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害怕跟別人進行社交,怎麼辦?

本文作者:L先生說

前幾天, 跟一位朋友, 小聚了一下。

這位朋友, 在一家大型 IT 公司裡當技術主管。 收入不低, 煙酒不沾, 常常健身, 外型不錯, 為人也踏實可靠。 除了有一點技術宅的死板之外, 可以說是非常理想的類型了。

但這麼優秀的人, 卻一直單身著。

我問:為什麼一直單著, 難道你是單身主義者?

他說:也不是。 其實這幾年, 也跟一些女生交往過, 但因為有輕微的社交恐懼, 基本都無疾而終。

他說, 從幾年前開始, 就發現自己有這個毛病。 跟不太熟的人說話時, 會非常緊張、局促, 尤其是當直視別人的眼睛時, 會感到很刺眼,

不由自主地想躲閃。 嚴重的時候, 大腦一片空白, 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雖然面對熟悉的人會好很多, 但這樣的狀態, 自己會從內心裡排斥, 對方也不會高興。 大多等不及「從不熟悉變得熟悉」, 雙方就失去了繼續聯繫的動力。

好在自己也不急, 只能寄希望於早日能解決這個問題。

我注意到, 他跟我講述的時候, 用了一個詞, 「焦慮」。

對他來說, 每一次跟陌生人見面, 都是一次煎熬。 他想要努力表現得好一些, 但往往適得其反, 伴隨而來的就是強烈的焦慮。

這種情況, 其實很常見。

在我的社群裡和後臺, 經常看到這樣的問題:

我特別害怕登臺演講, 每次需要做提案, 走上講臺, 哪怕已經做足了準備, 也覺得抑制不住地緊張, 出汗,

怎麼辦?

我很害怕在別人面前發言, 有時領導在會上讓我發言, 自己都能感到說出來的話在顫抖, 只想趕緊坐下來, 怎麼辦?

我剛拿到一個商務拓展的職位, 但跟別人溝通時, 總會擔心自己會不會說錯話、害公司出醜, 導致壓力特別大, 我該不該放棄這份工作?

……

這些問題, 其實, 都是有跡可循的。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 提到過一個「ABC理論」。 這個理論, 把我們對事物的態度, 分成三種因素。

其中, A 代表 Activating event, 也就是外界事件。 C 代表 Consequence, 亦即我們所產生的情緒和心理反應。

把它們連接起來的是什麼呢?就是 B(Belief), 信念。

我們所產生的不良情緒和反應, 並不是由外界事件直接引起的, 而是由我們的信念 —— 亦即對外界事件的解讀 —— 所引發的。

舉個例子:工作犯了錯,

有些人會想「這下搞砸了, 年終獎一定沒我的份了」, 從而變得懊惱和沮喪;而有些人則會想「多虧這次犯錯, 讓我以後可以少走些彎路」, 從而對工作更加積極。

面對同一個事件, 會產生完全相反的結果, 關鍵就在於, 他們用來解讀事件的「信念」不同。

這個理論相當重要,

可以說, 它是整個認知行為主義(心理諮詢三大流派之一)的基石。

那麼, 社交恐懼、演說恐懼、溝通恐懼……到底, 源於什麼樣的「信念」呢?

我想先聊聊自己的經歷。

我講過不少課, 評價基本都是:乾貨很多, 信息量大, 誠意滿滿, 就是語速太快。

其實你知道嗎?幾年前, 我語速更快。

以前跟別人講話, 經常要把一句話重複兩三遍, 別人才能聽懂。

現在的情況, 已經是刻意練習、降低語速之後的結果。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對自己做了一番分析。

我發現, 最核心的原因, 是因為:當我聽別人說話的時候, 我經常會覺得, 別人在單位時間裡, 傳達給我的信息量太少。

有時, 我會稍稍感到有些不耐煩。

折射到自己身上, 就會迫使我在潛意識裡,

產生一個認知:

我要提高單位時間裡的信息量, 否則別人就會感到不耐煩。

這會導致什麼後果呢?就是無意識地加快語速, 從而提高信息量。

在這裡, 「語速太慢 - 信息量太低 - 會讓人不耐煩」, 就是一個不恰當的「信念」。

但它是不是最根本的信念呢?其實也不是。

為什麼認為別人可能不耐煩, 就要下意識地去改變它?

