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糖尿病用什麼藥知道嗎,用藥誤區你知道嗎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內分泌一代謝疾病。 其特點為由於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不足和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 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電解質和水的代謝紊亂。

糖尿病發病率較高

我國一般人群發病率為1-2%, 老年人發病率更較高。 解放以來隨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 而日漸增多, 城市居民解放前低於1%(北京), 現在為1-2%, 40歲以上者為3-4%, 個別報告退休幹部可達12%。 農村及山區低於城市。 西方工業國家的發病率為2-4%。

早期糖尿病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 不易覺察, 在我國與西方工業國家都有大量的糖尿病人未能獲得及時診斷和治療。 由於糖尿病的併發症很多, 目前也缺乏有效的預防措施, 如任其發展, 將成為不可逆性的改變, 可導致患者病殘或死亡, 因此, 對提高糖尿病的認識, 重視早期診斷, 有效預防和治療並發病是當今值得重視的問題

糖尿病有哪些藥可以用呢

1.胰島素增敏劑(太羅, 愛能等)

作用

胰島素增敏劑可直接降低胰島素抵抗, 顯著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 實現對血糖的長期控制, 以此減低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危險, 同時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與安全性。

副作用

胰島素增敏劑的起效時間比其他降糖藥要慢,

一般2周以後才開始起效, 服藥4~6周以上才能充分發揮治療作用, 但降糖的作用比較持久。 所以, 應用胰島素增敏劑治療時, 必須達到足夠的療程。 只有在足量以及足療程的情況下, 才能更好地保護胰島β細胞功能, 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 延緩病情發展。

2.雙胍類(格華止, 美迪康等)

作用

在有些國家還被推薦為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一線用藥。 降糖作用肯定, 不誘發低血糖, 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護作用, 如調脂、抗小血板凝集等。 主要通過促進外周組織攝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異生、降低肝糖原輸出、延遲葡萄糖在腸道吸收, 由此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副作用

雙胍類降糖藥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比較大,

表現為食欲不振、腹瀉、口中有金屬味或疲倦、體重減輕等, 為減輕雙胍類藥物的胃腸副作用, 一般建議餐後服用。 此外也比較容易發生乳酸性酸中毒, 建議肝、腎功能有問題的病人最好不服用, 有酮症酸中毒或酮症酸中毒傾向的糖尿病病人不宜用之

我們不能陷入降血糖的幾大誤區

1.不調節降糖藥的用量

一些患者覺得自己已經服藥了, 就安全了, 常常忽略根據自己的血糖水準來調節用藥量。 這樣服藥, 會大大影響藥物療效。

2.很少到醫院複診或檢查

專家發現, 一些患者很少複診, 不經常檢查血糖、血脂和血壓。 這樣就無法瞭解服藥的效果, 也不瞭解影響自己血糖變化的因素。

3.藥效認識誤區

口服降糖藥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 但相當多的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口服降糖藥效果不好甚至無效的情況下, 也不願意接受胰島素治療。

4.急於換藥

一些口服降糖藥在體內有隨時間延長, 藥物作用逐漸增強的過程。 有的患者不瞭解這一點, 往往服用幾天後,見血糖下降不明顯,就急於換藥。事實上,有些降糖藥服至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時,才能達到最大降糖效用。

5.忽略藥物的安全問題

一些患者往往只關注治療效果,卻忽略口服降糖藥的安全性問題。特別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選擇藥物時,既應保證療效,又應注意藥物的低血糖發生率、對肝腎功能的安全性、對體重的影響以及保護心血管方面的益處。

6.不注意體重變化

對於重度肥胖的患者,應先減輕體重,再根據血糖指標選用降糖藥

往往服用幾天後,見血糖下降不明顯,就急於換藥。事實上,有些降糖藥服至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時,才能達到最大降糖效用。

5.忽略藥物的安全問題

一些患者往往只關注治療效果,卻忽略口服降糖藥的安全性問題。特別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選擇藥物時,既應保證療效,又應注意藥物的低血糖發生率、對肝腎功能的安全性、對體重的影響以及保護心血管方面的益處。

6.不注意體重變化

對於重度肥胖的患者,應先減輕體重,再根據血糖指標選用降糖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