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為水產養殖煩腦嗎?魚塘養殖水質線上監測系統為你解決!

一、魚類養殖管理監測系統背景

由於魚塘的地理位置偏僻, 經常出現一些偷釣、偷捕的情況, 甚至出現了不少魚塘遭到投毒的惡意事件, 不僅給魚塘養殖戶帶來的重大損失, 並且對當地治安管理來說產生了很大影響。

魚類養殖已經是十分普遍的養殖項目, 但因其肉類鮮美, 營養豐富, 種類繁多, 養魚業不僅沒被眾多水產養殖業淘汰, 反而呈現出發展上升的態勢。 隨著自然環境的改變, 很多珍惜魚類瀕臨滅絕, 如:娃娃魚、中華鱘魚……人工養殖漁業不僅成為滿足市場需求的做法, 更是保存物種多樣性的最佳方式。

1

隨著科技的發展, 物聯網養殖的出現, 傳統的養殖模式開始向這一新型養殖方式靠攏。 物聯網採用無線傳感技術、網路化管理等先進管理方法對養殖環境、水質、魚類生長狀況、藥物使用、廢水處理等進行全方位管理、監測, 具有資料即時採集分析、食品溯源、生產基地遠端監控等功能。

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大大提高了產量。

中國水產養殖產量占到了全世界總產量的73%, 是名符其實的水產養殖大國。 隨著物聯網養殖技術的出現, 傳統的養殖模式開始向這一新興養殖模式靠攏。 國家農業智慧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物聯網集成智慧水質感測器、無線傳感網、無線通訊、智慧管理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等專業技術, 對養殖環境、水質、魚類生長狀況等進行全方位監測管理, 最終實現節能降耗、增產增收的目標。

2

二、魚類養殖管理監測系統概述

目前國內的水產養殖業其水質監測基本上仍處於人工取樣、化學分析的人工監測階段, 其耗時費力、精確度不高, 並且需要有專業人員進行操作。 我們開發的水質監測系統操作簡單、數值輸出快而精確, 並且可以實現水產養殖全過程的連續或適時監測, 對於預防極端氣候造成極端水質物理指標及各水環境因數綜合的病害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可以指導我們的水產養殖業規避風險,

帶來利潤。

目前各水產院校、水產研究機構和水產養殖公司除極少數已配備了水質自動監測儀以外, 一般單位並沒有採用, 其原因多是市場上的水質監測(分析)儀器價格昂貴, 在目前人力相對廉價的情況下, 一般不會採用這種監測儀器。 但是隨著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整個水產行業在不久的將來必將發生經營觀念上的徹底轉變, 也必將會逐步選擇先進的水質監測系統服務於養殖作業流程。

3

二、建設魚類養殖水質監測系統目的

對於養殖戶來說, 魚塘的安全生產問題必須要高度重視和儘快採取有效的方法手段來解決這一難題。 目前養殖戶普遍採取的手段是增加人手進行巡邏預防, 然而起到的效果有限。 利用現代安防科技及物聯網, 我們可以建立一套安全防範管理及水質監控系統, 結合人防與技防手段, 實現魚塘的7X24模式即時監控以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三、系統構成

本系統利用感測器測量出水中相應的環境因數(如ph值, 溶解氧,溫度等),然後利用相應參數的線上儀錶讀出感測器傳出的信號,並可將這些信號轉化為數位信號或者類比電流信號,傳入現場plc控制系統以及終端,再通過編制的軟體實現資料整理和資料分析,並實施預警預報。

(1)、資訊採集系統:溫度感測器、光照強度感測器,水體溶解氧、PH值、氨氮含量、亞硝酸鹽含量、水溫探頭。用途:用於監測水域影響魚類生長的各類資訊參數,及時消除不利因數。

(2)、無線傳輸系統

用途:用於遠端無線傳輸資料獲取。

(3)、自動控制系統:水口電磁閥、增氧泵、天窗自動開啟和關閉。

(4)、軟體平臺:遠端資料即時查看功能;自動化控制功能;各類預警功能;

