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圍觀/茅粉未必都知道的茅臺歷史

3000年前, 茅臺地域有了深厚的飲酒習俗。

1994年初, 在茅臺上游的東門河畔

發掘的商周時期的酒器——夾砂陶大口樽,

證實那時的人們已經掌握了釀酒技術,

而且大量存酒、飲酒。

對, 這個時間, 事實上比漢武帝“甘美之”

還要早一點——不是一點, 而是千把年!

”2000年前, 茅臺流域已經具有了規模性的釀酒生產能力。 1992年秋, 在茅臺下游一個叫盧缸嘴的地方, 發掘了一處漢代遺址。

出土文物中, 既有可用作食器, 也有可用作酒器的甕、罐、碗等, 還有酒器----鋪銜環酒壺。 這說明, 早在漢代, 今茅臺一帶就是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

而且, 已經具有了規模性的釀酒生產能力。

700年前, 茅臺的釀酒生產力水準已經達到了相當高度。

證據就是, 仁懷名酒工業園區榮昌壩宋墓裡出土的飛天仙女石刻。

400年前, 茅臺酒的回沙工藝成型。

學者曹丁在《茅臺酒考》中說, “北宋已開始生產大麯酒, 至遲在明代以前, 回沙工藝已經形成”。

1945年至1949年, 抗日戰爭勝利後到貴州解放期間, 賴永初把“恒興燒房”的茅臺酒商標改為“賴茅”, 1946年, 以此加強“恒興燒房”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在上海印製20萬-30萬套商標, 顯得比“成義燒坊”、“榮和燒房”更加富麗堂皇。 針對“成義燒坊”百年老窖的商標, “賴茅”特別在商標上注明是“用最新的科學方法釀制”。

1951年, 貴州省人民政府採用贖買政策接管“成義燒房”, 組建國營茅臺酒廠, 1952年“榮和燒房”作價劃撥給茅臺酒廠, 1953年春, 茅臺酒廠正式接管“恒興酒廠”。

回顧茅臺的發展史, 1951年在三家私人酒坊的基礎上建立地方國營茅臺酒廠, 是茅臺飛速發展的里程碑。 國營六十多年來, 從年產量不足百噸的作坊式釀酒企業開始發展,

成長為國內白酒行業的領軍企業, 創寫了堪稱中華民族工業發展奇跡。

茅臺悠久的釀造歷史有何實物見證嗎?

當然, 茅臺廠區內的茅臺酒釀酒工業遺產群, 始建於明代, 最早見證茅臺由籍籍無名到享譽世界, 由手工作坊向工業化、由民營向國營的轉變, 包括:成義酒坊(1862)、榮和酒坊(1879)和衡昌酒坊(1929),是不是充滿了歷史氣息?

1958年, 茅臺酒廠第一次購進兩台蘇聯製造的“嘎斯“牌汽車用於運輸。 為解決運輸力量不足的問題, 茅臺酒廠就把仁懷縣的牛車隊接收(牛車50多輛)。

茅臺酒廠地處赤水河邊, 許多生產原材料都靠水運, 給當地的航運帶來了繁榮,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後期, 茅臺碼頭車水馬龍, 航船滿河。

茅臺酒廠20世紀50年代的盛酒工具, 用竹篾編織的酒簍和倒酒時用的竹漏斗。

20世紀50年代末茅臺酒廠的宣傳畫。

圖片背景:在當時西方世界對華封鎖, 國家物資緊缺的情況下, 一噸茅臺酒可以為國家換回的物資, 鼓勵職工努力生產, 為國爭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