這裡面, 其實潛藏了一個邏輯:

我必須不犯差錯, 這樣, 才能得到別人的歡迎。

這才是問題背後, 最根本的「信念」。

回到最開始的例子。

我那位朋友, 之所以產生社交恐懼, 最大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他覺得自己「不善於交際」。

於是, 他會非常在意自己的言辭、神情、狀態和肢體動作。 他會希望, 自己能夠通過良好的表現, 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

這些潛意識裡的念頭,會給他施加壓力。他會慢慢覺得,交際對他來說,變成了一個苦差事。

這裡面,最根本的信念,是他認為:

一個優秀的人,必須談笑自若、善於交際,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歡迎。

其實,大多數跟社交、交際相關的問題,最根本的原因,都源於此。

為什麼你害怕演講?表面的原因,是因為你不夠自信,擔心自己表現不好;而深層的原因,是因為你認為:你一定要表現得非常淡定從容,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歡迎。

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就算在演講過程中,犯了一些錯誤,說話囉嗦了一點,甚至忘詞,又有什麼關係?大多數時候,別人關注的是你的內容。只要內容是優質的,並且講得不要太差,大多數人並不會太在意,更不會記住。

這是因為,神情,語氣,狀態,都屬於「細節記憶」,而我們的大腦,為了節省空間,採取的是「模式記憶」。

也就是說,對發生過的事情,我們會記得它的印象,有一個概括性的認知,但並不會記住一切細節 —— 否則我們的大腦也太累了。

但是,當你抱持著「我不應該出任何差錯,這樣才能得到歡迎」時,就會給自己一個巨大的壓力。

簡而言之,你人為地將自己的期望,調得過高了。

在這種情況下,你所有的表現,只要稍稍不符合期望,就都是「負面」的。你對它們的記憶會跟負面情緒捆綁。

長此以往,你會對演說、交際、聊天,產生一種強烈的排斥心理。

這就形成了「社交恐懼」。

這種現象,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當你產生負面情緒時,你的情緒,會反向影響你的發揮。從而讓你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你會一直處於這樣的狀態裡:擔心表現不好 - 產生負面情緒 - 影響表現 - 加重擔心 - 加重負面情緒……

原因在於:我們的大腦中,有兩個部位。一個叫做杏仁核,負責對外來刺激作出反應,並引起即時的情緒反應;另一個叫做前額葉白質,負責參與高級的認知活動,比如推理、計算、決策、判斷,等等。

這兩個部位有一種很奇妙的關係:它們是相互抑制的。

也就是說,當你的杏仁核被啟動,亦即產生負面情緒時,它會抑制前額葉白質的活動,從而降低我們的認知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感到緊張、焦慮時,會經常感到「腦子一片空白」的原因。

長期重複這種狀態,會很容易導致一種後果:習得性無助。

你會覺得,自己盡了很大努力,卻依然得不到好的結果。從而慢慢失去信心。

你的每一次行為,不但沒有改變自己的錯誤信念,反而還在不斷地強化這種信念。

到了那個時候,你的「信念」就真的被固化了,要再去進行改變,就會更加困難。

那麼,這些「我不應該出任何差錯,這樣才能得到歡迎」的信念,究竟來自哪裡呢?

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我們的成長環境。

我們是一個喜歡塑造「優秀」的社會。從小開始,家庭、輿論、環境,就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向我們灌輸這樣的觀念:

一個優秀的人必須是完美的,不應該出錯,出錯是可恥的。

我們太喜歡塑造「高大」「正確」「崇高」的形象,不喜歡質疑和批判。

我們沒有信仰,但喜歡造神。

我們除了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優秀」,還要求他們在各方面都做到「優秀」。

無論你是聽著「別人家的孩子」長大,抑或你自己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你在成長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受到環境的壓力。

別人會告訴你:你要加油,要做到最好,要變得優秀。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對自身的期望,會慢慢地被外界或自己,調適到極高水準。

我們不能容忍自己表現不好,對自己的錯誤難以釋懷,因為我們會在內心之中,覺得「我犯了錯,就不再優秀了,就會變得平庸,會被人看不起」。

我們難以接受多元化、多樣性,難以容忍平庸,過分追求傑出和完美,堅信「一定要出人頭地」。

這又何嘗不是這個時代,最深層的一個「信念」?

最後,我們來聊一聊:

當你面對壓力、感到焦慮時,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幫你作出調整呢?

1. 反思自己的情緒

一個非常簡單的做法,是當你感到負面情緒時,停下來,反問自己:

我產生了什麼樣的情緒?

為什麼我會產生這樣的情緒?

是什麼信念,使我產生這樣的情緒?

