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肝臟好不好,自我鑒別法,看身體的這幾個地方就知道!

我們都知道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 它一般是不會“喊疼”的。 所以, 我們要及時觀察肝臟健康的情況, 並做出相應的對策, 保證肝臟的健康。

肝臟好不好, 看眼睛、臉、身上就知道!

肝臟不好, 眼睛有三個信號

1、眼睛乾澀, 眼疲勞——肝血不足的表現

手機電腦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 這就導致用眼強度越來越大, 視疲勞已經不足為奇, 因此會常常出現視蒙、眼脹、眼部乾澀、灼痛、眼及眼眶酸痛等症狀以及頭痛、噁心、乏力等周身不適, 但你要明白, 長期看電腦看書, 是非常損耗肝血的。

2、眼紅有血絲、視力模糊——肝火旺盛的表現

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不規律、不良情緒積鬱, 或者煙酒過度導致。 肝經循行於頭、耳、胸脅, 所以出現頭昏頭脹, 兩耳轟鳴、胸脅脹痛。 道醫有“肝主目”的說法, 因此肝火旺盛還常常出現眼部症狀, 如:眼紅、眼幹、眼部分泌物多等。

3、鞏膜發黃——肝炎表現

"鞏膜發黃"是診斷肝臟疾病的重要依據, 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幾乎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鞏膜黃染"。

肝臟不好, 臉上有三個信號

1、痤瘡

肝臟毒素堆積, 造成激素失衡, 內分泌的失調, 造成痤瘡。

2、粉刺

人體內黃體荷爾蒙起著促進分泌皮脂的作用,

而肝臟則能破壞黃體荷爾蒙, 調整荷爾蒙平衡。 因此肝臟功能降低會使皮脂分泌增多, 最終導致粉刺叢生。

3、臉色

肝藏血, 肝血不足, 臉部得不到足夠的滋養, 就會暗淡無光。 如果肝臟不能正常排毒, 毒素就會滯留在體內, 再美的女性朋友也會變成“黃臉婆”。

肝臟不好, 身上有兩個信號

1、蜘蛛痣

面頸部、胸前部、肩部和上肢手背等上腔靜脈所流經的皮膚區域表面出現的暗紅色血管痣, 因形狀很像蜘蛛, 稱為“蜘蛛痣”。

54%左右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人可出現蜘蛛痣。 隨著肝功能的好轉, 蜘蛛痣可由原來鮮紅色變成暗色,

最後消失。

所以, 如果身體出現蜘蛛痣, 那麼就去檢查肝臟是否有病變吧。

2、血痣

見《外科正宗》卷四, 由於肝經怒火鬱結, 其形初起色紅如痣, 漸大如豆, 揩之血流。 如果你發現你身上長了很多血紅色的血痣, 那就去醫院查查肝臟吧, 通常這是肝臟受損的表現。

肝臟受到損害就導致雌激素滅活能力下降,就會出現血痣,通常見於軀幹以上部位,尤以面、頸和手部多見。

血痣提示脂肪痰濕的積滯,容易發生脂肪肝,肝硬化,膽囊炎,多見於脂肪肝,慢性肝炎的病人。

艾灸養肝

推薦養肝艾灸穴位:

1.肝俞穴

肝俞穴:位於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肝俞穴與太沖穴搭配,在中醫裡屬於“俞原配穴”法,並且它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彙聚而成的“水潭”,艾灸它能夠補肝陰,養肝柔肝。

2.太沖穴

太沖穴:在足背側,在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刺激太沖,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

3.大敦穴

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

大敦穴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也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泉眼的意思。艾灸此穴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

4.期門穴

期門穴: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期門穴是肝經的募穴,也是肝經的最上的一穴,是調理肝的重要穴位,配合肝俞具有疏肝活血化瘀的作用。

5.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足三裡穴是補脾胃的要穴,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靠它們運化,所以養肝必須把脾胃這個運化氣血的“機器”保養好。

6太溪穴

太溪穴: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太溪穴是腎的原穴,是儲存腎臟元氣的倉庫。肝屬木,腎屬水,樹木需要水的澆灌才能健康成長,所以中醫養生提醒您養肝必須要滋陰,而太溪能調動腎臟的功能,能夠更好地“滋水涵木”。

7.行間穴

行間穴: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行間穴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肝火的穴位。

對以上穴位,進行懸灸,建議1天1次,每次2~3個穴位,每穴灸30~40分鐘,【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可以多灸幾個穴位,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進行自我調節】

小編推薦:

健康減肥不反彈,這樣做才對!

偏頭痛反復發作自怎麼辦?艾灸幫你快速止痛!

40歲以上男人身上有四弱 如何重返20歲活力

胃病再也不用吃那麼多藥了,艾灸這幾個穴位之後再也沒犯過!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瞭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肝臟受到損害就導致雌激素滅活能力下降,就會出現血痣,通常見於軀幹以上部位,尤以面、頸和手部多見。

血痣提示脂肪痰濕的積滯,容易發生脂肪肝,肝硬化,膽囊炎,多見於脂肪肝,慢性肝炎的病人。

艾灸養肝

推薦養肝艾灸穴位:

1.肝俞穴

肝俞穴:位於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肝俞穴與太沖穴搭配,在中醫裡屬於“俞原配穴”法,並且它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彙聚而成的“水潭”,艾灸它能夠補肝陰,養肝柔肝。

2.太沖穴

太沖穴:在足背側,在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刺激太沖,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

3.大敦穴

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

大敦穴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也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泉眼的意思。艾灸此穴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

4.期門穴

期門穴: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期門穴是肝經的募穴,也是肝經的最上的一穴,是調理肝的重要穴位,配合肝俞具有疏肝活血化瘀的作用。

5.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足三裡穴是補脾胃的要穴,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靠它們運化,所以養肝必須把脾胃這個運化氣血的“機器”保養好。

6太溪穴

太溪穴: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太溪穴是腎的原穴,是儲存腎臟元氣的倉庫。肝屬木,腎屬水,樹木需要水的澆灌才能健康成長,所以中醫養生提醒您養肝必須要滋陰,而太溪能調動腎臟的功能,能夠更好地“滋水涵木”。

7.行間穴

行間穴: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行間穴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肝火的穴位。

對以上穴位,進行懸灸,建議1天1次,每次2~3個穴位,每穴灸30~40分鐘,【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可以多灸幾個穴位,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進行自我調節】

小編推薦:

健康減肥不反彈,這樣做才對!

偏頭痛反復發作自怎麼辦?艾灸幫你快速止痛!

40歲以上男人身上有四弱 如何重返20歲活力

胃病再也不用吃那麼多藥了,艾灸這幾個穴位之後再也沒犯過!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瞭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