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上唯一統率全國數百萬大軍打仗的皇叔

話說在世界歷史上, 有那麼一位將軍, 他是全國軍隊的總司令, 還是皇帝的親叔叔(這血統比三國的劉皇叔純正多了), 他手裡的兵力總數達到五百多萬, 比當時世界上任何強國的軍隊都多, 而且他指揮的還是世界大戰!但沒多久, 他得罪了他的皇帝侄子最寵愛的一個奸詐小人, 結果他被皇帝炒了魷魚。 如此歷史人物, 世界史上也是獨一無二了。 他, 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的俄國軍隊總司令、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叔叔——尼古拉大公。

這尼古拉大公全名叫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Nikolai Nikolaevich, 1856—1929), 也稱“小尼古拉”,

他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親弟弟, 身材魁梧, 相貌堂堂, 氣質既優雅又威嚴。 他生於聖彼德堡, 畢業於總參軍事學院, 精明幹練, 滿腔熱血, 參加過1877—1878年的俄土戰爭, 最擅長統領騎兵突擊, 歷任騎兵的團長、師長。 1894年亞歷山大三世沙皇去世, 太子尼古拉二世登基, 於第二年任命他的這位叔叔尼古拉大公為騎兵總監, 1901年授予他騎兵上將軍銜, 1905年又任命他為禁衛軍司令和彼得堡軍區司令, 並兼任國防委員會主席。 雖然尼古拉大公熱愛騎兵, 但也很重視軍隊的現代化。 當時很多俄國將軍頭腦僵化, 而這位皇叔可謂不俗。 所以說, 他的晉升並非全靠裙帶關係, 他個人是很有本事的。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俄國也捲入其中開始參與這場群毆。 尼古拉二世的俄國和英、法都是協約國集團, 這個集團的敵手是同盟國集團, 成員主要是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後來反水)保加利亞和土耳其。 有趣的是, 對俄國宣戰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還是尼古拉二世的親表哥。

俄國參戰後, 尼古拉二世在大臣們的建議下, 任命皇叔尼古拉大公為俄軍總司令, 讓他統禦全軍和德奧同盟國作戰。

雖然俄羅斯帝國乍一看夠強大, 但尼古拉大公手裡的俄軍其實挺悲催的, 被軍史家稱為“先天遲鈍”。 俄軍的步槍、重型火炮和彈藥都嚴重缺乏, 遠不如裝備精良的德國陸軍, 而坦克這種新生的武器俄國壓根就沒造, 都是用外國產的。 老毛子大兵們雖然身體倍棒很壯實還特別能吃苦, 但總體軍事素養太差了, 尼古拉大公手下的好多將軍們更是腐敗不堪的無能之輩, 俄國軍隊唯一的優勢就是人多, 戰前其常備軍有142萬, 受過訓練的後備力量更是達到565萬人, 嚇人吧?這數量堪稱歐洲之最!

年輕時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

1914年8月, 西線的法國遭遇德軍兇猛進攻, 感覺壓力太大, 就忽悠俄軍趕緊進攻東普魯士(位於波羅的海的東南海岸, 當時屬於德國的地盤)的德軍以幫自己一把。 身為俄軍總司令的尼古拉大公很仗義地答應了法國的要求, 還沒等全部軍隊動員完,

他就下令缺乏補給的俄軍進攻東普魯士。

皇叔派去打東普魯士的兩個軍團司令堪稱一對極品:第一軍司令瑞坎普南將軍最大的特點是“忽而衝動忽而膽小”;第二軍司令薩姆索諾夫將軍最大的特點是“很善良很純潔”。 更有趣的是嗎, 這二位將軍曾在日俄戰爭期間因發生口角而在瀋陽車站的月臺上互抽耳光(但也有史家認為這事兒是別人瞎編以糟踐這二人的, 那麼為啥要糟踐他們呢?還是因為這倆實在極品)。 您想想, 讓這二位團結合作攻打德軍, 會是什麼結果?