這個做法的機制是什麼呢?

前面講過,杏仁核和前額葉白質是互相抑制的,情緒會啟動杏仁核,抑制我們的認知能力。

那麼反過來呢?也是一樣的。

當我們迫使自己去思考時,實際上就是在進行認知活動。

這時,前額葉白質會被啟動,反過來抑制杏仁核的活動,從而降低我們的情緒水準。

也就是說,只要簡單地對情緒進行反思,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讓自己鎮靜下來,恢復正常的思考能力。

2. 找到自己的根本信念

克服負面情緒,最關鍵的一點,是找到自己最深層的「信念」。

這裡介紹一個認知行為療法(CBT)的工具,叫做「箭頭向下技術」,來幫你找出信念。

它怎麼操作呢?非常簡單,你只要針對自己的擔憂,不斷地反問:

如果它實現了,會怎麼樣?

以社交恐懼的案例為例:

為什麼我會害怕交際?

—— 因為我覺得自己不善於表達。

如果我的確不善於表達,會怎麼樣?

—— 我會表現得很差。

如果我表現得很差,會怎麼樣?

—— 我會讓對方不開心。

如果我讓對方不開心了,會怎麼樣?

—— 我就會得不到對方的喜歡。

這裡,我們就能得到深層信念:

我必須表現得很好,否則就會得不到對方的喜歡。

這就是癥結所在,也是我們所要著手去解決的問題。

3. 拓展「可能域」。

「可能域」,也是 CBT 裡面的一個術語。它的含義很簡單:

很多事物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在它們中間,存在著非常多的可能性。

只是這些可能性,經常被我們選擇性地忽視。

以前面的例子來講:

「我」必須不犯差錯,才能得到對方的喜歡;反之對方就會討厭「我」嗎?

當然不是。

對方可能被你的什麼地方吸引呢?外貌,氣質,才識,經歷,性格,內涵,諸如此類。

有沒有可能,你的言談和表達,甚至稍微的局促、緊張,在對方眼裡,反而是一個很可愛的加分項呢?

這些可能性本身,都是存在的。關鍵在於,不要給自己設限。

你所認知的,和對方認知的,很可能並不一致。這中間,存在一個巨大的鴻溝。

不要被這道鴻溝嚇退。

一個優秀的人,並不是不犯錯誤,而是能夠駕馭好自己的思想和情緒。

共勉。

這些潛意識裡的念頭,會給他施加壓力。他會慢慢覺得,交際對他來說,變成了一個苦差事。

這裡面,最根本的信念,是他認為:

一個優秀的人,必須談笑自若、善於交際,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歡迎。

其實,大多數跟社交、交際相關的問題,最根本的原因,都源於此。

為什麼你害怕演講?表面的原因,是因為你不夠自信,擔心自己表現不好;而深層的原因,是因為你認為:你一定要表現得非常淡定從容,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歡迎。

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就算在演講過程中,犯了一些錯誤,說話囉嗦了一點,甚至忘詞,又有什麼關係?大多數時候,別人關注的是你的內容。只要內容是優質的,並且講得不要太差,大多數人並不會太在意,更不會記住。

這是因為,神情,語氣,狀態,都屬於「細節記憶」,而我們的大腦,為了節省空間,採取的是「模式記憶」。

也就是說,對發生過的事情,我們會記得它的印象,有一個概括性的認知,但並不會記住一切細節 —— 否則我們的大腦也太累了。

但是,當你抱持著「我不應該出任何差錯,這樣才能得到歡迎」時,就會給自己一個巨大的壓力。

簡而言之,你人為地將自己的期望,調得過高了。

在這種情況下,你所有的表現,只要稍稍不符合期望,就都是「負面」的。你對它們的記憶會跟負面情緒捆綁。

長此以往,你會對演說、交際、聊天,產生一種強烈的排斥心理。

這就形成了「社交恐懼」。

這種現象,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當你產生負面情緒時,你的情緒,會反向影響你的發揮。從而讓你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你會一直處於這樣的狀態裡:擔心表現不好 - 產生負面情緒 - 影響表現 - 加重擔心 - 加重負面情緒……

原因在於:我們的大腦中,有兩個部位。一個叫做杏仁核,負責對外來刺激作出反應,並引起即時的情緒反應;另一個叫做前額葉白質,負責參與高級的認知活動,比如推理、計算、決策、判斷,等等。