4

四、系統主要功能

系統目前已完成和實現的(2)主要功能包括作為下位機的分析儀、現場控制器和作為上位機的終端電腦應用程式的一部分,能監測多種水質參數:水溫、水深、酸度、鹽度、含氧量等。

使用分析儀來實現資料獲取,分析儀的感測器測得原始資料,通過信號分析獲得測量的參數值。車間裡每個養殖池可放置一個或多個分析儀的感測器,各分析儀之間利用485網路連接,從而可將車間裡各養殖池中水環境的多項參數連續不斷的採集起來。

終端電腦和下位機的通訊採用的是"主-從"式通訊方式,上位機通過rs232介面主動發出命令或資料,下位機被動回應。

系統對養殖池分類,分別設定不同的標準參數,在採集到的魚池5參數超出標準時可進行報警,從而實現水質的即時監控。

終端電腦上的軟體對連接的養殖池水質可進行自動監測和手動監測。自動監測是對一組分析儀(也就是多個養殖池)根據設定的時間間隔,按順序逐一進行資料獲取,存入資料庫,同時和標準值進行比較,進行監測;手動監測是根據設定的時間間隔對一個指定的分析儀進行資料獲取,進行監測。

在系統中還可對各個分析儀進行參數校正,以確保採集資料的準確有效;可修改分析儀的id號,位置資訊等,方便分析儀和資料資訊的管理與使用。

5

五、資訊化水產養殖系統的優點

智慧化多參數養殖水質監測系統的成功研發是電子資訊技術與水產養殖技術的完美結合。該系統的推廣應用將成為利用現代電子手段改造傳統行業的又一成功案例。 在水產養殖發展中,隨著人們消費水準和環保意識的提高,綠色水產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傳統的養殖模式存在的種種弊端,已經難以滿足市場的要求。因此發展智慧化水產養殖,才能真正從根本上解決現在所面臨的問題。

六、水產養殖智慧檢測系統:

採用具有自識別功能的檢測感測器,對水質、水環境資訊(溫度、光照、深度、PH值、溶解氧、濁度、鹽度、氨氮含量等)進行即時採集。

基於現代物聯網資訊技術的水產養殖整體解決方案,主要包括三個部分:資訊採集、自動控制和資訊發佈與智慧決策。

1、 養殖智慧化管理系統:

依據水產品在各養殖階段的長度與重量關係,養殖環境因素與餌料養分的吸收能力、攝取量的關係建立資料庫,進行實施採集。

2、 水產養殖視頻監控系統:

採用視頻監控技術,能直觀的把養殖基地的現場情況呈現到我們眼前,為遠端系統管理提供了直觀的資訊。

在水產養殖區域內設置可移動監控設備,可實現:

(1)、現場環境即時查看;

(2)、遠程即時監控;

(3)、視頻資料可查看、傳輸和存儲,積累養殖經驗。

3、 智慧化控制系統:

可實現換水、增氧、增溫、餵料等功能。由採集器根據目標參數及與實際參數的偏差以及室內環境的變化進行計算,控制增氧泵、燈光、水泵等設備,可以實現加氧、補光和換水。

(1)、增氧、投飼無線遠端控制

採用集散式控制模式,中央控制室和室外分散式網路節點之間實現無線資料傳輸,可設定或採用專家軟體靈活設定溶氧範圍,實現自動控制增氧;通過控制自動投飼機和增氧機的啟動次數、啟動時間、執行時間長短控制投飼量和增氧量,同時具有遠端控制,資料記錄等功能。

6

控制方式靈活; 可以採取軟體在電腦或控制櫃上直接控制增氧機和投餌機,也可以設定好自動投飼機和增氧機的啟動次數、啟動時間、執行時間長短控制投飼量和增氧量,自動化程度高;資料無線傳輸:可進行遠端無線控制。

(2)、智慧增氧控制

增氧線上控制:利用水質線上監測系統對溶氧進行監測,根據養殖水體中溶解氧的實際情況,由中央控制室發出無線控制信號,控制增氧機開關。通過控制軟體,可設定增氧機開關的上下閾值。