1914年8月17日—9月15日, 俄軍由於準備不足、配合不好外加行動計畫被德軍竊取, 導致在東普魯士中被德軍滅掉25萬, 還丟失了大量武器裝備。 “很善良很純潔”的俄軍第二軍團司令薩姆索諾夫一咬牙, 自殺了,而他那位曾和他忽抽耳光的戰友、“忽而衝動忽而膽小”的第一軍團司令瑞坎普南迅速溜掉了。就這樣,在西線和德國血拼的法國,壓力算是緩解了,而拯救法國的俄國,卻在東線被德軍打得慘不忍睹。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妻子

別看這一仗,尼古拉大公打得很鬱悶,但他在另一個戰場找回了顏面,1914年8月18 日—9月21日,皇叔統領俄國大軍橫掃加里西亞(今波蘭東南境,長期依賴一直是俄國和奧匈玩命爭奪的地盤),幹掉了35萬奧匈帝國軍隊。很多奧軍官兵被打成了嚴重的“恐俄症”,只要一聽到有人喊“哥薩克人來了”就撒腿狂竄,而且他們逃跑的速度比俄軍的進軍速度還要快!順便說一下,俄軍中的哥薩克騎兵確實猛,不但迅捷無比、砍人利索而且極端殘忍,殺人不眨眼。

哥們挨揍,不能不救。看到奧匈的戰場慘狀,德國很仗義來報仇了。1915年4-9月,德軍統帥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在東線對俄軍發動了一連串攻勢,無數的火炮外帶1萬多枚催淚彈都狠命地招呼。別看俄軍打奧軍時那麼拉風,但只要遭遇德軍,立馬完蛋。在整個1915年的東線血戰中,沙皇的兵被德皇的兵揍出了相當驚悚的數字——死傷100萬,被俘100萬!

1915年時期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

雖然尼古拉皇叔很賣力很認真地統禦全軍,但實在架不住手下將領的弱智和士兵裝備的奇缺。您可知當時俄軍的士兵們可憐到啥地步了? 25%的大兵們在沒有裝備的情況下被趕上前線!坑人的將軍還忽悠他們:“沒武器不要緊,你們可以去撿那些犧牲戰友扔在地上的武器嘛!”

身為全軍總司令的尼皇叔甚為無奈,他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殘兵敗將又重新聚集起來,要不是他的努力,俄軍真能被德軍給滅完了,而且俄國能避免在戰爭爆發僅一年後就戰敗的慘劇,皇叔功不可沒。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皇叔能打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當尼古拉皇叔咬牙握拳準備重整旗鼓奮起再戰時,他那至高無上的皇帝侄子卻不給他機會了。1915年9月,尼古拉二世撤掉了叔叔俄軍總司令的職務,緊接著就自己擔任此此職,打算御駕親征!沙皇為何會如此呢?因為他受到了皇后的寵臣、俄國歷史上的著名的“妖僧”拉斯普廷的忽悠,這傢伙原來西伯利亞一個文盲農民,好色成性,禍害了無數女性,還整天裝神弄鬼,自稱有超能力,能包治百病,沙皇和皇后都超級喜歡他。他在宮廷一手遮天,禍亂朝政,還打算跑到前線的部隊裡顯擺一下他的“神鬼之才”,一身正氣的尼古拉大公對這個裝神弄鬼的流氓佞臣深惡痛絕嗎,皇叔放出狠話:只要他敢到我部隊裡,就馬上絞死他!拉斯普廷很生氣,就開始忽悠皇后和沙皇,說現在的俄國人眼裡只認得皇叔總司令,不認得沙皇,最終尼古拉二世終於撤去了尼古拉大公的總司令之職。

尼古拉二世

皇叔的去職,是俄國在一中中最大的損失,就在短短的兩年後,內外交困的俄國爆發了革命,沙皇被推翻處死,俄羅斯帝國徹底完蛋了。

沙皇退位時,又想起皇叔的好了,再度任命他為俄軍總司令,但迫于蘇維埃和臨時政府的壓力,皇叔並未成功到任,心灰意冷的他隱居克裡米亞,1919年又離開了紅旗遍地的俄國,先後僑居於義大利和法國,1929年1月5日病逝,終年73歲。雖然他效忠的帝國被蘇維埃終結,他也不喜歡紅色革命,但他哪裡會想到,當初曾打敗他的德國,會在不久的將來被強大的蘇聯打敗。

