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今日中秋 2017央視秋晚節目單來了!

中國有兩大團圓的日子

一個是春節

另一個就是中秋節了

中秋節

又稱, 月夕、仲秋節、八月節等

時在農曆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 故名

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每逢中秋

闔家團圓, 品嘗月餅

同賞明月

……

今年中秋, 你和家人團圓了嗎?

你還知道哪些與中秋有關的事嗎?

趕緊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八月十五為什麼是中秋節?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 說法較多。

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

“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 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 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 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為什麼要吃月餅

因為月餅是圓的, 代表了闔家團圓!!

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開始。 北宋之時, 從宮廷流傳到民間, 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

中秋節傳說

嫦娥奔月

相傳, 後羿射日後, 從王母娘娘處得到一包成仙藥, 交給妻子嫦娥保管。 不料這一幕被小人蓬蒙看見,

趁後羿外出狩獵, 逼嫦娥交出仙藥。 嫦娥情急之下吞服仙藥奔月。 後羿歸來後, 只能仰望夜空, 對著月中身影呼喚愛妻, 並擺上香案、放上果品, 遙祭嫦娥。 就這樣, 中秋節這天祭拜月亮的習俗世代相傳。

吳剛伐桂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

有五百多丈高。 漢朝西河人吳剛, 曾跟隨仙人修道, 到了天界, 犯了錯誤, 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砍伐桂樹。 每次砍下去之後, 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 幾千年來, 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 李白有詩雲, “欲斫月中桂, 持為寒者薪。 ”

玉兔搗藥

玉兔搗藥,道教掌故之一,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

品讀中秋

中秋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均。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裡挾著冰雹的暴雨。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像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裡,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與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

同時,那文化過熟的北平人,從一入八月就準備給親友們送節禮了。街上的鋪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種餡子的月餅,把自己打扮得像鮮豔的新娘子;就是那不賣禮品的鋪戶也要湊個熱鬧,掛起秋節大減價的綢條,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間的天堂,也許比天堂更繁榮一點呢!

——老舍《四世同堂》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中秋節各地風俗

祭月、賞月、拜月

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始于魏晉,盛于唐宋。明清以後每逢中秋,人們便擺出果品,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

觀潮

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佳景,美不勝收。為了點亮這等美景,便有了“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

賞桂花、飲桂花酒

楚媛媛 攝

八月桂花香,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闔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

玩兔兒爺

中新社記者 鄒憲 攝

清代宮廷,傳說中的月中玉兔被稱為“太陰君”,民間管它叫“玉兔兒爺”。兔兒爺原本是人們祭月的物件,由泥塑成,外型如人端坐一般,從清代開始,逐漸變為兒童的中秋玩具。

除了月餅,還能吃點啥?

糍粑

八月中秋舂糍粑,糍粑是川渝地方的一種為中秋佳節製作的食品,主要原料是糯米,因為要用木棍杵打,俗稱“打糍粑”。

麥箭

山東即墨中秋節吃“麥箭”。先用白麵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後用秫秸卷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

大閘蟹

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一輪滿月,一壺清酒,幾個老友,一盤大閘蟹,這種滋味讓神往。

芋頭/芋艿

廣東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在江浙一帶,芋艿的發音與“運來”相近。所以中秋節吃芋艿,不僅僅只是享口福,同樣也表示希望能夠好運連連。

毛豆

江浙一帶除了芋艿外,還會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當地又稱毛豆莢,而莢又與“佳”、“吉”等字諧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夠吉祥如意,萬事順心。

中秋節吃梨意思是把要把“分離”吃掉,表示永遠團圓不分離的意思。而且中秋節前後正是梨上市的季節。

糯米蓮藕

中秋食藕,是寄團圓之意。以糯米填充蓮藕,再以桂花蜜淋之,米香、藕香、桂花香,香濃入口,意喻甜甜蜜蜜。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時。因其紅似瑪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漿,成為桌上供品之一,象徵長壽、團圓和吉祥。

團圓饃

在北方的很多地方,有一種中秋節的飲食和月餅的地位可謂說是相同的,那就是團圓饃,意味著團圓。團圓饃一共有兩層,一層是頂一層是底,中間夾的是香香的芝麻,味道香,口感脆。

中秋節到了,你家吃點啥?

