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做事三分鐘熱度?原來是你破壞了寶寶專注力!

有些家長會發現自家孩子做事情三分鐘熱度, 有頭無尾。 有時候吃飯吃到一半就被旁邊的玩具吸引了, 眼睛一直盯著玩具, 非要邊玩玩具邊吃飯, 媽媽們也束手無策。

為什麼每個孩子最初的專注力是一樣的,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而出現嚴重差異呢?

一方面, 孩子由於年齡特性, 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 難以保持專注力。 但另一方面, 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往往是家長, 也許只是不經間的言行, 就已經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破壞孩子專注力的行為】

1、家長不分時機的關心、干擾、催促

寶寶放學回來後就在地上快樂地搭著積木, 一臉的專注, 仿佛是在做一件大工程。 當寶寶玩得正興高采烈的時候, 媽媽拿了杯水過來, 叫寶寶喝口水。

不一會兒又問寶寶累不累, 要不要休息一下;過一會兒又喊著寶寶要開始收拾玩具, 準備吃飯……寶寶的“大工程”計畫就這樣被媽媽的“關心問候”多次打斷了。

或許正是家長不分時機的關心讓寶寶養成的這樣一種不良習慣呢!要想寶寶能夠專心下來, 家長就應該要保護好寶寶做事情的“連貫性”, 讓寶寶能夠享受到“由始至終”的連續感和成功感。

2、提供給寶寶太多玩具

家長想讓寶寶玩的盡興, 把所有的玩具都拿給了寶寶。 其實, 一下子給孩子提供太多的玩具, 孩子面對這些選擇, 自然也就“貪心”地這也玩一下, 那也玩一下。

這麼多的玩具其實更讓孩子分心呢, 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在多次的這些行為中逐漸形成的哦!

3、缺乏耐心

動物園猴山旁, 寶寶高興地看著爬高躍低的小猴子。 一旁的爸爸不斷催促著:“走了走了!還要看老虎、獅子呢!”小傢伙不為所動。

爸爸一邊忽悠著一邊又開始催。 很多時候不是寶寶缺乏耐心, 而是大人提前喪失了觀察的耐心。

4、玩遊戲時過多的干涉、強迫

寶寶正專心地拼拼圖, 媽媽走過來看了一下說“你這塊兒拼錯了呀, 應該放在這兒”。 幾經嘮叨, 寶寶索性不玩拼圖了。

本來父母想要參與其中是一件好事, 但是自以為是的行為干涉往往只會剝奪了孩子的玩耍自由。

5、不給孩子獨處的時間

寶寶難以心靜很多時候是因為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如果爸媽總是在寶寶看書、玩玩具的時候, 在身邊轉來轉去, 或大聲交談, 或播放電視節目, 寶寶又怎麼能夠靜下心來呢?

所以, 適當地給寶寶一些獨處的時間和空間, 爸媽可以遠遠地關注著孩子以免發生危險,

家長的活動儘量不要影響到寶寶。

父母要找出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 這樣就可以根據孩子的弱點, 一方面幫助他排除和解決一些防礙他集中注意力的因素, 另一方面配合注意力的訓練, 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