拉斯普廷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自殺了,而他那位曾和他忽抽耳光的戰友、“忽而衝動忽而膽小”的第一軍團司令瑞坎普南迅速溜掉了。就這樣,在西線和德國血拼的法國,壓力算是緩解了,而拯救法國的俄國,卻在東線被德軍打得慘不忍睹。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妻子

別看這一仗,尼古拉大公打得很鬱悶,但他在另一個戰場找回了顏面,1914年8月18 日—9月21日,皇叔統領俄國大軍橫掃加里西亞(今波蘭東南境,長期依賴一直是俄國和奧匈玩命爭奪的地盤),幹掉了35萬奧匈帝國軍隊。很多奧軍官兵被打成了嚴重的“恐俄症”,只要一聽到有人喊“哥薩克人來了”就撒腿狂竄,而且他們逃跑的速度比俄軍的進軍速度還要快!順便說一下,俄軍中的哥薩克騎兵確實猛,不但迅捷無比、砍人利索而且極端殘忍,殺人不眨眼。

哥們挨揍,不能不救。看到奧匈的戰場慘狀,德國很仗義來報仇了。1915年4-9月,德軍統帥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在東線對俄軍發動了一連串攻勢,無數的火炮外帶1萬多枚催淚彈都狠命地招呼。別看俄軍打奧軍時那麼拉風,但只要遭遇德軍,立馬完蛋。在整個1915年的東線血戰中,沙皇的兵被德皇的兵揍出了相當驚悚的數字——死傷100萬,被俘100萬!

1915年時期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

雖然尼古拉皇叔很賣力很認真地統禦全軍,但實在架不住手下將領的弱智和士兵裝備的奇缺。您可知當時俄軍的士兵們可憐到啥地步了? 25%的大兵們在沒有裝備的情況下被趕上前線!坑人的將軍還忽悠他們:“沒武器不要緊,你們可以去撿那些犧牲戰友扔在地上的武器嘛!”

身為全軍總司令的尼皇叔甚為無奈,他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殘兵敗將又重新聚集起來,要不是他的努力,俄軍真能被德軍給滅完了,而且俄國能避免在戰爭爆發僅一年後就戰敗的慘劇,皇叔功不可沒。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皇叔能打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當尼古拉皇叔咬牙握拳準備重整旗鼓奮起再戰時,他那至高無上的皇帝侄子卻不給他機會了。1915年9月,尼古拉二世撤掉了叔叔俄軍總司令的職務,緊接著就自己擔任此此職,打算御駕親征!沙皇為何會如此呢?因為他受到了皇后的寵臣、俄國歷史上的著名的“妖僧”拉斯普廷的忽悠,這傢伙原來西伯利亞一個文盲農民,好色成性,禍害了無數女性,還整天裝神弄鬼,自稱有超能力,能包治百病,沙皇和皇后都超級喜歡他。他在宮廷一手遮天,禍亂朝政,還打算跑到前線的部隊裡顯擺一下他的“神鬼之才”,一身正氣的尼古拉大公對這個裝神弄鬼的流氓佞臣深惡痛絕嗎,皇叔放出狠話:只要他敢到我部隊裡,就馬上絞死他!拉斯普廷很生氣,就開始忽悠皇后和沙皇,說現在的俄國人眼裡只認得皇叔總司令,不認得沙皇,最終尼古拉二世終於撤去了尼古拉大公的總司令之職。

尼古拉二世

皇叔的去職,是俄國在一中中最大的損失,就在短短的兩年後,內外交困的俄國爆發了革命,沙皇被推翻處死,俄羅斯帝國徹底完蛋了。

沙皇退位時,又想起皇叔的好了,再度任命他為俄軍總司令,但迫于蘇維埃和臨時政府的壓力,皇叔並未成功到任,心灰意冷的他隱居克裡米亞,1919年又離開了紅旗遍地的俄國,先後僑居於義大利和法國,1929年1月5日病逝,終年73歲。雖然他效忠的帝國被蘇維埃終結,他也不喜歡紅色革命,但他哪裡會想到,當初曾打敗他的德國,會在不久的將來被強大的蘇聯打敗。

拉斯普廷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