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廣州女子圖鑒:從鐵飯碗的央企職員到早教女王,她的後半生

陳大咖|早教

教育界的生意人, 生意屆的教育家

最近發現一個有趣的趨勢。

有點富餘的女士們不再投資美甲店、服裝店, 改為投資幼稚園、早教機構。 用我一朋友的話說, 這筆賬劃得來啊, 至少自家寶寶還能用得上。

我所在的一些媽媽群, 也很認真地討論過“互助育兒法”。

她們繪出了這樣的藍圖:早上, 媽媽們把孩子送到一個地方, 白天由幾位全職媽媽照看所有小朋友(包括自己的), 職場媽媽每個月付給全職媽媽合理的費用。 這樣, 職場媽媽解決了孩子的託管問題, 全職媽媽解決了生計問題。

然而她們卡在了場地問題上——誰去租,

租哪裡, 誰負責裝修, 日常收支怎麼算?

早教在很多人眼裡, 是門檻不高的行業——無非就是“多帶幾個孩子”。 幾個家庭做做月餅、搞搞小樂隊、DIY親子手工之類的, 這些小活動不就是早教嗎?

But, 當每次深入到具體實施流程的時候, 卻總是沒有下文了。 畢竟場地、人員、管理、執照, 每一關談何容易。 早教行業, 市場不小, 隱形門檻不低。

所以, 創立一家早教中心的技術壁壘是什麼?

一個運作良好的早教機構要具備什麼條件?

為了解開疑雲, 咖姐最近接受了一位美媽Linda的邀請, 前往參觀她的早教機構——萊博蒂國際嬰幼兒日托, 順便和她討教了成功辦學的秘訣。

萊博蒂是廣州珠江新城的一個高端國際託管中心, 小學員們來自城中的中產家庭, 甚至包括部分外交人員和名人二代, 咖姐有幾個朋友也都是這裡的客戶, 口碑頗好。 咖姐第一個問題, 就開門見山地幫各位美媽問到重點:

“開一個全日託管中心, 能賺錢嗎?”

Linda很坦誠地表示, 不能說賺大錢, 但小收入還是有的。

隨著二娃政策的開放, 早教班的前景頗被業界看好。 但教育行業屬於長期投資, 難以短期收益。 她覺得最重要是保持本源——用心去做, 才會看到結果。

雙魚座的Linda出身書香門第, 爺爺曾是高校教授, 從小生活無憂, 直到工作之前的一切都包裹在濃濃的教育氛圍之中。 26歲那年, 很多同齡人還找不著北, 她已經是人生贏家, 有央企的鐵飯碗, 過著有車子、有孩子、有房子的中產生活。

然而27歲那年一下子湧現的種種人生危機, 讓她從被萬般呵護變成事事自食其力。 為了保持家人和自己的生活品質, 她不得不強迫自己忙碌起來, 她自稱是“一個很愛賺錢的女人”, 從此在創業的路上一去不回頭。

正如《七月與安生》裡面, 七月的媽媽說的那句經典臺詞——過得折騰一點也不一定不幸福,

就是太辛苦了。

但其實, 女孩子不管走哪條路, 都是會辛苦的。

從央企員工, 變成做買賣的生意人, 再因為理想, 變成教育界的生意人, 現在的Linda喜歡且習慣了忙碌。 早教行業, 則是她目前最看好的投資方向。

Linda認為, 與歐美發達地區相比, 中國針對0到3歲的託管配比是極低的, 而隨著中國家庭收入水準的提高及對孩子早期教護觀念的改變, 家長在這一塊越來越捨得花錢;加上二孩政策的加持, 0到3的託管與早教現時正是教育領域裡的藍海。 再者, 作為一項實業投資的生意來說, 託管早教投入的硬體成本, 相比傳統的餐飲、美業等行業來說也較低, 較易實現創業夢。

身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媽媽, Linda一直關注孩子的早期教育, 說起孩子的教育問題總是能侃侃而談。 她認為, 很多對早教沒有概念的創業者會認為, 早教就是陪孩子玩, 只要“不出事”就行了。

