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兩廣總督張之洞為何要在海口建五公祠?

古書有“瓊人喜龍”之說, 這個說法早已被銘刻在海南的“官祠”裡。 海口有個“五公祠”可謂是海南最正宗的“官祠”, 裡面祭祀著五位與海南歷史有關的名臣,

其中有海南第一樓, 收有當代著名書法家我的江西老鄉陳雲君的一幅對聯:

聖地尊五龍, 可日可風, 最憐群芳開四季; 名祠奠八賢, 昭文昭武, 無愧海南第一樓。

此聯, 點出了海口作為“龍門聖地”獨尊“五龍”之喜好。

其實, “五公祠”是在原“蘇公祠”的基礎上修建的,

自北宋蘇東坡謫瓊後, 海南才有了舉人進士出第, 故, 瓊人擇地興建蘇公祠堂, 後辟為書院, 成為海南官方最早的“東坡書院”。

為何要將蘇公祠改造成“五公祠”?這裡面有個故事甚為珍貴, 且與清末洋務運動大將張之洞有關, 更與本地龍脈風水關聯。

史料記載, 光緒十三年(1887年)十二月初二, 張之洞親率詹天佑和辜鴻銘等測繪生員從廣州城乘輪船出海視察瓊、廉、欽、潮四州的海防要地。

有意思的是, 張之洞視察兩廣四港其餘三處只是登岸一巡不進城裡, 唯進瓊州府城遊覽。 “到瓊州, 須進府城一看”這是張大人的原話(見張之洞《致瓊州鎮、道、府、營、縣》一文)。

張大人進府城巡視, 這一看不得了, 立馬下二道指示:一是撥銀兩正式命令雷瓊兵備道朱采和署瓊州鎮總兵李先義, 負責督修海口炮堤、炮路和炮臺工程, 並親自選擇了3個砌築炮臺的場址。 現在唯一余存的作為中國四大炮臺之一的秀英炮臺, 就是張大人的傑作。

二是, 在考察府城風水後, 建議當時的雷瓊兵備道朱采主持重修和擴建五公祠,

包括新建“海南第一樓”。 朱采是主管當時雷州和瓊州兩地軍政事務的主要官員, 他精通書法, 現在的“五公祠”一樓和二樓的“海南第一樓”匾額都是他的手跡。

朱采這次擴建, 在原有的“蘇公祠”的基礎上, 挑選唐代的李德裕,

宋代的李綱、趙鼎、李光和胡銓5位貶官作為紀念的對象, 故, “五公祠”正是因此“五公”進祠祭祀而得名。

其實, 歷代被貶海南島的官臣有近百位, 其中, 不乏許多忠直的幹才, 為何獨將李德裕、李綱、趙鼎、李光和胡銓作為祭奠對象?朱采是瓊州地方最高長官深知瓊州歷史, 獨尊五公,其實,正是張之洞之意。從五公的個人履歷來看,他們在歷史上都是反對議和投降,反對割讓領土,都是“主戰派”,多多少少反映了張之洞作為洋務運動領袖身處當時處境的影子。

還有極其重要的一點,就是,張之洞與朱采都是深諳風水的大師,深懂當地瓊人獨尊“五龍”之習俗。

在中國儒學及道家與風水學中,“五”這個中間數符合中庸之道,也是單數、奇數、陽數,它對應陰陽五行學說中金、木、水、土、火五種符號;在天亦可喻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即為金、木、水、土、火五種物象;在人則為仁、義、禮、智、信五種德行;在方位上則表為東、南、西、北、中;而人神中則有炎、黃、嚳、堯、舜五帝。可見,自古瓊人喜“五龍”尊“五龍”實則是對中國哲學文化中“五”的數字情有獨鍾。

