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嘉靖帝為何不殺大奸臣嚴嵩?難道他真的不知道嚴嵩是大奸臣嗎?

嘉靖皇帝, 以藩王身份當上皇帝, 跟內閣的一群老臣鬥來鬥去也不落於下風。 還為自己的父母爭得了帝后的名分。 當時大明封建王朝從全盛走向衰落, 嘉靖帝手下有很多絕頂聰明的人:夏言, 嚴嵩, 徐階, 高拱。 他在這些人中平衡著權力與私欲, 掌管著天下事。 證明了一點:他不是個笨人。

夏言和前期的嚴嵩都被他看的相當透徹, 雖然權傾朝野但絲毫不敢造次。 因為那時的嘉靖太聰明了, 用得著時便提拔, 用不著了就該殺殺, 絕不手軟。 後來嚴世蕃暗中給嚴嵩出謀劃策, 皇帝又沉迷追求長生不老之術, 朝堂之上烏煙瘴氣, 以嘉靖帝的智商真的全然不覺?他可是曾經把幾位玩於股掌之間的人!那麼, 他為什麼不殺嚴嵩呢?

答案很明顯, 他沒有殺嚴嵩的理由, 換句話說, 他為什麼要殺嚴嵩?有兩類大臣, 一是為皇帝想的, 二是為百姓想的。 你覺得哪種活的久?顯而易見第一種。

作為一個皇帝, 他首先要保障的當然是自己的生活品質, 其次才能想到顧及百姓的生活, 從這裡可以看出, 嘉靖帝不是一個有良心的皇帝。

可以說嚴嵩是個專業背鍋的, 國家混亂, 國庫空虛, 外敵將至。 這一切你能怪誰?直接怪皇帝?有人敢嗎?趙構下了殺嶽飛的命令,

最後跪在岳王廟前的是秦儈, 找誰說理去?嚴嵩挨了不少罵, 雖然挨的不冤, 可最該挨駡的那個卻被他擋住了。

嚴嵩是個情商極高的人, 他深刻的明白皇帝究竟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大臣, 自己幹什麼事情才能在皇帝手下安然無事。 前內閣首輔夏言品行端正, 是包拯那類的人物。 當時嘉靖帝沉迷修仙, 龍袍都不穿了, 整天穿得跟個道士一樣。 有一天送給所有內閣大臣們一個禮物——一頂親手做的道士帽子。 嚴嵩那人多猴精啊, 小心翼翼戴上還給罩了一層輕紗。 相對之下夏言這個人就太耿直, 他不願意戴, 皇帝問他為啥不願意啊, 人非常不開心的說:我是正經的國家大臣, 怎麼能戴那種東西!這就叫典型的給臉不要臉,

所以夏言被斬首, 換上了給臉就要的嚴嵩。

嚴嵩當政的時候雖然國庫空虛, 可皇帝卻不怎麼缺錢, 養道士修道觀需要很多錢也不缺。 這可是個巨大的優點, 把皇帝的唯一愛好上心了。 給你銀子, 替你背鍋, 還幫你工作, 試問對你這麼好的一人,

你捨得廢黜他嗎?就算忍心殺了他, 又去哪裡找這麼兢兢業業當你的狗的人呢?

嚴嵩這個人最後落得個家破人亡淪為乞丐, 受盡天下人白眼, 也沒有選擇自殺, 最後自己在荒野中死去。 這種神人, 天不收他, 不會輕易死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