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風水>正文

張谷英村,這個被稱為天下第一村

文圖編輯:丁錄年 柳絲青青

《尋找行將漸遠的鄉民生活》

文/胡慶軍

夕陽被遠遠拋在身後, 在曲崎山路中左拐右轉很長時間後, 我們終於抵達張谷英村。

夕陽映紅了深秋的張谷英村, 這個被稱為“天下第一村”、“民間故宮”的小村子呈半月形分佈在山腳下, 以主屋為大門, 背靠青山, 門前的渭溪河成了天然的護莊河。 因而很多人說這裡風水占盡, 場面壯觀。 漫步在村內, 渭溪河迂回曲折, 穿村而過, 河上建有不少小橋, 像極了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 在張谷英村, 忽然就想起那首詩:“溪每階下流, 門朝水中開。

” 渭溪河從村前穿行到村後, 環繞全村。 這個以先人張谷英命名的村落, 據說相當隱秘, 當年日本人佔領此地, 也沒有發現近在眼皮下, 還有這麼大一個村莊, 憑藉“大隱於世”的先天優勢, 六百多年來, 此村一直免於戰火, 子嗣興旺, 連綿不絕。

張谷英村, 位於湖南省岳陽市以東的渭洞筆架山和龍形山之下, 地處岳陽、平江、汨羅三縣市交匯處。 六百年來, 張谷英村就靜靜地鑲嵌在一片青山綠水裡。 這兒的歷史名稱叫渭洞。 渭洞不是一個“洞”, 而是指一個有一條叫渭水的小河蜿蜒流過的山間小盆地, 盆地中央有一座東南朝向的小山丘, 形狀蜿蜒似龍, 故名“龍形山”。 張谷英村古建築群順應龍形山的走勢, 沿渭溪河的流向, 繞河環山而建。

第二天清晨, 當地的朋友帶我們漫步在張谷英村, 仔細去體味這裡的歷史悠久及環境複雜, 這是個神秘和寧靜的地方。 青磚, 石柱, 水井, 巷道……以及那些殘破的屏壁、門牖和花欞, 讓人都是那麼熟悉而親切。 張谷英村是一個規模龐大、氣勢恢巨集、獨具建築風格的連體大宅院,

綿延兩裡之遙, 總建築面積達五萬一千多平方米, 至今保存完好的有四萬多平方米。 現有大小房屋1732間, 堂屋237個, 天井206個, 巷道64條, 石橋58座。 推開一扇扇的木門, 觸摸一根根石柱, 探訪一方方天井, 凝視一個個視窗, 許多的細節讓你感受到的是一個家族文明的精華和涵養。

走在傍溪的長廊上, 腳下是青石板鋪成的路, 目光裡那些村民憑欄而坐, 談古論今, 納涼休息, 觀賞安詳、靜謐的田園風光。 在朋友的介紹裡我靜靜感悟“山繞一環穿四坳, 水流百歲過三橋。 ”

據說渭溪河沿途可以通達各家門戶, 連接著各個巷道, 巷道兩旁由青磚壘牆, 高達十余米。 牆高且厚, 宜於防火, 稱為“封火牆”。 村裡像這樣的巷道似乎數不清,

它們縱橫交錯, 四通八達。 生活在此的村民, 可以往來穿行, 走親訪友可以做到“天晴不曝曬, 雨雪不濕鞋”。 這是張谷英最為神奇的地方, 令人歎為觀止。

進入“當大門”的庭院。 朋友介紹典型的“五井五進”的佈局:“井”指的是天井, “進”是指堂屋的間數。 五井五進是指當大門堂屋是由五個天井, 五間堂屋構成的。 堂屋的盡頭供奉著張谷英老先生的塑像, 每到年節, 張谷英村的村民會在這裡舉行祭祖活動, 參加祭祀的人長袍禮帽, 古老的儀式展示著這個家族悠久的文化傳承。

目前, 張谷英村比較完整的門庭有“上新屋”、“當大門”、“ 潘家沖”三棟, 三棟門庭各自分東、西、南方向設置, 主庭高壁厚簷, 圍屋層層相因, 分則自成系統, 合則渾然一體。

