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禧避禍西安,並沒有趙白石,也沒有去吳家東院……

《那年花好月正圓》, 其中趙白石作為陝甘總督陪侍左右。 吳家東院也被要求接駕。 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 慈禧去了西安到底做了什麼呢?在西安到底住在什麼地方呢?

1900年, 八國聯軍向我國發動侵略戰爭, 8月14日攻進北京。 15日, 慈禧挾光緒倉皇西逃, 狼狽不堪。 途經懷來縣時, 因知縣吳永“接駕”有功, 一夜之間竟從七品升至四品, 成為清王朝統治史上又一醜聞。 同年10月19日, 慈禧、光緒等人西逃入陝境, 又給陝西人民帶來了許多災難。

這時的陝西, 正逢歷史上罕見的旱、蝗大災, 受災面積達60多州縣。 當時陝西人口約800萬, 饑民竟超過300萬。 據志書記載, 時“赤地千里, 餓殍載道”, 有的地方竟有出賣人肉者。 然而, 慈禧卻根本不顧陝西人民死活, 仍然大擺昔日威風, 從潼關到西安, 凡其所過之處, 一律清水灑街, 黃土鋪路。 所住房子均要張燈結綵, 門、壁、頂棚, 全部用黃色綢緞裝飾。

每頓飯食, 筵席常達數百桌, 致使所過州、縣, 所搭的臨時廚房即占半條街。 慈禧每到一地前, 先派太監檢查“接駕”的準備情況, 有功者賞, 不周到者處罰。 這些檢查的宦官內侍, 每到一地, 見酒席則盡情吃喝, 見文物、古玩則隨意攫取。 籌辦官吏只好屈意奉承, 待這些宦官離去後, 地方官往往又得興師動眾, 重新辦理。 據《重修華縣誌》記載, 慈禧一行到華縣前, “官紳籌備, 目不交睫者數十日, 張燈結綵, 備極豪華。 ”其它州縣亦大抵如此, 如華陰知縣以為慈禧可能過境時要上華山, 特地為慈禧、光緒趕制“禦床”兩張, 放置在華山中峰。 床架用檀木精雕而成, 床頂和四周均用玻璃鑲成雙層空心形狀, 內注清水, 並放養金魚和水草, 造價甚高。 但慈禧卻嫌山路險峰而不願登臨,
結果這兩張耗費了大量錢財的“禦床”並未用上。 慈禧尚在河南境內時, 陝西的官吏就大肆張揚, 動用大批勞動力為迎接慈禧一行作準備。 貧苦百姓每天帶上黑豆、油渣、麩皮作為口糧去服勞役, 監督的官吏稍不如意, 即對服役者鞭打繩栓, 隨意處罰。 被強征去辦“皇差”的車輛, 還常被無故扣留。 如上的興師動眾“接駕”, 鬧得百姓叫苦連天, 怨聲載道。

10月26日, 慈禧一行到西安。 恰這一天下雨, 但當局仍強令群眾跪在雨中“接駕”, 就連當時正在西安府中學堂讀書的于右任也被迫與老師跪在雨中一個多小時。

慈禧在西安所住的“行宮”, 更是大費周折。 陝西當局先打算把有數百間房屋的北院門(今西安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巡撫衙門作為行宮, 大興土木進行整修, 北鄰的陝西中學堂亦被佔用, 迫使學校停辦。 為修北院行宮及其它宮廷官員住所, 截止慈禧入陝, 已用銀子近5萬兩。 慈禧一行入陝後, 又因趕修不及, 急忙把原陝甘總督衙門(即今南院門市委機關駐地。

此時總督衙門遷往蘭州)作為臨時行宮, 用紅油漆將門、柱油刷一新, 牌坊均畫以雲龍。 但慈禧一行到西安後, 卻嫌房屋太少不願進住, 仍住在北院巡撫衙門。 護理陝西巡撫端方為迎接慈禧等人, 專門設立支應局辦理“皇差”, 不到一月時間, 就用去白銀29萬餘兩。 這些勞民傷財的行動引起廣大人民群眾強烈不滿。 辛亥革命時著名的革命党人于右任當時正在西安府中學堂讀書, 對慈禧禍國殃民的行徑非常憤恨, 寫信給當時的陝西巡撫岑春煊, 請其殺死慈禧, 重新實行百日維新時的“新政”。 信尚未發出, 被同學王炳靈苦勸而作罷。 于右任的行動雖然幼稚, 但的確反映了當時廣大群眾強烈不滿的心聲。

