:“皇后如此悲痛,即可隨大行皇帝去罷。”

慈禧太后這句話已經說明她不准阿魯特氏皇后活著,阿魯特氏皇后也明白自己是沒有活路了。

光緒元年(1875)二月二十日寅刻,走投無路的阿魯特氏絕食自盡,崩逝于儲秀宮,年僅22歲,距同治帝死僅75天。

可憐阿魯特氏皇后,才不過22歲,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紀,還懷著孕,卻被慈禧太后這個權勢熏心的女人給逼死了。一家三口到地下團圓了。

阿魯特氏皇后全諡曰:孝哲嘉順淑慎賢明恭端憲天彰聖毅皇后,史稱嘉順皇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