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洋人嘲笑日本國旗為封蠟旗 伊藤博文實力反擊

大家都知道日本在十九世紀中葉之後進行了明治維新, 最終成為東方第一個成為列強的國家, 也是唯一可以打敗西方列強的亞洲國家, 但是這個過程也是比較心酸的, 很多東西都值得借鑒。

看過《新唐書 東夷傳》的朋友們都知道, 在唐朝之前, 那個島上的人, 被統稱為倭奴, “日本, 古倭奴也”。 後來與中原交往多了, 會說漢語會認漢字了, 才曉得, 倭奴不是什麼好詞, “惡倭名, 更號日本。 使者自言, 國近日所出, 以為名”。 當然, 也有說法是, 列島那個叫倭的小國, 吞併了那個叫日本的小國, 覺得它名字好聽, “故冒其號”。

很多朋友都把日本國旗稱為膏藥旗, 因為它像很一塊膏藥。 也有一些人, 更是將之蔑稱為啥啥旗, 啥啥兩字是啥意思, 大家都知道。 因我想把文章寫得乾淨一點, 所以不打出那兩字, 免得汙了我的紙。

而在德川幕府末期, 用堅船利炮嚇開日本國門的洋人,

卻對所謂的“日章旗”或“太陽旗”有過另一種稱呼, 頗有嘲笑的意味。 他們將之稱為封蠟旗。 在古裝片或西方中世紀的電影裡, 我們常能看到, 人們寫信的時候, 會在封口那裡滴上一塊紅蠟, 按上自己的印章。 信寄到後, 若封印完好, 就證明沒有被拆過。 洋人一盯著那面旗子, 又想著閉關鎖國兩百多年的日本, 自然而然地將把旗子中間那個紅粑粑當成了封印。 既形似, 又神似。 洋人的腦袋, 也真是厲害。

自然, 對洋人們的這種叫法, 日本人是很不爽的。 但弱國無外交啊, 何況, 洋人說得沒錯, 他們確實是鎖得太久了。 近三百年間, 日本人不准出海太遠, 違者斬。 除了中國人與荷蘭人在特定的港口可以跟日本人交易之外, 其它外國, 都不准進來。

葡萄牙雖然在佔領菲律賓之後, 也與日本做生意, 卻被冠以南蠻貿易的名稱且為時甚短, 只有幾十年。 日本當時, 可是把自己當成上國呢!內部行文裡, 連送唐朝皇帝的禮物都被稱為“賜”。 在這種情形之下, 鎖國, 多麼順理成章啊!被洋人嘲笑, 也是活該。

但德川幕府倒臺, 明治維新開始, 結束內戰、廢藩置縣不久的日本, 卻迫不及待地於一八七一年十二月派出了以右大臣岩倉具視為首的歐美代表團, 進行了一年九個多月, 行程十二國的考察。 在到達美國的歡迎宴會上, 副使之一的伊藤博文用嗑嗑巴巴的英文——他一共才在英國留過半年學, 而且還是七年前的事了——演講, 他說當年我們的國旗, 被人看成封蠟, 但現在我們要向你們學習先進文化與技術, 使國旗回歸它本來的意義, 像一顆升起的太陽。

我們知道,幾十年後,伊藤博文他們當年的願望實現了。不過這顆太陽,對亞洲其它國家的人而言,卻太過毒辣,被人痛恨。然則,我覺得,任何一個希望中國強盛的人,都該認識到,日本之所以能兩度崛起,絕不是牛皮吹出來,而是他們善變、善學。唯有研究透了日本,才能真正超越它!

我們知道,幾十年後,伊藤博文他們當年的願望實現了。不過這顆太陽,對亞洲其它國家的人而言,卻太過毒辣,被人痛恨。然則,我覺得,任何一個希望中國強盛的人,都該認識到,日本之所以能兩度崛起,絕不是牛皮吹出來,而是他們善變、善學。唯有研究透了日本,才能真正超越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