慈禧在西安的生活亦很奢侈。 “禦膳房”設葷局、素局、飯局、菜局、粥局、茶局、酪局、點心局等多種,每局廚司多者有十數人,餐前必先由太監呈上功能表一百餘種由慈禧點菜。慈禧要喝牛奶,當時西安尚無奶牛,陝西當局急購有奶黃牛六七頭,專供她喝奶用。1901年夏,陝西又逢大旱,異常炎熱。慈禧嫌熱,地方官又想方設法弄到幾個綠色琉璃大缸送到慈禧住處,每日派人換水,為慈禧房中降溫。慈禧每天要喝冰鎮酸梅湯,但炎夏的西安根本找不到冰,地方官又派人每日赴距西安百餘裡外的太白山拉冰,供“禦膳房”使用。慈禧一人在陝西住的前8個月就花去白銀12萬兩,可買小麥280萬斤(按當時市價)。就這樣驚人的花費,慈禧還不滿意,竟說:“自來在京膳費,何止數倍,今可謂省用。”①慈禧在宮中飽食終日,或聽戲、聽說書、看雜耍消磨時光,或以金球、元寶賭博取樂,或以寫字作畫消遣。當年跟隨慈禧到西安的嶽超在回憶錄《庚子~辛醜隨鑒紀實》中寫道:“慈禧年愈花甲,自京至陝輾轉數千里,顛沛勞頓,終未見風塵之色。”其養尊處優的生活可見一斑。

身為皇帝的光緒在慈禧的淫威之下,完全是一個傀儡。從百日維新失敗後,慈禧一直對光緒防範甚嚴,在其周圍密佈爪牙。光緒的一言一行,慈禧均能迅速知道。據嶽超回憶,光緒到西安後,容顏憔悴,時常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從未見其片刻開朗或偶一強作歡笑,總是謹言慎行,唯恐大禍隨時及身。召見臣下議事時,光緒呆坐在龍椅上,形若木雞,一言不發。只有慈禧問他時才哼上幾聲,不過例行公事而已,一切事情全由慈禧決定。

慈禧在西安時,生活花費如此之大,卻假惺惺地說,國家蒙難,一切均應從儉。她衣著外面穿布衣,裡面卻多穿綢緞。上行下效,許多官僚亦如此。

慈禧在西安為了搜刮到更多的錢財,公開賣官鬻爵。潼關一大財主想買一道員,慈禧明碼標價,認為至少需白銀萬兩。城固寡婦巨富衡張氏,為了和嗣子衡長緒爭奪家產出銀一萬兩求見慈禧,買得“二品夫人”頭銜。慈禧如此,下面的官宦亦效仿,於是貪污舞弊、敲詐勒索之事層出不窮。大太監李蓮英權勢很大,不僅慈禧賣官之事多經其手,就是各地臣僚向慈禧供奉禮品時,也必須同時備厚禮賄賂李蓮英。後來慈禧離西安時搬運的財物中,李蓮英的財物竟超過慈禧所得財物的一半。宮中的其他太監,也是事事須收賄賂,僅每天供慈禧吃燕菜一項,就須加“宮門費”三百兩白銀,否則不收。如果慈禧吃不上燕菜,承辦官員就有被殺頭的危險。太監出外買東西,向不給錢,致使行宮附近的商人叫苦不迭。太監如此,其他官僚亦不例外,總兵陳澤霖侵吞巨額軍餉,軍機大臣榮祿欲查處嚴辦,陳給榮祿賄銀四萬兩、綢緞四箱,榮祿即准其將此項軍餉作為“前放遺失”予以報銷。那些所謂“兩侍衛兵”及各地來陝的“勤王之師”,亦常到處搶劫擄掠,無惡不作,百姓視其猶如虎狼。就連慈禧逃離北京時拉車的牛,也被稱為“恩牛”,披紅掛彩,在大街上任意橫衝直撞,頂翻貨攤,撞傷行人,無人敢阻擋。

宮廷裡燈紅酒綠奢侈生活的同時,連續大旱三年之後的西安城裡卻“民多菜色”、“餓殍載道”,走投無路的饑民于1900年12月某日把軍機大臣榮祿圍住,要求救濟。慈禧恐激起民變,只好下令開設粥場。