張之洞與朱采選擇五公作為祭祀物件,除了順從瓊人之喜好外,更在於,對當時瓊州府府城輿地勘探的風水佈局。

按古代風水師輿地勘探,海南島的形狀是一只顧北的金龜,名“金龜朝北”格局。海口位於龜的頭部,同時,龍脈弓起的五指山自南向北穿越儋州、臨高、澄邁等地,龍頭也就在海口。更為難得的是,海口本身就有五龍臥崗之形。在今府城東門沿海府路向北,至“五公祠”北約1000米的龍歧村,再向北至龍舌坡一線高地,曾經是一座山,古稱臥龍山,臥龍山其北麓生成五支小山脈:一支為福安三村至白沙門站上中下村;一支為白沙門、新安至海甸六村;一支為上坡村至三亞上下村;一支為龍昆上下村至鹽灶八村;一支為金牛村至玉沙村。各支之間,有白沙河、海田溪、美舍溪、東西湖,龍昆渠等水系相隔,形成五龍體態的大陸架。因此,處於淺海中的古海口自海田溪至東西湖,和平路至大同路形成一個大的港灣,傳說就是深而無底的潭洞;在海岸沙灘上的大英山,則是五龍弄珠之“珠”。清末民初的海口西湖、廣場還是海口內港,大英山北麓是碼頭,所以海口自古就有“五龍聖地”、“五龍門庭”、“五龍隱居”之美稱。

而“五公祠”的位置正坐落在五龍之首,與蘇公祠和建在龍歧村的兩伏波祠一字排列、遙相互映。從地形地貌上來看,五公祠佔據著方圓幾百米的制高點且依山傍水,選擇五公與五龍相配,的確是高手的風水佈局。

張之洞、朱采修建“五公祠”其最重要原因,還在於當時的歷史背景。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已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西方列強不斷蠶食國土,而海南島又一直是列強虎視眈眈的“肥肉”,張之洞、朱采選擇四位南宋抗金名臣入祠祭祀,其實,就是希望通過高舉英雄之旗幟,達振奮民族之精神,強化將士保國衛疆熱情,激勵後人奮發圖強之目的。

從蘇公祠到五公祠,古之瓊人皆在海口的龍頭上興建亭樓閣榭,佈道場開壇講學,以振瓊州習文風。

據朱采親自撰寫的《五公祠記》一文記載:“右側建學圃堂,聘海內碩儒講學其中,又建橫宅一連四間,名五公精舍,為學子研習之地,本道契五公,教興後學之意”。足可見證朱采時增建學圃堂和五公精舍的目的在於興辦學堂,講學明道,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朱采在建學圃堂和公精舍後,選全瓊庠生,秀才三十名,研習經史詞章之學,還經當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推薦聘請浙江寧波人晚清著名學者郭晚香來瓊講學,郭來瓊時帶來了八千多卷古版文獻書籍,置於海南第一樓上,學圃堂就是他當時講學的地方,五公精舍和東齋分別是學生和老師的宿舍。郭晚香在學圃堂講學不久便病逝,因後繼無人,諸學生便由朱采保薦到廣州的學海堂繼續學業,五公精舍便用於收藏郭晚香的遺書和典冊,民國六年(1917)五公精舍也因此更名為五公祠圖書館。

因此,五公祠其實就是海口乃至海南全島文脈所在之地,而這一切皆是因海南學子為紀念感恩蘇東坡而建蘇公祠之因。

————————

剛峰看世界:全國知名人文旅遊作家,學者,網路大V。曾任《鄉緣》雜誌總編輯,撰寫並發表過有關海南歷史文化隨筆百萬字。著有:《瓊北故事》、《印象三亞》、《天涯橫呤》、《心之旅》、《我的台商朋友》等書籍。

獨尊五公,其實,正是張之洞之意。從五公的個人履歷來看,他們在歷史上都是反對議和投降,反對割讓領土,都是“主戰派”,多多少少反映了張之洞作為洋務運動領袖身處當時處境的影子。

還有極其重要的一點,就是,張之洞與朱采都是深諳風水的大師,深懂當地瓊人獨尊“五龍”之習俗。

在中國儒學及道家與風水學中,“五”這個中間數符合中庸之道,也是單數、奇數、陽數,它對應陰陽五行學說中金、木、水、土、火五種符號;在天亦可喻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即為金、木、水、土、火五種物象;在人則為仁、義、禮、智、信五種德行;在方位上則表為東、南、西、北、中;而人神中則有炎、黃、嚳、堯、舜五帝。可見,自古瓊人喜“五龍”尊“五龍”實則是對中國哲學文化中“五”的數字情有獨鍾。

