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南北朝君王:殺掉侄子奪取皇位,雖勵精圖治終難逃報應

小王今天為大家帶來的依舊是一段南北朝的歷史。 在那個紛亂的年代, 為了至高無上的皇權,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的事情屢見不鮮, 正所謂“無毒不丈夫”。 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高演就是親手除掉自己的年幼侄子才登上皇位。

可以說高演是一位英明的皇帝, 在治國理政方面很有建樹, 然而他最終還是沒能逃出“因果報應”的迴圈。 所謂的“報應”當然不是封建迷信, 而是他當初行為的必然結果。

時間回到西元559年, 北齊開國皇帝高洋駕崩, 他的兒子高殷隨之繼位, 當時高殷只有15歲。 高殷自幼聰慧過人且溫潤善良, 很有仁君的潛質, 可惜生於亂世, 仁君是沒有立足之地的。

高殷年幼, 根基淺薄, 當時的大權主要掌握在他的兩個叔叔, 親王高演、高湛手中, 他們就是當時出名的“二王”。 為了削弱二王的權利, 高殷聯合大臣楊愔商議秘密採取行動, 拿掉二王手中的兵權,

可惜事情很快敗露, 楊愔被殺, 高殷也被高演趕下臺。

西元560年, 高演奪得皇位, 第二年就殺掉了年僅17歲的高殷。 別看高演上位的過程有失仁義, 但是他稱帝后採取的一系列舉措還是不失為一位明君。

高演停止了對外的戰爭, 採取休養生息的策略,

與周圍的各國和睦相處, 同時大力發展農業生產, 推行“屯田制”, 並在河北等地設立多個糧倉儲存糧食, 解決了糧食的運輸問題, 順利度過糧食危機。

在朝堂上, 高演也能做到從諫如流。 他允許楊休之、崔劼等敢於直言進諫的大臣隨時進入他的臥室, 討論各種治國理政的問題。 這些大臣業確實照做了, 有時候能在皇帝的臥室談上一整天, 分析過往各種制度的利弊, 不斷根據當前形勢進行修改完善, 好生熱鬧。 小王認為, 單從禮賢下士這一點來說, 高演在北齊歷任皇帝中絕對是做的最好的一個。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高演的報應卻緊跟著就要到了。 從殺害高殷的那一天起, 高演就陷入了深深的不安。 畢竟哥哥高洋在位時對自己倍加重用, 自己卻親手殺死了哥哥的兒子, 甚至在做夢時, 高演都能看到高洋執劍復仇的景象, 經常嚇得魂飛魄散。

現在小王為大家分析一下, 高演為什麼會陷入持久的恐慌, 真的只是因為內疚嗎?顯然不是。 其實高演當時面對的,

是與高洋當初一樣的局面。 高演兒子高百年只有5歲, 而高演的弟弟高湛卻是位高權重, 深得人心, 高演的身體一直不好, 想到有一天自己如果駕崩, 高湛會不會像自己當初一樣取而代之, 並且殺掉自己的子孫後代?這太有可能了。 這就是小王在開頭所說的“報應”了。

整日憂心忡忡的高演在西元561年去郊外打獵的時候不慎摔下馬背,摔斷了肋骨,病情更加惡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高演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改立皇儲,宣佈高湛為皇位的繼承人,並且以近乎哀求的口氣囑咐高湛要善待他的妻子兒女。

很快,高演就去世了,只活了27歲,在位時間僅1年。當初被他殺掉的高殷,也是僅僅在位1年,然而更大的報應還在後面,繼位後的高湛並沒有放過高演的兒子,只是讓他的兒子多活了3年,於西元364年殺掉了高百年。

小王認為,命運就是自己行為的結果。短命皇帝高演的悲劇結局,完全是由當時的形勢以及他自己的行為造成的,所謂報應,也都是事出有因,從他作出選擇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

我是歷史達人小王,熱衷於研究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大家有任何意見和觀點歡迎交流指正。更多精彩盡在“王的歷史觀”。

整日憂心忡忡的高演在西元561年去郊外打獵的時候不慎摔下馬背,摔斷了肋骨,病情更加惡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高演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改立皇儲,宣佈高湛為皇位的繼承人,並且以近乎哀求的口氣囑咐高湛要善待他的妻子兒女。

很快,高演就去世了,只活了27歲,在位時間僅1年。當初被他殺掉的高殷,也是僅僅在位1年,然而更大的報應還在後面,繼位後的高湛並沒有放過高演的兒子,只是讓他的兒子多活了3年,於西元364年殺掉了高百年。

小王認為,命運就是自己行為的結果。短命皇帝高演的悲劇結局,完全是由當時的形勢以及他自己的行為造成的,所謂報應,也都是事出有因,從他作出選擇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

我是歷史達人小王,熱衷於研究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大家有任何意見和觀點歡迎交流指正。更多精彩盡在“王的歷史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