慈禧在西安期間,奕劻與李鴻章作為清廷全權代表,與外國侵略者在北京談判。外國代表提出要嚴懲“首禍諸臣”的要求,慈禧遂下令莊親王載勳、左都禦史英年自盡。軍機大臣趙舒翹,因多次支持慈禧的重大決策,深為慈禧信賴。當時諸大臣及外國代表均把趙舒翹作為“縱拳”的禍首之一,要求嚴辦。慈禧起初也打算保住趙舒翹,僅給其以革職留任處分,但外國代表態度強硬,並以武力相威脅。清廷遂對趙舒翹的定罪一再加碼,直至定為“斬立決”。由於趙舒翹是長安人,且一向廉潔幹練,官聲頗好,消息傳出後,西安城內許多人為趙請命,聚集達數萬人。慈禧等人為平民憤,又下令趙舒翹自盡。1901年2月24日,趙舒翹書絕命詩二首,其中有“生死由天原不計,滿目哭送卻傷神”句,頗為悲愴。趙自盡時,因身體強健,吞金,未死;喝鴉片與砒霜,仍未死;一直從午後的1時折騰至深夜11時,尚未咽氣。監刑人岑春煊再三逼促,言辭極為淩厲。趙舒翹家人迫不得已“乃以綿紙遍糊七竅,灌以燒酒而悶煞之。屢絕屢蘇,反復數次而後畢命。”②引自《陝巡大事記本末》。趙舒翹死時年僅53歲,其妻亦同日自盡。趙舒翹一向對慈禧忠心耿耿,但慈禧為了保全自己,把責任均推給趙舒翹等人,反責怪趙等“誤國”,其陰險毒辣的手段,昭然若揭。

慈禧等人在陝西期間,皇差共耗費白銀190多萬兩。1901年10月6日慈禧帶著3000輛大車財物,坐著八抬大轎,在大批武裝的保護下,耀武揚威地離開西安,所擺的場面較入陝時更甚。“沿途千官車馬、萬乘旌旗,氣象極為嚴肅,較來時光景,當然大不相同。”但據當事人回憶,“除省城內趨炎附勢之士紳緊張周旋外,一般人民則毫無表示。”

“禦膳房”設葷局、素局、飯局、菜局、粥局、茶局、酪局、點心局等多種,每局廚司多者有十數人,餐前必先由太監呈上功能表一百餘種由慈禧點菜。慈禧要喝牛奶,當時西安尚無奶牛,陝西當局急購有奶黃牛六七頭,專供她喝奶用。1901年夏,陝西又逢大旱,異常炎熱。慈禧嫌熱,地方官又想方設法弄到幾個綠色琉璃大缸送到慈禧住處,每日派人換水,為慈禧房中降溫。慈禧每天要喝冰鎮酸梅湯,但炎夏的西安根本找不到冰,地方官又派人每日赴距西安百餘裡外的太白山拉冰,供“禦膳房”使用。慈禧一人在陝西住的前8個月就花去白銀12萬兩,可買小麥280萬斤(按當時市價)。就這樣驚人的花費,慈禧還不滿意,竟說:“自來在京膳費,何止數倍,今可謂省用。”①慈禧在宮中飽食終日,或聽戲、聽說書、看雜耍消磨時光,或以金球、元寶賭博取樂,或以寫字作畫消遣。當年跟隨慈禧到西安的嶽超在回憶錄《庚子~辛醜隨鑒紀實》中寫道:“慈禧年愈花甲,自京至陝輾轉數千里,顛沛勞頓,終未見風塵之色。”其養尊處優的生活可見一斑。

身為皇帝的光緒在慈禧的淫威之下,完全是一個傀儡。從百日維新失敗後,慈禧一直對光緒防範甚嚴,在其周圍密佈爪牙。光緒的一言一行,慈禧均能迅速知道。據嶽超回憶,光緒到西安後,容顏憔悴,時常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從未見其片刻開朗或偶一強作歡笑,總是謹言慎行,唯恐大禍隨時及身。召見臣下議事時,光緒呆坐在龍椅上,形若木雞,一言不發。只有慈禧問他時才哼上幾聲,不過例行公事而已,一切事情全由慈禧決定。

