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血戰鋼鋸嶺的歷史真相是這樣的!

於2016年11月04日在美國上映的《血戰鋼鋸嶺》在一經上市就獲得了大量網友與影迷的追捧, 並且更加令人欣喜的, 在2016年12月, 《血戰鋼鋸嶺》被選為2016美國電影學會十佳電影。 2017年2月27日, 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 如此高光的榮譽, 《血戰鋼鋸嶺》的背後究竟有著一個怎樣的歷史真相呢?

在電影《血戰鋼鋸嶺》中, 安德魯.加菲爾德飾演的戴斯蒙德在沖繩戰場上施展醫療病的最強實力, 救下了75名美軍士兵, 觀眾不由得質疑:難道美國也熱衷拍抗日神片?其實, 歷史真相是和電影幾乎一樣的。

戴斯蒙德在服役期間一直拒絕接受攜帶武器, 也拒絕在戰場上殺死敵人, 在軍中被其他人視為異類和懦弱份子。 因為堅持自己的信仰與信念, 他堅持不配槍、只願成為一名醫療兵。 最終戴斯蒙德不負初心, 隨77步兵師抵達了太平洋戰場。 儘管是一名醫療兵, 但他與所有戰友肩並肩團結奮戰、在炮火中生死流離。

其中鋼鋸嶺一役是最為重要的, 時間是1945年, 太平洋戰爭末期。 根據史料, 鋼鋸嶺完全得名於其形似鋸齒的險要地形。 4月底, 當戴斯蒙德的部隊到達這個戰場, 抬頭一看:呵, 足足400英尺(121.92米)的直聳高坡, 山脊的形狀讓士兵們深感詭異。

在攀爬上坡後, 美軍遭遇了日本的負隅頑抗。 電影中說日軍是“散發著惡臭的魔鬼”, 這與現實如出一轍。 美軍從鋼鋸嶺頂部緩慢推進時, 預先架好的火炮、迫擊炮、機關槍噴射出密密麻麻的槍林彈雨, 迅速擊打到士兵們的身體上。 短短幾分鐘, 美軍傷亡者迅速超過75人。 剩餘的部隊紛紛撤離, 但戴斯蒙德卻不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在那一瞬間, 他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為了不起的決定。 而這個偉大的決定, 也成為正義戰爭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據說陸軍長官認為, 戴斯蒙德在那場戰役中一共救了約100人, 但戴斯蒙德本人卻很謙虛, 表示自己只救了50人。 最終榮譽勳章的發放表彰中, 取其平均數:75人。

1945年10月12日, 美國政府針對戴斯蒙德在沖繩戰役中的英勇行為, 特授予其榮譽勳章, 杜魯門總統親自頒發。 2006年, 戴斯蒙德·多斯在家中逝世, 他的遺體被安葬在田納西州的查塔努加市國家公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