7

4、環境採集

通過採集器和環境氣象站可以把水產養殖基地水質的含氧量、溫度、光照等參數和現場氣象參數傳輸到互聯網平臺,通過資料包表、變化曲線和即時圖像方式顯示。使用者登錄環境監測管理平臺就可以查看基地任何時間段內的環境參數,通過對資料圖表的分析可以提供生產管理建議。

5、資訊管理平臺:

各省、市相關單位(水產局、畜牧水產局、水產技術服務推廣中心)通過該資訊管理平臺可科學化、全方位的進行智慧部署,有效減輕管理人員工作量,提升監管工作的及時性、準確性和有效性。

6、、資訊發佈

資訊發佈系統分為LED顯示幕和大螢幕顯示電視牆終端。LED顯示幕用於即時顯示養殖基地的環境測量值。監控中心或者調度室主要應用大螢幕顯示電視終端。

7、智慧決策

根據採集到的環境參數通過智慧決策管理系統,可以設置報警限值,從而實現短信報警、郵件報警和遠端控制。

8、短信報警(可選配置)

當養殖水體中的溶解氧達到臨界值時,報警(觸控鍵入設定每個測量單元的最低和最高溶氧值範圍。低於最低值或高於最高值,系統將自動報警)。報警資訊以短信的形式發送到用戶手機。短信報警功能具有價格低,實用方便,管理平臺統一、成熟等優點,讓使用者實現養殖設備的遠端系統管理,使整個自動控制系統更加完善。

8

七、魚類養殖中需要監測的幾個方面

1、養殖水域環境監測

(1)溫度監測

溫度是影響水產養殖的重要環境因素之一,這其中包括進水口溫度,池內溫度,養殖場空氣溫度等。根據經驗總結,在適合的水溫範圍內:1)水溫越高,魚類攝食量越大,更快生長; 2)水溫越高,孵化時間越短。計算好合適的水溫,對魚的生長起到重要作用。物聯網監測系統可24小時全天候監測養殖水域水體溫度,當溫度高於或低於設定範圍時,系統自動報警,並將現場情況通過短信發到用戶手機上,監控介面彈出報警資訊。使用者可通過重新設置,自動打開水溫控制設備,當水溫恢復正常值時,系統又會自動關閉。

(2)光照檢測

光照時間長短、強弱決定著魚類生長的繁殖週期和生產品質,光照系統會自動計算水域養殖時魚類需要的光照時間長短,是否需要開關天窗。

2、養殖水域水質監測

(1)PH值監測

PH值過低,水體呈酸性,會引起魚類魚鰓病變,氧的利用率降低,照成魚類生病或者水中細菌大量繁殖。系統安裝PH值測試探頭,當水體PH值超過正常範圍時,水口閥門自動開啟,進行換水。

(2)溶解氧監測

溶解氧的含量關係著魚類食欲、飼料利用率、魚類生長發育速度等,當水體溶解氧含量降低時,系統會自動打開增氧泵增氧。

(3)氨氮含量監測

魚池塘中的氨氮來源於餌料、水生動物排泄物、肥料及動物屍體分解等,氨氮含量超高,會影響魚類生長,過高則會造成魚類中毒死亡,給生產帶來重大損失。系統監測氨氮含量,超出正常值範圍時,就要對養殖區進行清潔或換水。

9

八、傳統的水產養殖與現代化水產養殖區別

傳統的水產養殖大量使用人工,浪費人力,增加成本。或者因為資訊採集不及時和殘缺,導致能源使用的浪費。而物聯網智慧系統能更好的規避這些問題:

1、根據水質,自動開啟、關閉水口電磁閥進行換水;

2、自動檢測養殖區含氧量,無需24小時增氧,當氧量不足時,系統會自動打開增氧泵;

