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太平天子、歷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宣德皇帝朱瞻基

宣德皇帝朱瞻基

宣德皇帝朱瞻基, 歷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 被史家稱為太平天子。 在位期間政治清明, 法紀嚴明, 經濟發展, 倉廩充實,

百姓安居, 社會穩定, 蔚然有治平之象, 形成了明代早期國泰民安的升平景觀。 後世稱之為"仁宣之治", 他對明王朝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朱瞻基, 漢族, 明朝第五位皇帝。 明仁宗朱高熾長子, 永樂九年被祖父朱棣立為皇太孫。 洪熙元年即位, 朱瞻基在位期間, 人才濟濟, 政治清明, 百姓安居樂業, 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 朱瞻基在位十年, 節省財力, 減輕人民的負擔, 促進了中國各族人民與交阯的交流。 派遣鄭和第七次下西洋, 做出的貢獻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 史稱"仁宣之治"。

朱瞻基出生於洪武三十一年, 朱棣靖難之役勝利以後, 就親自挑選當時的著名文臣擔任朱瞻基的老師, 並多次指示, 這對後來朱瞻基有非常大的幫助,

朱棣對朱瞻基的精心教導對朱瞻基以後成為著名的守成之君, 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宣德皇帝朱瞻基

朱瞻基登基之後, 馬上著手整頓軍務, 準備迎接來自強藩的挑戰。 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都有爭奪皇位的念頭, 於是把皇叔朱高煦軟禁在西安門內逍遙城,

逼皇叔朱高燧交兵權。 徹底解決了藩王問題。 鞏固了皇位。 朱瞻基保留了原來的政府結構, 讓許多傑出的官員繼續效勞。 改革科舉取士法, 嚴格任用和考察官吏制度, 嚴厲控制宦官, 打擊貪官污吏, 使吏治清廉。 堅持任人唯賢、唯才是舉。

朱瞻基有句名言, "省事不如省官"。 百姓安定就是國家的福氣, 朱瞻基認為國家的賦稅有常額, 不能養冗官。 實行安民、愛民的仁政。 他深知"民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因此在他統治的期間內, 體恤民情, 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 "坐皇宮九重, 思田裡三農", 這是朱瞻基的真實心態。 招人墾荒, 發展農業生產。 宣德五年, 京畿地區發生了蝗災, 朱瞻基派遣官員前去指揮消滅蝗蟲。

他仍不放心, 特意諭旨戶部, 告誡他們往年負責捕蝗的官員害民的危害一點也不比蝗災小, 因此要嚴禁杜絕這種事情的再次發生, 還做有一首《捕蝗詩》頒給臣子。

宣德皇帝朱瞻基

朱瞻基清楚, 昏君濫用民力乃至亡國, 隋煬帝就是個例子, 所以非常注意愛惜民力。

在他統治的10年間, 多次下旨為民解困。

可以說朱瞻基是一位稱職的皇帝, 是明史中一個了不起的時期。 他對明王朝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他被史學家稱之為太平天子、守成之君, 讓明王朝的"仁宣盛世"達到了頂峰。

宣德十年正月, 朱瞻基意外地死去, 終年38歲。 他在位10年。 他被尊為章皇帝, 廟號宣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