今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七圓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據預測,今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七圓,中國的月亮比外國圓!

月亮最圓時出現在10月6日2時40分(望),中國各地不僅可觀賞到最圓的中秋月,而且目睹到月亮的視直徑更大,原因是月亮距離地球更近了。

但在西半球的加拿大、美國和秘魯等部分地區,就看不到最圓的中秋月。

2017年央視秋晚節目單來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秋意漸濃

中秋已至

一輪明月寄鄉思

此刻,你在思念著誰?

無論身在何處

別忘了給掛念的人一聲問候

安慶之聲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玉兔搗藥,道教掌故之一,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

品讀中秋

中秋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均。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裡挾著冰雹的暴雨。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像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裡,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與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

同時,那文化過熟的北平人,從一入八月就準備給親友們送節禮了。街上的鋪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種餡子的月餅,把自己打扮得像鮮豔的新娘子;就是那不賣禮品的鋪戶也要湊個熱鬧,掛起秋節大減價的綢條,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間的天堂,也許比天堂更繁榮一點呢!

——老舍《四世同堂》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中秋節各地風俗

祭月、賞月、拜月

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始于魏晉,盛于唐宋。明清以後每逢中秋,人們便擺出果品,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

觀潮

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佳景,美不勝收。為了點亮這等美景,便有了“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

賞桂花、飲桂花酒

楚媛媛 攝

八月桂花香,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闔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

玩兔兒爺

中新社記者 鄒憲 攝

清代宮廷,傳說中的月中玉兔被稱為“太陰君”,民間管它叫“玉兔兒爺”。兔兒爺原本是人們祭月的物件,由泥塑成,外型如人端坐一般,從清代開始,逐漸變為兒童的中秋玩具。

除了月餅,還能吃點啥?

糍粑

八月中秋舂糍粑,糍粑是川渝地方的一種為中秋佳節製作的食品,主要原料是糯米,因為要用木棍杵打,俗稱“打糍粑”。

麥箭

山東即墨中秋節吃“麥箭”。先用白麵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後用秫秸卷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

大閘蟹

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一輪滿月,一壺清酒,幾個老友,一盤大閘蟹,這種滋味讓神往。

芋頭/芋艿

廣東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在江浙一帶,芋艿的發音與“運來”相近。所以中秋節吃芋艿,不僅僅只是享口福,同樣也表示希望能夠好運連連。

毛豆

江浙一帶除了芋艿外,還會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當地又稱毛豆莢,而莢又與“佳”、“吉”等字諧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夠吉祥如意,萬事順心。

中秋節吃梨意思是把要把“分離”吃掉,表示永遠團圓不分離的意思。而且中秋節前後正是梨上市的季節。

糯米蓮藕

中秋食藕,是寄團圓之意。以糯米填充蓮藕,再以桂花蜜淋之,米香、藕香、桂花香,香濃入口,意喻甜甜蜜蜜。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時。因其紅似瑪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漿,成為桌上供品之一,象徵長壽、團圓和吉祥。

團圓饃

在北方的很多地方,有一種中秋節的飲食和月餅的地位可謂說是相同的,那就是團圓饃,意味著團圓。團圓饃一共有兩層,一層是頂一層是底,中間夾的是香香的芝麻,味道香,口感脆。

中秋節到了,你家吃點啥?

今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七圓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據預測,今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七圓,中國的月亮比外國圓!

月亮最圓時出現在10月6日2時40分(望),中國各地不僅可觀賞到最圓的中秋月,而且目睹到月亮的視直徑更大,原因是月亮距離地球更近了。

但在西半球的加拿大、美國和秘魯等部分地區,就看不到最圓的中秋月。

2017年央視秋晚節目單來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秋意漸濃

中秋已至

一輪明月寄鄉思

此刻,你在思念著誰?

無論身在何處

別忘了給掛念的人一聲問候

安慶之聲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