3、養殖區溫度過高時,天窗自動開啟散熱。

九、魚類養殖需要的環境

漁業養殖水域是水產養殖動物的生活環境,每一種水產養殖動物都需要有適合其生存的水質環境。水質環境若能滿足要求,水產養殖動物就能生長和繁殖,如果水質環境中的水受到某種污染,某些水質指標超出水產養殖動物的適應和忍耐範圍,輕者水產養殖動物不能正常生長,重者可能造成水產養殖動物大批死亡。

溶解氧是指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態氧,是水中生物和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條件。我國養殖的幾種主要魚類,在成魚階段可允許的溶氧量為3mg/L以上。當溶氧降低到2mg/L以下時,就會發生輕度浮頭;降到0.8—0.6mg/L時,出現嚴重浮頭(魚類發生一次嚴重浮頭就像生一場大病一樣);降到0.5—0.3mg/L時,魚就會窒息而死[2]。為此能有效地監測和控制水中溶氧量成為水產養殖急需解決的問題。

魚池水質管理,直接影響養魚效益。衡量魚池水質好壞的指標主要有:池水溫度、酸鹼度(PH值)、溶氧值和透明度。現將其測試技術簡介如下:

10

1.溫度測試

不同魚類對水溫的要求不同。鰱、鱅、草、鯉、團頭魴等屬溫水魚類,適宜生活的水溫為20℃~30℃。羅非魚屬熱帶魚類,適宜水溫為25℃~34℃。為了給魚創造最適宜的溫度環境,就要隨時掌握池水的溫度變化。監測水溫最常用的是水銀溫度計,但只能測得表層水溫。水質分析儀和溶氧測定儀,均有水溫測試功能,且可測定不同水層的水溫。

2.酸鹼度測試

池水的酸鹼度(PH值)既影響魚類的生長生活,又影響到池水中的營養素,因此人們常用石灰來調節魚池水的酸鹼度。對於鰱、鱅、草、鯉、團頭魴等溫水魚類,喜偏鹼性水,其適宜PH值為7.5~8.5。

測定池水酸鹼度最簡單可靠的方法,是使用石蕊試紙。測定時,將一張試紙浸入水中2~3分鐘後取出,再與酸鹼度色譜對照,找到其中與試紙顏色相同的一段,就能知道池水的酸鹼度了。

3.溶氧值測試

一般魚類適宜的溶氧值為3毫克/升以上,當水中溶氧值小於3毫克/升時,魚停止攝食和生長;溶氧值小於2毫克/升時,魚就會浮頭;在0.6~0.8毫克/升時開始死亡。過去測試溶氧值大多採用化學方法,即磺量法,這種方法雖然準確性較高,但既麻煩難度又大,一般養魚戶難以掌握。近年來已有不少測量溶氧值的電子儀器投放市場,如水質分析儀、溶氧測定儀等。這些儀器都有一個專用探頭,只要把探頭放到水中,將轉換開關撥到測氧檔,經過大約1~2分鐘,儀錶頭上的指標就會指出水中的溶氧值。

4.透明度測試

所謂透明度,就是陽光透入水中的程度。透明度與水色直接相關,而水色又標誌著水的肥瘦程度和水中浮游生物的多少。

測定透明度可以自己製作一隻黑白盤:用薄鐵皮剪成直徑為20釐米的圓盤,用鐵釘在圓盤中心打一個小孔,再用黑色和白色油漆把圓盤漆成黑白相間的顏色,在圓盤中心穿一根細繩,並在繩上劃上升度記號。將黑白盤浸入魚池水中,至剛好看不見圓盤平面時為止,這時繩子在水面處的長度標記值就是池水的透明度。如果透明度大於35釐米,說明池水太瘦了,要追肥,可多投飼料;如果透明度小於25釐米,說明池水太肥,要少投飼料,並加注新水。

溶解氧,溫度等),然後利用相應參數的線上儀錶讀出感測器傳出的信號,並可將這些信號轉化為數位信號或者類比電流信號,傳入現場plc控制系統以及終端,再通過編制的軟體實現資料整理和資料分析,並實施預警預報。

