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王翦做了這件事連秦始皇都肉痛,但不得不佩服他

說起王翦來, 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王翦名列戰國四大名將, 秦國滅六國的過程王翦父子功不可沒。 可是王翦作為將領卻一直沒得到世人的足夠尊重, 這主要是因為秦國太過強大, 大家都覺得這種強大理所當然, 打贏了是應該的, 打不勝才是罪。 這種觀點不免太過有失公允, 而且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少, 不僅現代人這麼想, 其實作為與王翦同一時期的其他人也這麼覺得, 比如, 秦始皇本人也曾懷疑過他《白起王翦列傳》裡記載了關於王翦攻楚的相關事宜, 比如王翦強烈要求調兵六十萬, 而李信只要二十萬,

秦始皇笑道, 王將軍老矣, 不若李將軍英勇。 其實按著當時秦軍的作戰能力, 李信的戰略並沒有錯, 從純軍事角度來看, 二十萬秦軍調撥得當的話滅楚還是大有可能, 道理很簡單, 秦軍此時如日中天, 沒有人能夠在數量對等的對戰中打敗秦軍, 而此時的楚國根本不是當年那個帶甲百萬的楚國了, 在將近百年的戰爭中楚國被嚴重壓縮, 根本養不起二十萬作戰大軍(區別於民兵, 二十萬部隊常年作戰還需要幾十萬為其提供補給的服役壯丁, 楚國養不起, 或者無法長期維持)。 這也是秦始皇嫌笑王翦的地方, 畢竟秦始皇不是一個目空一切的庸才!他之所以認同李信的二十萬滅楚戰略也是有經過銅盤考慮的,
與自己估算的差不多。 但是, 王翦卻有自己的想法與指揮方略, 我們從王翦帶兵打仗的其他案例中可以看到, 王翦部隊傷亡很小!這一點也是被其他史學家兵學家忽略的地方。

王翦如何控制士兵的傷亡的呢?我們可以從王翦的外號說起, 老王翦, 這是一個老辣又穩紮穩打的將軍。 有人說, 足夠充足的兵力優勢, 在壓倒性優勢下傷亡小是正常的。 其實道理是沒錯, 但是想法卻不對!王翦雖然帶兵多, 但卻不嗜殺, 他側重於軍隊對峙卻很少讓軍隊上陣衝殺。 為何呢?因為相打無高手, 冷兵器時代, 戰鬥力再強的秦軍去一對一拼殺也會自損三千的, 這不利於秦軍統一六國。 因此, 王翦作為秦國自白起以後的又一個名將,

自然吸收了白起帶兵的作戰理論, 殺敵只在追擊中!只有追殺逃敵的時候才能同時立功又能減少傷亡。 而王翦又不同于白起, 白起是運動戰高手, 王翦則擅長陣地戰, 所以, 他的戰法只有一個字, 拖!利用拖, 充分利用秦國強大的國力跟敵國比消耗拼國力, 比如, 在滅楚大戰中, 王翦起兵六十萬猛烈進攻項燕的二十萬大軍, 楚軍在秦軍絕對優勢兵力壓力下緊急增兵二十萬, 使得楚軍達到四十萬人。 可是呢, 王翦這時候卻不著急了, 他勒令部隊原地休整, 跟楚軍對峙。 這時候楚國已經是傾國之力來打仗, 這種打仗方式短時間可以, 長時間則不行, 所有青壯年打仗去了, 甚至連婦女兒童都得去為前線輸送糧草, 誰來做生產呢,
一旦誤了農事, 國家經濟就會崩潰, 這也是項燕被迫撤軍的主因。 再打下去, 饑餓就會嘩變, 百姓就會逃亡。 而王翦也等到了這個機會, 他發動攻擊了, 攻擊的物件是撤退中的楚軍, 雙方交戰一觸即潰, 王翦滅楚。

有人說這不是傻瓜戰法嗎?誰來都可以啊!可是呢!一個人帶兵, 常年在外數年, 部隊滴水不漏, 沒有被敵軍劫營, 士兵一直嚴陣以待, 後勤補給調動無紕漏, 同時又能夠對敵國國力以及軍隊組成成分, 補給路線以及補給能力洞若觀火, 預算得恰到好處, 這本身就是一種其他人難以企及的能力。 因此, 王翦之偉大不僅在戰場!在評價王翦這個人的時候, 特別不能忽略他戰場之外的指戰能力!只是王翦的戰略需要消耗大量的糧草財貨,

這讓秦始皇肉痛無比。 正因為他通過戰場上的其他因素左右戰場, 最大限度保證有生力量取得勝利, 保持秦軍強大的連續作戰能力, 沒有這個基礎秦軍再強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橫掃六國。

優己/著 收錄 《紛爭》

本文系 社科哲學家、童話作家優己 原創發表

學漢語讀歷史, 交流兒童教學與教育請找 優己導師

微信搜索公眾號: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