這兩個部位有一種很奇妙的關係:它們是相互抑制的。

也就是說,當你的杏仁核被啟動,亦即產生負面情緒時,它會抑制前額葉白質的活動,從而降低我們的認知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感到緊張、焦慮時,會經常感到「腦子一片空白」的原因。

長期重複這種狀態,會很容易導致一種後果:習得性無助。

你會覺得,自己盡了很大努力,卻依然得不到好的結果。從而慢慢失去信心。

你的每一次行為,不但沒有改變自己的錯誤信念,反而還在不斷地強化這種信念。

到了那個時候,你的「信念」就真的被固化了,要再去進行改變,就會更加困難。

那麼,這些「我不應該出任何差錯,這樣才能得到歡迎」的信念,究竟來自哪裡呢?

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我們的成長環境。

我們是一個喜歡塑造「優秀」的社會。從小開始,家庭、輿論、環境,就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向我們灌輸這樣的觀念:

一個優秀的人必須是完美的,不應該出錯,出錯是可恥的。

我們太喜歡塑造「高大」「正確」「崇高」的形象,不喜歡質疑和批判。

我們沒有信仰,但喜歡造神。

我們除了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優秀」,還要求他們在各方面都做到「優秀」。

無論你是聽著「別人家的孩子」長大,抑或你自己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你在成長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受到環境的壓力。

別人會告訴你:你要加油,要做到最好,要變得優秀。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對自身的期望,會慢慢地被外界或自己,調適到極高水準。

我們不能容忍自己表現不好,對自己的錯誤難以釋懷,因為我們會在內心之中,覺得「我犯了錯,就不再優秀了,就會變得平庸,會被人看不起」。

我們難以接受多元化、多樣性,難以容忍平庸,過分追求傑出和完美,堅信「一定要出人頭地」。

這又何嘗不是這個時代,最深層的一個「信念」?

最後,我們來聊一聊:

當你面對壓力、感到焦慮時,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幫你作出調整呢?

1. 反思自己的情緒

一個非常簡單的做法,是當你感到負面情緒時,停下來,反問自己:

我產生了什麼樣的情緒?

為什麼我會產生這樣的情緒?

是什麼信念,使我產生這樣的情緒?

這個做法的機制是什麼呢?

前面講過,杏仁核和前額葉白質是互相抑制的,情緒會啟動杏仁核,抑制我們的認知能力。

那麼反過來呢?也是一樣的。

當我們迫使自己去思考時,實際上就是在進行認知活動。

這時,前額葉白質會被啟動,反過來抑制杏仁核的活動,從而降低我們的情緒水準。

也就是說,只要簡單地對情緒進行反思,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讓自己鎮靜下來,恢復正常的思考能力。

2. 找到自己的根本信念

克服負面情緒,最關鍵的一點,是找到自己最深層的「信念」。

這裡介紹一個認知行為療法(CBT)的工具,叫做「箭頭向下技術」,來幫你找出信念。

它怎麼操作呢?非常簡單,你只要針對自己的擔憂,不斷地反問:

如果它實現了,會怎麼樣?

以社交恐懼的案例為例:

為什麼我會害怕交際?

—— 因為我覺得自己不善於表達。

如果我的確不善於表達,會怎麼樣?

—— 我會表現得很差。

如果我表現得很差,會怎麼樣?

—— 我會讓對方不開心。

如果我讓對方不開心了,會怎麼樣?

—— 我就會得不到對方的喜歡。

這裡,我們就能得到深層信念:

我必須表現得很好,否則就會得不到對方的喜歡。

這就是癥結所在,也是我們所要著手去解決的問題。

3. 拓展「可能域」。

「可能域」,也是 CBT 裡面的一個術語。它的含義很簡單:

很多事物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在它們中間,存在著非常多的可能性。

只是這些可能性,經常被我們選擇性地忽視。

以前面的例子來講:

「我」必須不犯差錯,才能得到對方的喜歡;反之對方就會討厭「我」嗎?

當然不是。

對方可能被你的什麼地方吸引呢?外貌,氣質,才識,經歷,性格,內涵,諸如此類。

有沒有可能,你的言談和表達,甚至稍微的局促、緊張,在對方眼裡,反而是一個很可愛的加分項呢?

這些可能性本身,都是存在的。關鍵在於,不要給自己設限。

你所認知的,和對方認知的,很可能並不一致。這中間,存在一個巨大的鴻溝。

不要被這道鴻溝嚇退。

一個優秀的人,並不是不犯錯誤,而是能夠駕馭好自己的思想和情緒。

共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