(1)、資訊採集系統:溫度感測器、光照強度感測器,水體溶解氧、PH值、氨氮含量、亞硝酸鹽含量、水溫探頭。用途:用於監測水域影響魚類生長的各類資訊參數,及時消除不利因數。

(2)、無線傳輸系統

用途:用於遠端無線傳輸資料獲取。

(3)、自動控制系統:水口電磁閥、增氧泵、天窗自動開啟和關閉。

(4)、軟體平臺:遠端資料即時查看功能;自動化控制功能;各類預警功能;

4

四、系統主要功能

系統目前已完成和實現的(2)主要功能包括作為下位機的分析儀、現場控制器和作為上位機的終端電腦應用程式的一部分,能監測多種水質參數:水溫、水深、酸度、鹽度、含氧量等。

使用分析儀來實現資料獲取,分析儀的感測器測得原始資料,通過信號分析獲得測量的參數值。車間裡每個養殖池可放置一個或多個分析儀的感測器,各分析儀之間利用485網路連接,從而可將車間裡各養殖池中水環境的多項參數連續不斷的採集起來。

終端電腦和下位機的通訊採用的是"主-從"式通訊方式,上位機通過rs232介面主動發出命令或資料,下位機被動回應。

系統對養殖池分類,分別設定不同的標準參數,在採集到的魚池5參數超出標準時可進行報警,從而實現水質的即時監控。

終端電腦上的軟體對連接的養殖池水質可進行自動監測和手動監測。自動監測是對一組分析儀(也就是多個養殖池)根據設定的時間間隔,按順序逐一進行資料獲取,存入資料庫,同時和標準值進行比較,進行監測;手動監測是根據設定的時間間隔對一個指定的分析儀進行資料獲取,進行監測。

在系統中還可對各個分析儀進行參數校正,以確保採集資料的準確有效;可修改分析儀的id號,位置資訊等,方便分析儀和資料資訊的管理與使用。

5

五、資訊化水產養殖系統的優點

智慧化多參數養殖水質監測系統的成功研發是電子資訊技術與水產養殖技術的完美結合。該系統的推廣應用將成為利用現代電子手段改造傳統行業的又一成功案例。 在水產養殖發展中,隨著人們消費水準和環保意識的提高,綠色水產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傳統的養殖模式存在的種種弊端,已經難以滿足市場的要求。因此發展智慧化水產養殖,才能真正從根本上解決現在所面臨的問題。

六、水產養殖智慧檢測系統:

採用具有自識別功能的檢測感測器,對水質、水環境資訊(溫度、光照、深度、PH值、溶解氧、濁度、鹽度、氨氮含量等)進行即時採集。

基於現代物聯網資訊技術的水產養殖整體解決方案,主要包括三個部分:資訊採集、自動控制和資訊發佈與智慧決策。

1、 養殖智慧化管理系統:

依據水產品在各養殖階段的長度與重量關係,養殖環境因素與餌料養分的吸收能力、攝取量的關係建立資料庫,進行實施採集。

2、 水產養殖視頻監控系統:

採用視頻監控技術,能直觀的把養殖基地的現場情況呈現到我們眼前,為遠端系統管理提供了直觀的資訊。

在水產養殖區域內設置可移動監控設備,可實現:

(1)、現場環境即時查看;

(2)、遠程即時監控;

(3)、視頻資料可查看、傳輸和存儲,積累養殖經驗。

3、 智慧化控制系統:

可實現換水、增氧、增溫、餵料等功能。由採集器根據目標參數及與實際參數的偏差以及室內環境的變化進行計算,控制增氧泵、燈光、水泵等設備,可以實現加氧、補光和換水。

(1)、增氧、投飼無線遠端控制

採用集散式控制模式,中央控制室和室外分散式網路節點之間實現無線資料傳輸,可設定或採用專家軟體靈活設定溶氧範圍,實現自動控制增氧;通過控制自動投飼機和增氧機的啟動次數、啟動時間、執行時間長短控制投飼量和增氧量,同時具有遠端控制,資料記錄等功能。

