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寶馬530Li轎車異響、抖動故障檢修

故障現象:

一輛行駛里程約10萬km的2012年寶馬530Li F18豪華轎車。 該車在怠速狀態下發動機異響, 並且劇烈抖動。

故障分析:

接車後, 驗證故障現象。

根據以往的維修經驗和廠家技術通報初步判斷為曲軸後油封異響。 打開發動機機油加注蓋, 異響消除, 證明是曲軸後油封發出的異響。 通過解碼器進行診斷測試, 讀取故障內容如下:

1134101

電子氣門控制系統, 偏心軸感測器, 導向件磁輪缺失

2134002

電子氣門控制系統, 偏心軸感測器, 導向件功能異常

3134004

電子氣門控制系統, 偏心軸感測器, 導向件核對總和錯誤

4134408

電子氣門控制系統, 偏心軸感測器累積錯誤

5134E08

偏心軸感測器, 可信度感測器信號相互不可信

6118101

混合氣調節2、混合氣過稀

7118101

混合氣調節、混合氣過稀

電子氣門偏心軸感測器原理:偏心軸感測器在裝備電子氣門控制系統時探測偏心軸的位置, 使得在每種運行狀態下都能達到最佳的進氣門升程。 偏心軸由電子氣門控制伺服電機調整, 偏心軸感測器裝備了2個相互獨立的具有相反特性線的角度感測器。 偏心軸感測器按磁阻效應原理工作, 1個鐵磁導體在磁場的作用下改變其電阻。 根據電路圖, 偏心軸感測器由9個PIN角組成。

PIN1:P-CSiS為角感測器1的信號線;PIN2:空角;PIN3:T-DAT1S為角感測器1的信號線;PIN4:遮罩線;PIN5:接地線;PING:電源線;PIN7: P-CS2S為角感測器2的信號線;PIN8:偏心軸感測器的節拍時鐘信號;PIN9:T-DAT2S為角感測器2的信號線。

選擇故障內容, 執行檢測計畫, 解碼器診斷系統對於檢測的功能/元件存儲有如下故障資料:

1134101

電子氣門控制系統, 偏心軸感測器, 導向件磁輪缺失

2134408

電子氣門控制系統, 偏心軸感測器累積錯誤

3134002

電子氣門控制系統, 偏心軸感測器, 導向件功能異常

4134F08

偏心軸感測器, 可信度感測器信號相互不可信

5134C04

電子氣門控制系統, 偏心軸感測器, 導向件核對總和錯誤

檢測步驟:

檢測導線和插頭連接, 檢測偏心軸感測器, 檢查DME控制單元。

接下來根據故障碼提示, 先檢測偏心軸感測器的導線和插頭連接, 檢測線路和插頭沒有發現問題。 所以分析判斷偏心軸感測器有故障。 此故障發生後電子氣門控制系統進入緊急模式, DME會試圖讓氣門開度變到最大, 用節氣門來控制進氣量, 進氣歧管內壓力將發生變化。 通過診斷發動機控制系統的資料流程,

顯示的進氣歧管內壓力為58.263kPa, 明顯高於正常的5kPa。 從發動機的加油口測量發動機曲軸箱的壓力, 遠高於正常的曲軸箱的壓力5kPa。 曲軸箱這麼高的負壓肯定會引起曲軸後油封產生異響。 為了證實判斷, 拆下進氣軟管, 接上 “汽車管路檢漏儀A1 Pro Turbo”軟管, 啟動汽車管路檢漏儀, 煙霧氣體由進氣口到整個曲軸箱, 此時發動機與變速器連接部位不斷有煙霧冒出, 有此可見曲軸後油封部位竄氣。 排除異響需要更換曲軸後油封和氣門室蓋。

偏心軸感測器相關故障及混合汽過稀是導致發動機抖動的原因。 繼續通過DME控制單元診斷功能讀取發動機空燃比的資料流程, 2個後氧感測器的信號明顯過高, 表示混合汽過稀。 曲軸箱中的負壓過高後, 從曲軸後油封處向曲軸箱中吸進空氣,通過氣門室蓋中的調壓裝置進入了進氣歧管中,導致空燃比控制失調,最終引起發動機抖動。

故障排除:

更換曲軸後油封、氣門室蓋、偏心軸位置感測器,刪除發動機的故障存儲,用解碼器做DME-ECU重定自我調整值,故障排除。

維修小結:

在維修車輛時,按診斷步驟分析故障。高科技時代,利用檢測設備,準確判斷故障位置,預防判斷錯誤引起損失。

1.讀取並記錄所有故障;

2.清除所有故障碼;

3.確認故障碼被清除;

4.類比故障產生的條件進行路試使故障重現;

5.讀取並記錄故障碼;

6.區分間歇性故障碼和當前故障碼;

7.區分與故障症狀相關的故障碼和無關的故障碼;

8.區分諸多故障碼或相關的故障碼中的主要故障碼;

9.檢查故障故障碼所代表的感測器、執行器或控制電腦及相關的電路狀態,以便確定故障點發生的準確位置.

從曲軸後油封處向曲軸箱中吸進空氣,通過氣門室蓋中的調壓裝置進入了進氣歧管中,導致空燃比控制失調,最終引起發動機抖動。

故障排除:

更換曲軸後油封、氣門室蓋、偏心軸位置感測器,刪除發動機的故障存儲,用解碼器做DME-ECU重定自我調整值,故障排除。

維修小結:

在維修車輛時,按診斷步驟分析故障。高科技時代,利用檢測設備,準確判斷故障位置,預防判斷錯誤引起損失。

1.讀取並記錄所有故障;

2.清除所有故障碼;

3.確認故障碼被清除;

4.類比故障產生的條件進行路試使故障重現;

5.讀取並記錄故障碼;

6.區分間歇性故障碼和當前故障碼;

7.區分與故障症狀相關的故障碼和無關的故障碼;

8.區分諸多故障碼或相關的故障碼中的主要故障碼;

9.檢查故障故障碼所代表的感測器、執行器或控制電腦及相關的電路狀態,以便確定故障點發生的準確位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