Linda眼裡的早教, 是對孩子心理、體能各方面瞭解之後, 進一步科學系統地陪玩陪學。 他們的技術壁壘在於“七大核心教護課程”:運動協調、認知啟蒙、社會適應力、語言樂趣、情緒鑰匙、成長教護。

針對員工管理,除了傳統的視頻監控和手機OA之外,還針對每個崗位擬定詳細的工作SOG(標準作業流程),雖表面是“陪孩子玩”,背後還是有相當多的管理工作要進行。

對於一些年紀比較小的寶寶,中心還配有專業的育嬰師,協助餵奶和換尿不濕等生活瑣事。因此萊博蒂同時取得了教育諮詢公司和家政服務公司的牌照,保證在早教和託管方面都符合法律法規。

比起每天只教孩子唱唱跳跳一小時的早教中心,託管中心的責任更加重大,它還擔任了孩子星期一到五全天候的吃喝拉撒和性格習慣養成,從身心健康到發育都要關注。

Linda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下午,2歲的峻峻準備吃下午茶。老師遞給她一份茶點,他看了好半天,始終不吃。老師問他:“為什麼不吃?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他搖搖頭。

老師說:“峻峻,你說出來,老師會幫助你。”

他伸出小手,指著盤子裡的蛋糕“嗯——”了一聲。

老師一看,那塊蛋糕有點裂痕。“你自己去換一塊完整的吧。”

他仔細選了一塊沒有裂痕的,回到座位上,很快吃完了他那份茶點。原來峻峻已經到了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他認為蛋糕有裂痕就不完美了。

有經驗的老師會知道,孩子的敏感期表明兒童的精神世界開始走向豐富和深入,這份感覺需要成人去尊重和保護。把學員寶寶都當成自己的孩子,需要愛心、更需要專業,萊博蒂的經營理念就是“做孩子的白天媽媽”。

對於託管中心來說,第一批客戶如何積攢下來是個難題。

對於Linda來說,這件事倒不是太困難,這得益於多年的人脈積累。她熱愛旅行,腳步遍佈幾十個國家,對品質服務很有心得,這令託管中心的服務在50%海歸家庭的前提下仍保持高滿意度。當然,挑戰也不是沒遇到過,這個春季流行的皰疹性咽峽炎就讓託管中心停止運行一周,她如臨大敵地請來疾控中心進行全面消毒。

萊博蒂的第一批客戶來自各大領事館,許多舉家遷移到廣州生活的外派高管,他們的孩子非常需要Day care(日托)的服務。後來,萊博蒂也和大型外企(比如普華永道)聯手舉辦親子活動,成為不少高薪白領的選擇,這樣積攢下來的客源就就越來越多。

每個月近萬元的保育費,實在不菲。萊博蒂除了高配比的師資(小孩和老師的比例為1.25:1),選址也很有學問,它選址在高端人群聚集的珠江公園附近,在商住兩用的大平層豪宅之中。比起商場或者寫字樓裡的託管中心,萊博蒂顯得更像一個“家”,全明屋且光亮通透,在天氣好的時候,老師還會帶領孩子們到樓下的小花園鍛煉身體。

這麼貴的託管,到底值不值?

Linda 給大家算了一筆賬,假設1個1歲左右的小孩平時由保姆照顧,每週去上2天早教班,那麼家庭支出是保姆費用(5千元/月),加上早教學費(3~4千元/月)。總開支其實是差不多的。再加上現在很多父母都意識到讓保姆全天候又做家務、又帶小孩並不靠譜,因此,選擇專業託管的中產家庭也越來越多。

在創業方面有著“狼性”的Linda同學,並不想止步於一家託管中心。她的藍圖是將它複製開去,且不只是局限于託管,增加開設專屬於0-3歲特色的興趣班,以及高端的親子沙龍和活動。

她說,希望每一個人口密集的社區,都有萊博蒂,讓它成為更多家庭選擇的“白天媽媽”。

她的這個野心,可能真的遇上了一個好的時代。近日,《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正式印發,其中有規範也有鼓勵,幼教屬於被鼓勵之列。

成為一個教育家,同時把錢賺了,你看好託管、早教這個行業嗎?

