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世民當面殺了李淵的十個孫子,後者痛下毒咒最終應驗

西元626年7月2日, 李世民為奪取皇位發動宣武門之變, 弑殺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 隨後, 李世民帶兵逼迫父親李淵交出兵權。 李淵心裡清楚二兒子已經掌握了局面, 不得以之下只能照辦。 其實, 當時的皇位繼承人, 太子李建成並非像電視劇中拍的那樣暴戾無度, 相反, 早在隨李淵起兵時, 他就展現出過人的軍事指揮才能;唐朝建立後, 李建成作為文官集團代表, 處理宮內事務。 由於李建成性格寬厚仁愛, 頗受文武百官擁戴, 因此威望極高。

然而問題就出在“一山難容二虎”, 李淵的大兒子和二兒子都非常優秀, 但皇帝只能由一人來當。 在古代, 威望高是一方面, 關鍵是手裡要有兵權。 因此掌握兵權更多的李世民贏得了宣武門之變, 當李淵得知自己痛失兩個兒子, 並讓出兵權後, 求了李世民一件事, 便是禍不及子孫, 希望李世民能放過李建成的5個兒子和李元吉的5個兒子。

然而, 李世民是個手段很硬的人, 他明白“養虎為患”的道理, 於是不聽父親的勸阻, 將大哥和弟弟的十子一併處死。 眼看自己的十個親孫子被殺, 李淵十分悲痛, 氣急之下說了一句話:“汝殺吾子孫, 日後汝子孫亦複如是!”這句話說得很毒, 意思是今天你李世民把我的兒子和孫子都殺了, 將來你會遭到報應的。

不過事情已經做了, 李世民是站在歷史的風口浪尖上的人物, 不能說後悔就後悔。 好在他一生勵精圖治, 也堪稱一代明君。 不過李世民的兒子們, 卻在一番太平盛世下開始搞事。 西元642年, 太子李承乾懷疑胞弟魏王李泰有奪嫡之心。 李承乾雖然為人聰慧, 但他有個硬傷, 就是腿部有疾, 走路不便。 在古代, 外貌也是一個政治家的硬資本之一, 更別說代表國家的皇帝了。 而此時李泰愈發得到李世民寵愛, 太子李承乾就愈發不安。

李承乾曾試圖暗殺李泰, 但屢次失敗後, 便於642年計畫聯合漢王李元昌、陳國公侯君集等人起兵逼供。 然而走漏風聲後, 太子被廢,

流放充軍;説明謀反的人全部被處死。 太子沒了, 就要另立太子。 李世民心想:“泰立, 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 泰共承乾可無恙也。 ”如果立李泰為太子, 按照他的脾氣, 所有對皇位有威脅的人都會被謀害, 這樣李淵的毒咒不就應驗了嗎?於是李世民想了個辦法, 他立了嫡三子李治為太子, 是為唐高宗。

李泰本以為自己勝券在握, 沒想到竟然讓李治得了大便宜。 心急之下, 李泰抑鬱而死, 時年僅35歲。 而被發配充軍的太子李承乾也鬱鬱不平, 發配到黔州後2年也去世了。 其實, 無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泰, 個人能力都沒的說。 先後栽在政治鬥爭中, 確實是令人惋惜。 不過相比之下, 李世民其他兒子下場也非常悲慘。

楚王李寬, 早夭無子, 連封國都被解除了。 郁林王李恪, 此人就是個悲劇, 雖貴為皇子, 頗有才能, 但一生鮮有被寵, 自己還不斷犯錯, 雖然都是些小錯誤, 可是頭銜被一削再削。 齊王李祐起兵謀反, 但手下士兵非但不回應, 反而自發地將其擒拿, 最後被貶為庶人。 蜀王李愔, 品行極差, 經常遭到彈劾,永徽4年,李愔因坐連謀反被貶為庶人……

以這幾個案例為代表,李世民的14個兒子,除了早夭的、鬱鬱不得志的,就是直接謀反或者坐連謀反,下場大多十分悲慘,得以善終的不多。對於李世民這樣一位千古明君來說,自己的兒子並非全都無能,其中也不乏治國良材,卻落得這樣的下場,是在是令人唏噓。不過,如果想到當年玄武門之變後李淵惡狠狠地說出的那句近乎於毒咒的話,再聯想到殘酷的歷史,這句話便如同應驗了一般。“最是無情帝王家”,這樣的因果,實在是令人不寒而慄。

經常遭到彈劾,永徽4年,李愔因坐連謀反被貶為庶人……

以這幾個案例為代表,李世民的14個兒子,除了早夭的、鬱鬱不得志的,就是直接謀反或者坐連謀反,下場大多十分悲慘,得以善終的不多。對於李世民這樣一位千古明君來說,自己的兒子並非全都無能,其中也不乏治國良材,卻落得這樣的下場,是在是令人唏噓。不過,如果想到當年玄武門之變後李淵惡狠狠地說出的那句近乎於毒咒的話,再聯想到殘酷的歷史,這句話便如同應驗了一般。“最是無情帝王家”,這樣的因果,實在是令人不寒而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