慈禧在西安時,生活花費如此之大,卻假惺惺地說,國家蒙難,一切均應從儉。她衣著外面穿布衣,裡面卻多穿綢緞。上行下效,許多官僚亦如此。

慈禧在西安為了搜刮到更多的錢財,公開賣官鬻爵。潼關一大財主想買一道員,慈禧明碼標價,認為至少需白銀萬兩。城固寡婦巨富衡張氏,為了和嗣子衡長緒爭奪家產出銀一萬兩求見慈禧,買得“二品夫人”頭銜。慈禧如此,下面的官宦亦效仿,於是貪污舞弊、敲詐勒索之事層出不窮。大太監李蓮英權勢很大,不僅慈禧賣官之事多經其手,就是各地臣僚向慈禧供奉禮品時,也必須同時備厚禮賄賂李蓮英。後來慈禧離西安時搬運的財物中,李蓮英的財物竟超過慈禧所得財物的一半。宮中的其他太監,也是事事須收賄賂,僅每天供慈禧吃燕菜一項,就須加“宮門費”三百兩白銀,否則不收。如果慈禧吃不上燕菜,承辦官員就有被殺頭的危險。太監出外買東西,向不給錢,致使行宮附近的商人叫苦不迭。太監如此,其他官僚亦不例外,總兵陳澤霖侵吞巨額軍餉,軍機大臣榮祿欲查處嚴辦,陳給榮祿賄銀四萬兩、綢緞四箱,榮祿即准其將此項軍餉作為“前放遺失”予以報銷。那些所謂“兩侍衛兵”及各地來陝的“勤王之師”,亦常到處搶劫擄掠,無惡不作,百姓視其猶如虎狼。就連慈禧逃離北京時拉車的牛,也被稱為“恩牛”,披紅掛彩,在大街上任意橫衝直撞,頂翻貨攤,撞傷行人,無人敢阻擋。

宮廷裡燈紅酒綠奢侈生活的同時,連續大旱三年之後的西安城裡卻“民多菜色”、“餓殍載道”,走投無路的饑民于1900年12月某日把軍機大臣榮祿圍住,要求救濟。慈禧恐激起民變,只好下令開設粥場。

慈禧在西安期間,奕劻與李鴻章作為清廷全權代表,與外國侵略者在北京談判。外國代表提出要嚴懲“首禍諸臣”的要求,慈禧遂下令莊親王載勳、左都禦史英年自盡。軍機大臣趙舒翹,因多次支持慈禧的重大決策,深為慈禧信賴。當時諸大臣及外國代表均把趙舒翹作為“縱拳”的禍首之一,要求嚴辦。慈禧起初也打算保住趙舒翹,僅給其以革職留任處分,但外國代表態度強硬,並以武力相威脅。清廷遂對趙舒翹的定罪一再加碼,直至定為“斬立決”。由於趙舒翹是長安人,且一向廉潔幹練,官聲頗好,消息傳出後,西安城內許多人為趙請命,聚集達數萬人。慈禧等人為平民憤,又下令趙舒翹自盡。1901年2月24日,趙舒翹書絕命詩二首,其中有“生死由天原不計,滿目哭送卻傷神”句,頗為悲愴。趙自盡時,因身體強健,吞金,未死;喝鴉片與砒霜,仍未死;一直從午後的1時折騰至深夜11時,尚未咽氣。監刑人岑春煊再三逼促,言辭極為淩厲。趙舒翹家人迫不得已“乃以綿紙遍糊七竅,灌以燒酒而悶煞之。屢絕屢蘇,反復數次而後畢命。”②引自《陝巡大事記本末》。趙舒翹死時年僅53歲,其妻亦同日自盡。趙舒翹一向對慈禧忠心耿耿,但慈禧為了保全自己,把責任均推給趙舒翹等人,反責怪趙等“誤國”,其陰險毒辣的手段,昭然若揭。

慈禧等人在陝西期間,皇差共耗費白銀190多萬兩。1901年10月6日慈禧帶著3000輛大車財物,坐著八抬大轎,在大批武裝的保護下,耀武揚威地離開西安,所擺的場面較入陝時更甚。“沿途千官車馬、萬乘旌旗,氣象極為嚴肅,較來時光景,當然大不相同。”但據當事人回憶,“除省城內趨炎附勢之士紳緊張周旋外,一般人民則毫無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