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個士兵在戰場上到底要花多少子彈才能殺傷一個敵人?

相信大家在看抗戰類的影視劇的時候, 有著這樣的疑惑。 就是在戰場上好像總要消耗很多子彈, 但也未必就能殺傷多少敵人。 難道他們的子彈就這麼取之不盡嗎?萬一打著打著沒子彈了可咋辦?

針對這個問題一直有一個說法, 在戰場上殺傷一個敵人需要消耗多少子彈?

二戰時需要2萬多發, 抗美援朝要五萬多發, 越戰要20萬發, 而現代則要25萬發子彈。 聽起來有點恐怖, 按照這樣計算的話, 現代戰場上想要殺傷一個敵軍。 假設每人帶300發子彈, 那不就需要800人打光所有彈藥嗎?聽著太懸了, 顯然這是不靠譜的。 就這些資料忽略了訓練、被繳獲、損失、壓制等等情況, 僅僅是以消耗的彈藥數量除以殺傷敵人數得來的。 而在戰場上, 無論你帶多少彈藥, 根本就用不完。

你可能會說電影裡的槍林彈雨都是假的咯。 首先, 那是電影, 肯定會有誇張的成分。 其次, 電影裡面截取的大多是著名的激烈戰鬥。 再有就是電影鏡頭都是跟著主角走的, 在戰場上真的很少出現拿起機槍狂掃的事情, 因為這樣火力點被暴露了就回很快被敵軍覆蓋, 所以得打幾槍換個位置。 而且在戰場上, 用的更多的是手榴彈, 而且據統計,

90%的傷亡都是碎片所傷, 死於槍彈下的真的很少。

再從攜帶彈藥數量來說, 雖然一個士兵攜帶的彈藥數量沒有硬性的法規標準的, 但是士兵要是帶齊裝備的話, 也沒有多餘的位置可以放很多彈匣了。 而帶零散的彈藥也沒有多大用處, 畢竟戰場上片刻放鬆不得,

一秒就可能是生與死的距離。 所以說, 士兵在戰場上真的沒有電影裡面所說的那麼誇張, 拿著機槍一直掃射。 首先帶的子彈就不夠你這麼掃, 其次也容易暴露自己。 電影嘛, 看看就好, 畢竟一場戰役的勝利與否, 更多靠的是戰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