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袁崇煥被淩遲後,貼身侍衛對天發一毒誓,如今已執行17代387年!

袁崇煥, 字元素, 生於廣東東莞石碣, 祖籍廣西梧州。 明朝末年薊遼督師。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 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 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 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甯遠大捷、甯錦大捷, 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 崇禎即位後, 剷除了魏忠賢等人, 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 於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 解了京師之圍。

面對袁崇煥的強悍, 皇太極自知無法戰勝, 就想了一個辦法採用離間計, 聲稱袁崇煥與他們有密約, 故意放清軍入關。 此時, 魏忠賢餘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 袁崇煥最終被朱由檢以通敵叛國罪處以淩遲。

袁崇煥被淩遲之後, 當時的北京城老百姓都受到蒙蔽, 認為袁崇煥通敵賣國。 沒人敢給袁崇煥收屍, 就在這時一位袁崇煥生前的貼身侍衛姓佘的義士冒死偷出其頭顱, 將其掩埋在自家後院。 並跪在地上對天起誓:子孫後人不得為官, 不得回廣東老家, 世代為袁將軍守墓!

直到清朝乾隆皇帝時期, 袁崇煥的事情才得到平反, 人們才知道他是一位英雄, 而不是叛國者。 乾隆皇帝還讓人尋找袁崇煥的後人, 最後找到了佘侍衛的後代, 知道他們世世代代都在為袁崇煥守墓。 乾隆非常的感動, 就想請他們出仕在朝為官。 但他們堅持嚴守祖訓, 誓不入朝, 婉拒了乾隆的好意。

如今, 400年已經悄然逝去, 為袁崇煥守墓的佘侍衛的後代已經到了第17代, 佘家的第十七代傳人是一位年過七旬的老太太。 後來當地有關部門, 認為佘奶奶年事已高, 想請人代替來清掃袁將軍墓, 但被佘奶奶拒絕, 她說:“守護袁將軍墓的同時, 也是守護一份特殊遺產, 它就叫做忠義精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