張之洞與朱采選擇五公作為祭祀物件,除了順從瓊人之喜好外,更在於,對當時瓊州府府城輿地勘探的風水佈局。

按古代風水師輿地勘探,海南島的形狀是一只顧北的金龜,名“金龜朝北”格局。海口位於龜的頭部,同時,龍脈弓起的五指山自南向北穿越儋州、臨高、澄邁等地,龍頭也就在海口。更為難得的是,海口本身就有五龍臥崗之形。在今府城東門沿海府路向北,至“五公祠”北約1000米的龍歧村,再向北至龍舌坡一線高地,曾經是一座山,古稱臥龍山,臥龍山其北麓生成五支小山脈:一支為福安三村至白沙門站上中下村;一支為白沙門、新安至海甸六村;一支為上坡村至三亞上下村;一支為龍昆上下村至鹽灶八村;一支為金牛村至玉沙村。各支之間,有白沙河、海田溪、美舍溪、東西湖,龍昆渠等水系相隔,形成五龍體態的大陸架。因此,處於淺海中的古海口自海田溪至東西湖,和平路至大同路形成一個大的港灣,傳說就是深而無底的潭洞;在海岸沙灘上的大英山,則是五龍弄珠之“珠”。清末民初的海口西湖、廣場還是海口內港,大英山北麓是碼頭,所以海口自古就有“五龍聖地”、“五龍門庭”、“五龍隱居”之美稱。

而“五公祠”的位置正坐落在五龍之首,與蘇公祠和建在龍歧村的兩伏波祠一字排列、遙相互映。從地形地貌上來看,五公祠佔據著方圓幾百米的制高點且依山傍水,選擇五公與五龍相配,的確是高手的風水佈局。

張之洞、朱采修建“五公祠”其最重要原因,還在於當時的歷史背景。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已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西方列強不斷蠶食國土,而海南島又一直是列強虎視眈眈的“肥肉”,張之洞、朱采選擇四位南宋抗金名臣入祠祭祀,其實,就是希望通過高舉英雄之旗幟,達振奮民族之精神,強化將士保國衛疆熱情,激勵後人奮發圖強之目的。

從蘇公祠到五公祠,古之瓊人皆在海口的龍頭上興建亭樓閣榭,佈道場開壇講學,以振瓊州習文風。

據朱采親自撰寫的《五公祠記》一文記載:“右側建學圃堂,聘海內碩儒講學其中,又建橫宅一連四間,名五公精舍,為學子研習之地,本道契五公,教興後學之意”。足可見證朱采時增建學圃堂和五公精舍的目的在於興辦學堂,講學明道,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朱采在建學圃堂和公精舍後,選全瓊庠生,秀才三十名,研習經史詞章之學,還經當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推薦聘請浙江寧波人晚清著名學者郭晚香來瓊講學,郭來瓊時帶來了八千多卷古版文獻書籍,置於海南第一樓上,學圃堂就是他當時講學的地方,五公精舍和東齋分別是學生和老師的宿舍。郭晚香在學圃堂講學不久便病逝,因後繼無人,諸學生便由朱采保薦到廣州的學海堂繼續學業,五公精舍便用於收藏郭晚香的遺書和典冊,民國六年(1917)五公精舍也因此更名為五公祠圖書館。

因此,五公祠其實就是海口乃至海南全島文脈所在之地,而這一切皆是因海南學子為紀念感恩蘇東坡而建蘇公祠之因。

————————

剛峰看世界:全國知名人文旅遊作家,學者,網路大V。曾任《鄉緣》雜誌總編輯,撰寫並發表過有關海南歷史文化隨筆百萬字。著有:《瓊北故事》、《印象三亞》、《天涯橫呤》、《心之旅》、《我的台商朋友》等書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