仔細考察每家房屋的規格, 則不難發現其設計充分展示了國人“合而不同”的思想, 每家看似一樣, 則又有不同。

初來的人都會對這裡數不勝數天井感興趣, 它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神來之筆, 不僅是重要的排水系統, 也是房屋的採光之源(屋內只有天井上不蓋瓦)。 天井都用上好的大理石砌成,做工是絕對精良,據說許多研究現代建築的專家來此考察,砌天井的大理石經過幾百年的磨礪,仍嚴絲合縫,刀片都難切入。試想當一家人圍坐天井旁,睛賞日月,陰觀雨雪,品茶聊天,家長里短,那種其樂融融的家庭氣氛,肯定羨煞天人。不知是交通不便還是不被外人所知,來這的遊人不是太多。因而可以安下心來,靜靜地在村中如迷宮般的小巷中盤恒,靜靜地品味每一處古舊,體驗每一處新奇。行走在充滿古風鄉韻,懷舊之情會油然而生,中國傳統中修身齊家的文化底蘊處處都可以體現,中國人以家為單位,以家和為萬事興的根本,這延綿五百年的古村落家家戶戶便是清晰的寫照。

這裡與中國大部分村落一樣,村中的青壯年男女大部分都去了外地謀生,所以留下來的大都是上了年紀老人或很小的孩子。好在村中仍保留了中國農村的自給自足傳統,對村民的生計影響不是太大,村民自種糧食,自釀美酒,自榨食油,自磨豆腐,自製各種醬菜……如今受外界商品大潮的影響,村民也將自家所產的土特產售賣給遊客。

當然,村中最受人歡迎的還是開在古老屋子的村民餐館。圍坐在天井旁的小桌上,品嘗村民端出熱氣騰騰菜肴,雖不是什麼奇珍異味,但卻是農家自種的菜蔬與自製的臘肉臘魚,沁入舌尖的味道,簡單而醇厚,仍是從前的味道。

六百年來,張谷英村在歷史的長河裡訴說著一種古樸和寧靜,講述著一部村落的農耕文明史,默默地展現的是行將漸遠的鄉民生活哲學。

胡慶軍,筆名:北友。1969年12月出生。河北黃驊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天津作家協會會員。主任記者職稱。曾出任多家刊物、網站編委、副總編、總編。作品散見《西北軍事文學》《詩潮》《綠風》、<<中國文化報》《天津文學》《時代文學》、泰國《中華日報》等報刊。作品被收入《2009中國詩歌選》《2010中國詩歌選》《中國網路詩歌精選》、《天津現當代詩選》《中國散文選100家》等30余種文學選本。著有詩集《走向成熟》、《遠去的風景》、《點亮一盞心燈》、《站在時光的邊緣》等多部。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天井都用上好的大理石砌成,做工是絕對精良,據說許多研究現代建築的專家來此考察,砌天井的大理石經過幾百年的磨礪,仍嚴絲合縫,刀片都難切入。試想當一家人圍坐天井旁,睛賞日月,陰觀雨雪,品茶聊天,家長里短,那種其樂融融的家庭氣氛,肯定羨煞天人。不知是交通不便還是不被外人所知,來這的遊人不是太多。因而可以安下心來,靜靜地在村中如迷宮般的小巷中盤恒,靜靜地品味每一處古舊,體驗每一處新奇。行走在充滿古風鄉韻,懷舊之情會油然而生,中國傳統中修身齊家的文化底蘊處處都可以體現,中國人以家為單位,以家和為萬事興的根本,這延綿五百年的古村落家家戶戶便是清晰的寫照。

這裡與中國大部分村落一樣,村中的青壯年男女大部分都去了外地謀生,所以留下來的大都是上了年紀老人或很小的孩子。好在村中仍保留了中國農村的自給自足傳統,對村民的生計影響不是太大,村民自種糧食,自釀美酒,自榨食油,自磨豆腐,自製各種醬菜……如今受外界商品大潮的影響,村民也將自家所產的土特產售賣給遊客。

當然,村中最受人歡迎的還是開在古老屋子的村民餐館。圍坐在天井旁的小桌上,品嘗村民端出熱氣騰騰菜肴,雖不是什麼奇珍異味,但卻是農家自種的菜蔬與自製的臘肉臘魚,沁入舌尖的味道,簡單而醇厚,仍是從前的味道。

六百年來,張谷英村在歷史的長河裡訴說著一種古樸和寧靜,講述著一部村落的農耕文明史,默默地展現的是行將漸遠的鄉民生活哲學。

胡慶軍,筆名:北友。1969年12月出生。河北黃驊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天津作家協會會員。主任記者職稱。曾出任多家刊物、網站編委、副總編、總編。作品散見《西北軍事文學》《詩潮》《綠風》、<<中國文化報》《天津文學》《時代文學》、泰國《中華日報》等報刊。作品被收入《2009中國詩歌選》《2010中國詩歌選》《中國網路詩歌精選》、《天津現當代詩選》《中國散文選100家》等30余種文學選本。著有詩集《走向成熟》、《遠去的風景》、《點亮一盞心燈》、《站在時光的邊緣》等多部。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