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自來水、蒸餾水還是無菌注射用水?吸氧應該用哪種濕化液?

吸氧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 是氧療中一部分, 是緩解缺氧的一種方法。 吸氧用於糾正缺氧, 提高動脈血氧分壓和氧飽和度的水準, 促進代謝, 是輔助治療多種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呼吸衰竭, 慢性氣管炎, 腦血管病, 冠心病。 臨床缺氧症狀不明顯者, 也可能存在著氧債, 也可能微循環代謝異常, 因而可能需要吸氧。 如某些外科手術前後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胎心音不良或分娩時產程過長等病人等。

網友的觀點

一名懷有八個月身孕的孕婦, 某中心衛生院吸氧時, 護士誤將酒精當成無菌注射用水加入濕化瓶, 一度造成身體不適。

那麼究竟臨床上更換濕化瓶時用自來水、蒸餾水還是無菌注射用水呢?看看他們怎麼說吧

網友A說:“我在醫院實習的時侯, 因為看到不同科室濕化瓶用的試劑都不一樣 , 所以就請教了一位老師:一般就可用普通的自來水,

如果有條件的情況下使用滅菌蒸餾水, 每天進行更換和消毒。 ”

網友B說:“我們是用蒸餾水, 有的時候就用我們自己喝的蒸餾水, 瓶子明天換, 好象不能用自來水, 或冷開水, 自來水裡有很多礦物質, 會有沉澱, 大概是這樣。 ”

網友C說:“我們以前用的是無菌蒸餾水, 但我們發現在香港很多醫院他們吸氧不用加水濕化, 我們回來也試了試, 發現如果短時間的吸氧沒有問題, 但時間長會有出鼻血的現象, 於是我們就對長期吸氧的病人給濕化, 臨時短時間的病人只是裝空的濕化瓶。 ”

各網友爭議不一, 現在各級醫院, 對於吸氧時濕化瓶裡的水, 有用自來水的, 有蒸餾水, 有無菌注射用水, 有生理鹽水、……濕化液, 那麼那一種最符合醫院感染管理規範?

根據病情選擇濕化液

瓶里加水是為了增加吸氧時的濕度, 如果水用完了就只是氧氣沒有經過濕化, 舒適度會稍微差些, 如果氧濃度調的偏大, 在吸氧過程中可能會有乾燥的情況, 對鼻粘膜有些刺激。

有些急性肺水腫病人需要高流量乙醇濕化給氧。

急性肺水腫是急性左心衰的典型表現.其特徵之一就是陣陣咳嗽,並咳出大量白色或粉紅色泡沫樣痰,量大時能從口鼻湧出,嚴重阻礙患者的通氣.這時的吸氧應大流量鼻導管或面罩給 氧.並讓氧氣通過酒精濕化,就是讓肺泡內泡沫的表面張力減低,使之破裂消失,增加氣體的交換面積,有利於氣體進入肺內,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難.。

目前臨床上廣泛使用蒸餾水作為氧氣濕化液, 但由於蒸餾水本身不具備消毒、抑菌作用, 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中又極易使細菌生長繁殖。 一般情況下, 需要24小時更換一次無菌注射用水, 避免污染。 醫生建議一般濕化液選擇加無菌生理鹽水, 避免吸氧後引起呼吸道乾燥, 等滲溶液還可避免細胞的腫脹與細胞液的外滲。

更多護理前沿諮訊, 請關注“護士劄記”頭條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