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孟嘗君聽諫的氣度與能力,無與倫比

孟嘗君是戰國時期四大公子之一。 四大公子被司馬遷稱作“公卿之俠”, 因善養門客而權傾諸侯。 孟嘗君門下當然也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物, 本文要提到的是孟嘗君一位名叫公孫戌的門客。

孟嘗君是齊國的貴族, 曾奉命出使楚國。 楚國國君送了一具象牙床給孟嘗君, 這是非常貴重的一份禮物。 楚王派一個叫登徒直的人, 幫孟嘗君把象牙床送回齊國, 大概是因為孟嘗君還要帶著自己的隨從到其它幾個國家走走, 登徒直不願意去送, 因為象牙床價值千金, 路上稍有損傷, 傾家蕩產也賠償不起。 但楚王的命令又不能公然違抗。

於是登徒直找到了公孫戌, 說:你要能說服孟嘗君拒收這具象牙床, 免了我這趟差事, 我就把家裡那口祖傳的寶劍送給你。 公孫戌滿口答應。

見到孟嘗君之後, 公孫戌對他說:你名滿天下, 人們都仰慕你, 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你是個能夠賑濟貧窮,

為人排解危難, 卻不貪慕錢財的人。 很多小國的國君甚至紛紛把自己國家的相印(丞相的印信)呈送給你, 就是希望你能幫助他們這些弱國寡民, 解決困難。 現在你一到楚國, 就接受這麼貴重的禮物。 楚是大國, 送具象牙床不算什麼。 但這件事一旦傳出去, 那些等著你去排憂解難, 卻拿不出珍貴禮物獻給你的國家怎麼辦?他們拿不出像樣的禮物, 還好意思讓你幫忙解決困難嗎?這樣一來, 你還當得起解人危難、不貪錢財的名頭嗎?

古時候的名人和今天的名人不太一樣, 更加愛惜名譽。 孟嘗君尤其注重名聲, 覺得公孫戌講得很在理, 於是就決定向楚王推辭這件禮物。 公孫戌一看遊說成功, 神情洋溢地走了,

心裡惦記著登徒直答應送他的那口祖傳寶劍, 走路時的神態難免有些得意忘形。 結果還沒走出門口就被孟嘗君叫回來了。

孟嘗君問他:“子何足之高, 志之揚也?”(《資治通鑒》卷二)意思是你走就走唄, 這麼趾高氣揚幹嗎?公孫戌還算是實誠人, 把登徒直跟他說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孟嘗君。 換成一般人, 聽到公孫戌這個解釋會怎麼想?一定會大怒, 覺得你騙我, 讓我把象牙床給拒絕了, 你自己從別人那兒得了一口寶劍。 但孟嘗君氣量很大, 不僅沒有生氣, 反而告訴公孫戌, 可以收下這口寶劍。 更為難得的是, 孟嘗君還在自己的門口寫下這麼一句話:“有能揚文之名, 止文之過, 私得寶於外者, 疾入諫!”(《資治通鑒》卷二)這裡的“文”,

是孟嘗君稱自己的名字, 孟嘗君原名叫田文。 孟嘗君從這件事上受到啟發, 告訴手下的門客們:只要你們能揚播我的好名聲, 阻止我犯錯誤, 你們有意見儘管來跟我提, 哪怕是你私下收了別人的好處, 變著法地幫別人說話, 我也不介意, 只要你說得在理, 有助於樹立我好的名譽, 我一概接受。

這番態度體現出孟嘗君的君子氣魄, 司馬光評價孟嘗君“能用諫”, 能夠真正地把別人的意見聽進去, 用別人的諫諍來匡正自己。

世界上有一種人, 表面上和藹客氣, 對別人提的意見恭恭敬敬, 骨子裡卻滿不是這麼回事, 從來只認為自己是對的, 對不同意見完全不屑一顧, 更別提按別人的意見來改正了。 孟嘗君不是這種人, 更難能可貴的是:“苟其言之善也, 雖懷詐諼之心, 猶將用之, 況盡忠無私以事其上乎!”(《資治通鑒》卷二)意思是只要道理對, 哪怕對方提建議時懷有欺詐心理, 也能就事論事, 吸取對方正確的部分。 有了這樣的態度, 那些本來就懷著忠誠, 毫無私心地輔佐你的人, 豈不是能更積極地給你提供更多的建設性意見?這不就在上下級之間形成一種良性互動了嗎?

《詩經》裡有句話:“采葑采菲,無以下體。”(《詩• 邶風• 穀風》)什麼意思呢?葑和菲是兩種草本植物,古人採摘以作食物。這兩種菜的葉子和根莖都可以食用,葉子通常是甘美的,但根莖有時甘美可食,有時苦惡不可食,無定數。人們在採摘的時候,不能因為它的根是苦的,就連葉子也扔了。詩句中的“下體”指的就是根莖。公孫戌給孟嘗君提的意見,好比是根莖苦澀的葑、菲,動機很糟糕,貪圖得到別人的寶劍,這就是苦澀的菜根,但他說的道理本身是對的,就好比是甘美的菜葉。孟嘗君是善於“採摘”的人,沒有因為公孫戌錯誤的動機而連帶否定他所陳述的道理。這是孟嘗君“聽諫”的氣度與能力,值得今天的人好好學習。

《詩經》裡有句話:“采葑采菲,無以下體。”(《詩• 邶風• 穀風》)什麼意思呢?葑和菲是兩種草本植物,古人採摘以作食物。這兩種菜的葉子和根莖都可以食用,葉子通常是甘美的,但根莖有時甘美可食,有時苦惡不可食,無定數。人們在採摘的時候,不能因為它的根是苦的,就連葉子也扔了。詩句中的“下體”指的就是根莖。公孫戌給孟嘗君提的意見,好比是根莖苦澀的葑、菲,動機很糟糕,貪圖得到別人的寶劍,這就是苦澀的菜根,但他說的道理本身是對的,就好比是甘美的菜葉。孟嘗君是善於“採摘”的人,沒有因為公孫戌錯誤的動機而連帶否定他所陳述的道理。這是孟嘗君“聽諫”的氣度與能力,值得今天的人好好學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