6

控制方式靈活; 可以採取軟體在電腦或控制櫃上直接控制增氧機和投餌機,也可以設定好自動投飼機和增氧機的啟動次數、啟動時間、執行時間長短控制投飼量和增氧量,自動化程度高;資料無線傳輸:可進行遠端無線控制。

(2)、智慧增氧控制

增氧線上控制:利用水質線上監測系統對溶氧進行監測,根據養殖水體中溶解氧的實際情況,由中央控制室發出無線控制信號,控制增氧機開關。通過控制軟體,可設定增氧機開關的上下閾值。

7

4、環境採集

通過採集器和環境氣象站可以把水產養殖基地水質的含氧量、溫度、光照等參數和現場氣象參數傳輸到互聯網平臺,通過資料包表、變化曲線和即時圖像方式顯示。使用者登錄環境監測管理平臺就可以查看基地任何時間段內的環境參數,通過對資料圖表的分析可以提供生產管理建議。

5、資訊管理平臺:

各省、市相關單位(水產局、畜牧水產局、水產技術服務推廣中心)通過該資訊管理平臺可科學化、全方位的進行智慧部署,有效減輕管理人員工作量,提升監管工作的及時性、準確性和有效性。

6、、資訊發佈

資訊發佈系統分為LED顯示幕和大螢幕顯示電視牆終端。LED顯示幕用於即時顯示養殖基地的環境測量值。監控中心或者調度室主要應用大螢幕顯示電視終端。

7、智慧決策

根據採集到的環境參數通過智慧決策管理系統,可以設置報警限值,從而實現短信報警、郵件報警和遠端控制。

8、短信報警(可選配置)

當養殖水體中的溶解氧達到臨界值時,報警(觸控鍵入設定每個測量單元的最低和最高溶氧值範圍。低於最低值或高於最高值,系統將自動報警)。報警資訊以短信的形式發送到用戶手機。短信報警功能具有價格低,實用方便,管理平臺統一、成熟等優點,讓使用者實現養殖設備的遠端系統管理,使整個自動控制系統更加完善。

8

七、魚類養殖中需要監測的幾個方面

1、養殖水域環境監測

(1)溫度監測

溫度是影響水產養殖的重要環境因素之一,這其中包括進水口溫度,池內溫度,養殖場空氣溫度等。根據經驗總結,在適合的水溫範圍內:1)水溫越高,魚類攝食量越大,更快生長; 2)水溫越高,孵化時間越短。計算好合適的水溫,對魚的生長起到重要作用。物聯網監測系統可24小時全天候監測養殖水域水體溫度,當溫度高於或低於設定範圍時,系統自動報警,並將現場情況通過短信發到用戶手機上,監控介面彈出報警資訊。使用者可通過重新設置,自動打開水溫控制設備,當水溫恢復正常值時,系統又會自動關閉。

(2)光照檢測

光照時間長短、強弱決定著魚類生長的繁殖週期和生產品質,光照系統會自動計算水域養殖時魚類需要的光照時間長短,是否需要開關天窗。

2、養殖水域水質監測

(1)PH值監測

PH值過低,水體呈酸性,會引起魚類魚鰓病變,氧的利用率降低,照成魚類生病或者水中細菌大量繁殖。系統安裝PH值測試探頭,當水體PH值超過正常範圍時,水口閥門自動開啟,進行換水。

(2)溶解氧監測

溶解氧的含量關係著魚類食欲、飼料利用率、魚類生長發育速度等,當水體溶解氧含量降低時,系統會自動打開增氧泵增氧。

(3)氨氮含量監測

魚池塘中的氨氮來源於餌料、水生動物排泄物、肥料及動物屍體分解等,氨氮含量超高,會影響魚類生長,過高則會造成魚類中毒死亡,給生產帶來重大損失。系統監測氨氮含量,超出正常值範圍時,就要對養殖區進行清潔或換水。

9

八、傳統的水產養殖與現代化水產養殖區別

傳統的水產養殖大量使用人工,浪費人力,增加成本。或者因為資訊採集不及時和殘缺,導致能源使用的浪費。而物聯網智慧系統能更好的規避這些問題:

1、根據水質,自動開啟、關閉水口電磁閥進行換水;

2、自動檢測養殖區含氧量,無需24小時增氧,當氧量不足時,系統會自動打開增氧泵;

3、養殖區溫度過高時,天窗自動開啟散熱。

九、魚類養殖需要的環境

漁業養殖水域是水產養殖動物的生活環境,每一種水產養殖動物都需要有適合其生存的水質環境。水質環境若能滿足要求,水產養殖動物就能生長和繁殖,如果水質環境中的水受到某種污染,某些水質指標超出水產養殖動物的適應和忍耐範圍,輕者水產養殖動物不能正常生長,重者可能造成水產養殖動物大批死亡。

溶解氧是指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態氧,是水中生物和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條件。我國養殖的幾種主要魚類,在成魚階段可允許的溶氧量為3mg/L以上。當溶氧降低到2mg/L以下時,就會發生輕度浮頭;降到0.8—0.6mg/L時,出現嚴重浮頭(魚類發生一次嚴重浮頭就像生一場大病一樣);降到0.5—0.3mg/L時,魚就會窒息而死[2]。為此能有效地監測和控制水中溶氧量成為水產養殖急需解決的問題。

魚池水質管理,直接影響養魚效益。衡量魚池水質好壞的指標主要有:池水溫度、酸鹼度(PH值)、溶氧值和透明度。現將其測試技術簡介如下:

10

1.溫度測試

不同魚類對水溫的要求不同。鰱、鱅、草、鯉、團頭魴等屬溫水魚類,適宜生活的水溫為20℃~30℃。羅非魚屬熱帶魚類,適宜水溫為25℃~34℃。為了給魚創造最適宜的溫度環境,就要隨時掌握池水的溫度變化。監測水溫最常用的是水銀溫度計,但只能測得表層水溫。水質分析儀和溶氧測定儀,均有水溫測試功能,且可測定不同水層的水溫。

2.酸鹼度測試

池水的酸鹼度(PH值)既影響魚類的生長生活,又影響到池水中的營養素,因此人們常用石灰來調節魚池水的酸鹼度。對於鰱、鱅、草、鯉、團頭魴等溫水魚類,喜偏鹼性水,其適宜PH值為7.5~8.5。

測定池水酸鹼度最簡單可靠的方法,是使用石蕊試紙。測定時,將一張試紙浸入水中2~3分鐘後取出,再與酸鹼度色譜對照,找到其中與試紙顏色相同的一段,就能知道池水的酸鹼度了。

3.溶氧值測試

一般魚類適宜的溶氧值為3毫克/升以上,當水中溶氧值小於3毫克/升時,魚停止攝食和生長;溶氧值小於2毫克/升時,魚就會浮頭;在0.6~0.8毫克/升時開始死亡。過去測試溶氧值大多採用化學方法,即磺量法,這種方法雖然準確性較高,但既麻煩難度又大,一般養魚戶難以掌握。近年來已有不少測量溶氧值的電子儀器投放市場,如水質分析儀、溶氧測定儀等。這些儀器都有一個專用探頭,只要把探頭放到水中,將轉換開關撥到測氧檔,經過大約1~2分鐘,儀錶頭上的指標就會指出水中的溶氧值。

4.透明度測試

所謂透明度,就是陽光透入水中的程度。透明度與水色直接相關,而水色又標誌著水的肥瘦程度和水中浮游生物的多少。

測定透明度可以自己製作一隻黑白盤:用薄鐵皮剪成直徑為20釐米的圓盤,用鐵釘在圓盤中心打一個小孔,再用黑色和白色油漆把圓盤漆成黑白相間的顏色,在圓盤中心穿一根細繩,並在繩上劃上升度記號。將黑白盤浸入魚池水中,至剛好看不見圓盤平面時為止,這時繩子在水面處的長度標記值就是池水的透明度。如果透明度大於35釐米,說明池水太瘦了,要追肥,可多投飼料;如果透明度小於25釐米,說明池水太肥,要少投飼料,並加注新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