針對員工管理,除了傳統的視頻監控和手機OA之外,還針對每個崗位擬定詳細的工作SOG(標準作業流程),雖表面是“陪孩子玩”,背後還是有相當多的管理工作要進行。

對於一些年紀比較小的寶寶,中心還配有專業的育嬰師,協助餵奶和換尿不濕等生活瑣事。因此萊博蒂同時取得了教育諮詢公司和家政服務公司的牌照,保證在早教和託管方面都符合法律法規。

比起每天只教孩子唱唱跳跳一小時的早教中心,託管中心的責任更加重大,它還擔任了孩子星期一到五全天候的吃喝拉撒和性格習慣養成,從身心健康到發育都要關注。

Linda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下午,2歲的峻峻準備吃下午茶。老師遞給她一份茶點,他看了好半天,始終不吃。老師問他:“為什麼不吃?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他搖搖頭。

老師說:“峻峻,你說出來,老師會幫助你。”

他伸出小手,指著盤子裡的蛋糕“嗯——”了一聲。

老師一看,那塊蛋糕有點裂痕。“你自己去換一塊完整的吧。”

他仔細選了一塊沒有裂痕的,回到座位上,很快吃完了他那份茶點。原來峻峻已經到了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他認為蛋糕有裂痕就不完美了。

有經驗的老師會知道,孩子的敏感期表明兒童的精神世界開始走向豐富和深入,這份感覺需要成人去尊重和保護。把學員寶寶都當成自己的孩子,需要愛心、更需要專業,萊博蒂的經營理念就是“做孩子的白天媽媽”。

對於託管中心來說,第一批客戶如何積攢下來是個難題。

對於Linda來說,這件事倒不是太困難,這得益於多年的人脈積累。她熱愛旅行,腳步遍佈幾十個國家,對品質服務很有心得,這令託管中心的服務在50%海歸家庭的前提下仍保持高滿意度。當然,挑戰也不是沒遇到過,這個春季流行的皰疹性咽峽炎就讓託管中心停止運行一周,她如臨大敵地請來疾控中心進行全面消毒。

萊博蒂的第一批客戶來自各大領事館,許多舉家遷移到廣州生活的外派高管,他們的孩子非常需要Day care(日托)的服務。後來,萊博蒂也和大型外企(比如普華永道)聯手舉辦親子活動,成為不少高薪白領的選擇,這樣積攢下來的客源就就越來越多。

每個月近萬元的保育費,實在不菲。萊博蒂除了高配比的師資(小孩和老師的比例為1.25:1),選址也很有學問,它選址在高端人群聚集的珠江公園附近,在商住兩用的大平層豪宅之中。比起商場或者寫字樓裡的託管中心,萊博蒂顯得更像一個“家”,全明屋且光亮通透,在天氣好的時候,老師還會帶領孩子們到樓下的小花園鍛煉身體。

這麼貴的託管,到底值不值?

Linda 給大家算了一筆賬,假設1個1歲左右的小孩平時由保姆照顧,每週去上2天早教班,那麼家庭支出是保姆費用(5千元/月),加上早教學費(3~4千元/月)。總開支其實是差不多的。再加上現在很多父母都意識到讓保姆全天候又做家務、又帶小孩並不靠譜,因此,選擇專業託管的中產家庭也越來越多。

在創業方面有著“狼性”的Linda同學,並不想止步於一家託管中心。她的藍圖是將它複製開去,且不只是局限于託管,增加開設專屬於0-3歲特色的興趣班,以及高端的親子沙龍和活動。

她說,希望每一個人口密集的社區,都有萊博蒂,讓它成為更多家庭選擇的“白天媽媽”。

她的這個野心,可能真的遇上了一個好的時代。近日,《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正式印發,其中有規範也有鼓勵,幼教屬於被鼓勵之列。

成為一個教育家,同時把錢賺了,你看好託管、早教這個行業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