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官二代的放蕩不羈你不懂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會被開篇那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驚豔到: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這首詞並非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就有的, 而是後來毛宗崗父子評刻時將其放在卷首的, 94版《三國演義》電視劇還將其作為主題曲。 詩詞中的豪放氣概與三國群雄並起、爭霸天下的主題很契合。 這首詞的作者就是位列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

楊慎是明朝著名內閣首輔楊廷和之子, 出身名門, 自幼聰穎, 7歲研習唐詩, 12歲佳作驚世, 24歲高中狀元。 作為官二代, 楊慎卻不是他父親那樣的官場老油條, 他生性放蕩不羈愛自由, 先是看不慣明武宗貪玩誤國, 稱病退隱;在明世宗一朝複官後, 又因在“大禮議”事件中冒死諫言, 慘遭廷杖, 被貶雲南。 從此楊慎更是放浪形骸, 縱酒自娛, 遊歷名勝, 醉心於博覽著述之中。

楊慎放蕩不羈的個性註定了他不能像父親一樣做一個權傾朝野、位極人臣的高官名相, 但是大明王朝少了一個職業官僚, 卻多了一個震古鑠今的大才子。 楊慎在滇南閒居的三十年, 博覽群書, 終成一代文豪。 他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俱佳, 存詩約2300首, 所寫的內容極為廣泛。 其詩沉酣六朝, 攬采晚唐, 創為淵博靡麗之詞, 造詣深厚, 獨立於當時風氣之外。 著作達四百余種, 後人輯為《升庵集》。 楊慎因博覽群書、文采卓群, 被公認為明朝諸才子之首。

楊慎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六日卒於戍所, 時年七十二歲。 臨終時, 仍不忘以“臨利不敢先人, 見義不敢後身”勉勵後人, 可見其志不在當下, 而在千秋萬代。 楊慎雖沒能“為萬世開太平”, 卻做到了“為往聖繼絕學”, 是名副其實的一代大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