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輪明月寄相思

又逢中秋, 這個中華民族傳統的佳節, 從唐宋詩詞的讚美, 到明清賦予的氣氛, 流轉的氛圍凝聚成一種民族之魂, 不管人走天涯, 家庭團圓的夢總是銘刻在心, 月是故鄉明的牽掛時時祝福家人。 那一輪清清朗朗的明月, 從遠古到今朝, 圓了又缺, 缺了又圓, 給人以美好的嚮往, 賦予遙遠把盞的思念;從鄉村到城市, 讓多少久別重逢的喜悅掛上桂影婆娑的枝頭, 又讓多少闔家團圓的親人在月光下偎依私語。 中秋月色沐浴過古人夢幻, 又照耀著來者讚歎;淌過千年的時光, 見證了無數悲歡離合的故事,

將明淨無塵的靈韻贈與人間, 依然以淡雅清絕的風姿搖掛在深邃的蒼穹, 接受世人千古不變的虔誠膜拜。

在諸多的節日裡, 中秋節系除了春節以外最重要的節日。 理由有三:一是中秋節有一天法定的公休, 是舉國上下達成共識的節日;二是中秋節是民間被譽為闔家團圓的佳節,

所有家庭都以這個節日為團聚的標識;三是中秋節是走親訪友的重要節日, 也是傳遞友情、親情的季節。 除了這些, 中秋節因為與“十一”國慶日相鄰, 有時近到只差一兩天而被與國慶日一同慶祝, 而國慶日做為一年之中春節外的唯一長假而被國人所期盼著。 很多次國慶、中秋休假的時間甚至比春節還要長, 而被國人稱為“黃金周”。 而中秋處於秋高氣爽的收穫季節, 氣候宜人亦使人感觸良多, 休養生息的良機優於春節而被推崇。

“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照古時人”。 永恆的是天上的月, 變幻的總是那月下的芸芸眾生。 真是歲歲年年月相似, 年年歲歲人不同。 月本無情, 有情的是我們。 月本無心,

有心的是我們。 古往今來, 騷人墨客, 無不揮毫潑墨, 癡情吟詠。 有明月出天山, 蒼茫雲海間的雄豪。 一尊還酹江月, 人生如夢的醒悟。 有春花秋月何時了的無奈。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的淡定。 更有有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的豪邁。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的博大……月亮, 是國人不死的詩魂, 少男少女們戀愛時的紅娘。 世上本沒有故鄉的, 只因為有了他鄉。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又是最相思的節日。 身在他鄉時, 那故鄉的美, 故鄉的情, 竟然像被發酵了一般, 魂牽夢繞, 難捨難分。 故鄉的那些點點滴滴, 便也如發酵池的酒一般, 咕嚕咕嚕, 活躍起來, 不安份起來, 散發出醉人的芳香。

在城裡呆了20年, 似乎十多年都沒有見過月亮了。 只有很少幾日,

看見聊聊可數幾顆星, 還有一個有圓盤盤, 在摩天大樓的夾縫裡。 月亮像昏昏欲睡似得, 沒有什麼亮光。 閃爍的霓虹燈, 明亮的的路燈, 還有那萬家燈火, 悄悄掩蓋了明月的光輝, 把月兒藏了起來, 好讓我們迷戀她們。 兒時的中秋節快樂而美好, 每每這天, 村裡的玩伴們吃過早飯便前來相邀出去玩耍, 手中還會提著一個月餅袋, 裡面裝有三兩個不同名字的月餅。 夥伴們聚在一起, 開始並不急著遊戲, 而是相互詢問所帶月餅的種類並分享各自所喜歡的口味。 給我記憶最深和最好的, 是帶有“豐收”和“桂花”字樣的月餅, 我一直以為它們是月餅中最完美的兩個名字, 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的味道, 更重要的是因為中秋正是農家豐收的時節,
也是桂花飄香的時刻。 於是至今, 還時時回憶和懷念起它們來……傍晚是我們最為喜愛和歡躍的時刻, 村子裡所有的小夥伴都會集合在一個較為寬闊的場地上, 共同做一個遊戲:或捉迷藏, 或員警抓小偷……圍繞著各家的莊稼垛, 跑遍整個營子, 常常玩得大汗淋漓, 忘乎所以, 直到深夜才戀戀不捨地回到自己的家中。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的變化。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朋好友愈加生活美滿、幸福,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期望祖國發展壯大,社會和諧穩定。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思的真諦。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的變化。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朋好友愈加生活美滿、幸福,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期望祖國發展壯大,社會和諧穩定。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思的真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